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1 个结果
  • 简介:两个证据规定创制了中国独特可补正排除规则,它既是保障证据真实性、减少冤假错案之刑事政策需求,也体现了立法对中国目前侦查活动特殊关照,是一种基于现实主义考量妥协产物。但由于可补正排除规则充斥着实体真实主义色彩,其补正范围没有得到适,当限制,补正方法在逻辑层面上也存在值得反思之处,需要进一步司法解释予以完善。

  • 标签: 排除规则 瑕疵证据 合理解释 实体真实
  • 简介:论助成犯罪过失侯国云一、助成犯罪过失定义与分类助成犯罪过失,亦称犯罪助成过失,简称助成过失,是过失地帮助他人构成故意或过失犯罪行为,也就是助成他人故意或过失犯罪行为。即他人本可以不构成犯罪,或不构成被助成该犯罪,由于助成者过失帮助,...

  • 标签: 犯罪的过失 被害人 助成过失 过失行为 危害结果 故意犯罪
  • 简介:量刑权属德沃金言下弱自由裁量权,具有实现个案事实与刑法规范无缝对接彰显社会正义与保护人权价值。量刑虽是一项具有浓郁能动司法色彩活动,但量刑权行使却不能简单基于正当、合理名义。而是首先应遵循一套实体规则,这个实体规则以责任刑法为价值基础,背靠法律人经验,思维步骤符合认知规律且历经实践检验;同时为确保实体规则得以一体遵循,还须设置和运行量刑程序,最终促使法官判罚说理,重树司法信度和效度。

  • 标签: 量刑权 量刑思维规则 互动式制约 判罚说理
  • 简介:犯罪主观要件证明,作为一个程序法与实体法交错问题,长久以来被学界所忽视。犯罪主观要件证明虽然很多可以借助推理、推论来完成,但在一些疑难案件中控方却很难完成,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推定。推定通过直接认定事实,可以节省证明成本,并减轻控方证明责任。刑事实体法上对于犯罪主观要件规定,应当考虑到证明难度设立一些必要推定,同时规定一些要求被告人承担部分证明责任情形,以利于程序法上公平而合理地完成证明任务。

  • 标签: 犯罪主观要件 证明 推理 推论 推定 证明责任
  • 简介:徇私舞弊罪修改完善冯军徇私舞弊犯罪是一种与职务相关渎职犯罪。也是一种典型腐败,从严惩治这类犯罪,不仅是反腐败工作重点,也是法纪检察工作难点。为了推动对该类犯罪查办工作,笔者试对修订前、后刑法关于徇私舞弊犯罪规定之不同作一分析。一、法条增多...

  • 标签: 徇私舞弊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新刑法 司法工作人员 行政执法人员 刑法规定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该法第一百三十一条又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同时该法在第一百三十五条还明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执行法律。这就从宪法角度明确了人民检察院职责和履行刑事检察职责方式。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依法治国,就离不开法律监督,尤其是要对诉讼活动中执法行为加强监督,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基本职能就是通过自身执法活动来监督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遵守和执行法律,确保国家法律能准确有效地得以统一实施。刑事检察监督作为检察监督中最突出内容在整个检察监督体系中具有明显可操作性和非常重要现实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结合司法实践从刑事检察监督地位、履行刑事检察监督职能现实意义和法律意义进行简要论述,以期抛砖引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也就是说,整个刑事诉讼活动都是刑事检察监督...

  • 标签: 法律意义 监督法律 试论监督
  • 简介:警察通常需要承担刑事执法和行政管理两项职责,警察在履行上述两项职责过程中都可能面对各种紧急情况。在应对紧急情况过程中,警察可以行使紧急权力,警察紧急权与公民宪法权利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警察紧急权考察,不可避免地涉及宪法与紧急权关系问题。美国学者对宪法与紧急状态关系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基于美国学者对宪法与紧急权研究,可以认识到宪法与紧急权之间存在紧张关系。美国法院对于警察紧急权问题给予了相当重视,并将警察紧急权区分为刑事执法紧急权与行政管理紧急权。美国法院已经对警察刑事执法紧急权形成了较为科学地认识,不过,对于警察行政管理紧急权性质和运作原则,仍然需要进一步予以明确。

  • 标签: 刑事诉讼 紧急权 刑事执法 行政管理
  • 简介:在刑法典中统一规定金融犯罪是妥当。对于金融犯罪常见采用列举方式进行规定为叙明罪状,难免有疏漏之处。金融犯罪法定刑幅度全部采用相对法定刑,符合罪刑法定和罪刑相适应要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金融犯罪中单位犯罪存在着立法思想混乱问题。我国金融犯罪客观方面应多采用混合情节犯以及堵截式规定。有些金融犯罪立法应当明确为目的犯。金融犯罪构成形态立法设计不宜首选行为犯,而应根据具体犯罪危害大小、中国社会容量等因素出发选择行为犯或结果犯。

  • 标签: 金融犯罪 立法技术 立法完善
  • 简介: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和理论界,将罪与非罪界定一般标准犯罪构成从目前平面型、闭合式结构转化为层层推进构造做法是可取,但在具体架构上将违法性评价和有责性评价各自作为独立一层又过于激进,不太容易被接受。恰当做法是对犯罪构成四方面要件有机结合这一通说观点予以肯定,同时对其进行新解读。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在肯定其是符合四个方面要件前提下,再进入四要件结合是否具有“有机性”判断阶层。期待可能性和社会相当性就是“有机性”判断具体标准,不具有期待可能性和具有社会相当性就否定了四方面要件结合“有机性”,进而否定了犯罪;如果具有期待可能性且不具有社会相当性,当然可以肯定“有机性”存在,进而肯定犯罪成立。那么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行为是四个要件结合行为,但是经过“有机性阶层”判断,因为其是社会相当行为,不具有“有机性”,因而它不符合犯罪构成,进而阻却犯罪。

  • 标签: 犯罪构成 有机性 期待可能性 社会的相当性 排除犯罪性事由
  • 简介:要治理好西部日趋恶化环境问题,从刑法对策角度出发.在罪与非罪界定原则方面,应坚持差异性原则、有限制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在环境犯罪刑事制裁方面.刑事制裁对象顺序应为个人—单位;立法未对环境犯罪规定死刑是妥当,立法取消无期徒刑值得讨论.应充分发挥财产刑惩罚与补偿作用;在非刑罚处理措施方面,应重视环境犯罪非刑罚制裁方法

  • 标签: 中国 西部 环境问题 环境犯罪 差异性原则 推定原则
  • 简介:“同案不同判”、“同事不同判”问题是当下社会关注焦点。为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保障司法公正,维护法制统一,2010年7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规定》建立案例指导制度。检察机关建立案例指导制度是一种创新制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为完善检察案例制度建设,本文针对当前检察案例指导制度存在问题,从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原则、操作程序、适用方法、废止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求更好地发挥案件指导作用,保障司法公正,维护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威。

  • 标签: 检察 案例指导 制度完善
  • 简介: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和不同发展时期对刑法有着不同要求。中国如入WTO,使人们感受到检讨和变革传统刑法观念迫切性。强化人权保障,提倡刑法谦抑主义,平等保护市场经济主体利益,破除重刑主义神话,树立程序公正理念,倡导刑法的人文关怀,应是现代刑法题中应有之义,是刑法观念重构主要内容。

  • 标签: 中国 WTO 刑法 人权保障 刑罚 人文关怀
  • 简介:仅仅研究犯罪预防具体措施是不够,必须从总体上构建犯罪预防体系。科学犯罪预防体系应当具备超前性、对应性和复合性三个支点。超前性从总体上影响犯罪预防整体思路;对应性直接针对犯罪产生原因,对症下药;复合性确保参与犯罪预防主体、各类预防措施有机地纳入统一整体之中。三个支点缺一不可。

  • 标签: 犯罪预防 犯罪预防体系 超前性 对应性 复合性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将构成特殊累犯犯罪类型从一种增加为三种,基于特殊累犯构成特征,特殊累犯组合由一种增加为九种。而恐怖活动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组织性、涉案人民众多性决定了构成特殊累犯的人数将大量增加。在特殊累犯构成基数猛增和累犯从重处罚刑事政策共同作用下,刑法将呈现出向重刑化发展趋势。为了避免重刑化出现,应当从前后罪性质、构成主体、司法处理三个方面进行理性限定。

  • 标签: 刑法修正案(八) 特殊累犯 从重处罚 重刑化
  • 简介:刑事法治建设中刑法理念超越刑事立法、刑法解释技术和刑法规范文本占据着更高位置,具有根本性引领作用。刑法理念引领、统摄刑事立法、刑法解释和刑事司法,但其作用场域不应包括刑事政策领域,其根本和关键在于坚持形式与实质统一罪刑法定原则基础上罪刑法定理念。罪刑法定既是一个原则,更是一种理念,刑法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并不等于罪刑法定理念树立和恪守。罪刑法定核心归结为一点即是通过强调限制国家刑罚权即立法者制刑权和司法者求刑权、量刑权以实现对被告人人权保障,审视“两点论”与“一点论”争议,“一点论”更可取。单单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并不能消解由此带来不可避免“文字困境”,需要以人为本、保障人权的人道主义理念补足和调济,即在刑事立法上需要由重刑主义、功利主义、万能主义刑法立场向表征人道主义、以人为本核心理念非犯罪化、非刑罚化、宽缓化刑法立场转变,在司法上需要恪守和践行国家刑权力克制、宽容和谨慎,在刑法解释中需要贯注和坚守人道主义。基于宪法与刑法之间母法与子法、上位法与下位法关系分析,刑法突破自身“视限”寻求正当性更高指向和衡量标准应当是合宪性。“风险社会”理论无法为“风险刑法”提供理论支撑,二者没有直接逻辑联结。“敌人刑法”在本质上与“风险刑法”有契合之处和内在共通性,二者都强调刑法介入早期化、法益保护前置化,实际上都是对刑法威慑恐吓效应特别是积极一般预防机能重视和强调,凸显注重以行为人为基础社会防卫理念抬头,实质上都对以行为为基础、坚守罪刑法定原则的人权保障理念提出了挑战,蕴藏着不可控制隐性法治风险和人权保障风险。基于刑�

  • 标签: 刑法理念 罪刑法定 人道主义 合宪性 风险刑法 敌人刑法
  • 简介:在判断单位中自然人行为是构成自然人犯罪还是构成单位犯罪时,首先要考虑是,自然人意志是否上升为了单位意志,当单位犯意存在时,才能肯定单位犯罪成立。对单位犯意探索,应始终围绕着“单位成员对单位活动性质相对独立决策权”这一主线,只有合法地行使该权力做出决定,才能上升为单位犯意。具体而言,单位犯意形成形式可以分为如下两种:(1)经对单位活动性质有相对独立决策权部门或个人在权限范围内决定,是否具有该权力及其权限范围以具体职能划分为判断标准;(2)单位成员经对单位活动性质有相对独立决策权部门或个人同意做出决定。

  • 标签: 单位犯意 形成形式 概括授权 职务范围 决策权
  • 简介:虚拟财产是网络游戏软件中软件模块运行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影像,它不是劳动创造,没有价值,不属于财产。虚拟财产与真实财产交易违背价值规律和价值交换规则,扰乱金融秩序,严重违反金融法。保护虚拟财产,将盗窃虚拟财产行为犯罪化,不但遏止不了虚拟财产盗窃案,反而会适得其反,引发更多这样案件,并且会诱导更多青少年和社会精英加入游戏队伍,造就职业玩家,催生网络劳工,造成人才巨大浪费,还会使国家金融体系遭受重创,引发通货膨胀。因而,法律应将虚拟财产严格限定在虚拟世界,严禁虚拟财产与真实财产交易,并应增加虚实交易罪。

  • 标签: 网络游戏 软件模块 虚拟货币 虚拟财产 虚拟世界
  • 简介:强制措施修改与适用李忠诚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1996年3月17日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决定》,在保留强制措施原有框架基础上,作了较大修改。认真研究修改后强制措施,对于正确执行新刑事诉讼法,正确适用强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取保候审 强制措施 犯罪嫌疑 刑事诉讼法 被告人 司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