简介:本文借鉴集体决策理论和代理理论,考察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性质和股权集中度与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1)非国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明显地高于国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这与非国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决策权力更大、经理人员的堑壕效应程度更小、以及这些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程度更高有关。(2)股权集中度和经营风险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U型关系,即股权更加集中或者更加分散都有可能导致更高的经营风险,而相对集中的股权制衡结构所导致的经营风险较小,进一步地,这种现象仅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存在。(3)此外,公司规模和多元化程度与经营风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负债率则与经营风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简介:本文基于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2014年金融结构指标数据均值,实证研究文化差异对这些样本国家金融体系结构选择的影响。总体来看,金融体系受权力距离、不确定性回避和长期导向的影响较大,而不受个人/集体主义导向和宽容与约束的直接影响。具体而言,高权力距离国家支持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低权力距离国家支持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高不确定性回避国家偏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低不确定性回避国家偏好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长期导向国家偏向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短期导向国家偏向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这一研究结论为各国选择金融体系结构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具有高权力距离、低不确定回避和长期导向文化特征的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明示了方向。
简介:一、关于审计基础理论审计理论是一个集合名词,严格地讲,它是由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两部分组成的。审计基础理论是审计理论大厦的基石,它研究审计发展的规律性,回答该学科中最深层次的问题,即“是什么”和“为什么”,它对审计应用理论起统驭作用。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大厦的框架,主要研究如何对审计实践进行规范,回答“审计应该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是连接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实践的桥梁和纽带,而审计实践则是审计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审计大厦上的砖瓦材料和辅料。审计基础理论是指可以通用于任何独立的审计活动的各种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按理论性程序对审计理论所作分类,它具有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谨逻辑性等特
简介: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不仅包括负债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而且也包括负债资本和权益资本内部的构成与比例关系,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资本结构。按国际惯例,资产负债率的正常标准应在40%至50%之间,然而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80%以上。这种扭曲的资本结构不仅造成企业资金短缺,而且容易导致银行与企业的债务危机,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隐患。一、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扭曲的成因我国以高负债、高风险为特征的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如下:1.企业吃惯财政和银行的大锅饭,缺乏资本结构意识。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国有企业流动资金的定额部分基本上由财政拨款供给,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