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7 个结果
  • 简介:清末法律改革以来,中国法学在一百多年里经历了继受、批判和反思的过程。然而直到现在,中国法学仍然没能在整体上获得世界法学界的承认与尊重,这其中有外部语言文化和社会政策条件的限制,也有法学界内部缺乏规范性、自主性、批判性的因素。我们必须仔细分析、反思并克服这些阻碍因素,才能促使中国法学走出困境,迈向通往世界法学学术殿堂的康庄大道。

  • 标签: 中国法学 外部支持 规范性 自主性 批判性 问题意识
  • 简介:近日,和静县土尔扈特汗王府世代珍藏的3卷清朝皇帝敕书申报《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新疆历史文献首次角逐世界文化遗产!这3卷文物不久前刚刚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并被排列在48件入选文献中的第十八位。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局介绍,如果敕书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将会提高敕书本身和敕书所在地的地位和知名度,新疆的国际知名度也将会进一步提升。

  • 标签: 世界文化遗产 新疆 历史文献 文物保护 敕书
  • 简介:既往的刑法学理与审判实践,在运用规范逻辑考察行为成立与否与行为个数认定的同时,还保留着简单套用生活意义上相关概念与标准的残余,从而在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的光与影中迷失了方向。既然刑法学是规范之学,那么应当树立规范意识,区分事实与规范,遵循刑法体系的内在条理,以行为刑法理论与罪责刑法理论为基点,厘定行为的概念内涵、行为个数的判断标准,检讨概括故意的概念、犯罪参与的基本原理,反思想象竞合犯与牵连犯的刑罚处断、想象竞合与法条竞合的区分标准。

  • 标签: 行为 法益 罪责 行为个数 数罪并罚
  • 简介:包含了诸多公案故事的《水浒传》既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可以视为一部"政治"或"犯罪"小说,可以对其进行法律文化意义上的解读。《水浒传》所载梁山人物"替天行道"的政治主张与其"不反皇帝"的政治许诺之间存在着逻辑冲突,其行侠仗义的话语渲染与时常打家劫舍的实际行动之间也存在着实践上的背离。《水浒传》揭示出中国传统的法制和权力生态存在复杂性,是"庙堂之上"、"民间社会""江湖之远"三个场域之间的三边互动关系。这种状况要求传统中国法律史研究在考察宫廷文化的同时也要关注村野文化、市井文化和草莽文化,也要求在对传统中国法律进行社会史研究时不能脱离相关的政治史的研究。

  • 标签: 替天行道 江湖世界 水浒传
  • 简介:文章从玄学、佛学、法家学说和儒学四个层次入手,剖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学世界观的内涵、相互关系以及对法和法学发展的影响.指出多元化的法学世界观是该时期立法和律学研究的基础,也是隋唐时期中国法律走向昌盛的历史渊源.

  • 标签: 魏晋时期 多元化 法学世界观
  • 简介:我国即将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复关"后,国内企业、科研、文化单位及专利、商标、出版等管理部门,都将面临许多新情况。为了适应"复关"后我国立法、司法、海关、外贸、企业等部门的需要,享有知识产权界国家级专家称誉的郑成思教授,在其多年研究与关贸总协定有关的现有知识产权公约的基础上,结合该协议的乌拉圭回合最后文本产生的背景及我国立法、司法、行政管理的现状、针对知识产权协议的基本内容与难点,逐

  • 标签: 世界贸易组织 知识产权公约 关贸总协定 新情况 基本内容 知识产权协议
  • 简介: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全国公证遗嘱备案查询平台自2014年1月开通试运行以来,截至8月底,已存有一百零四万两千多条公证遗嘱数据,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公证遗嘱信息库。中国公证协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9月重阳节前后,部分省市将开展形式多样的为老年人免费办遗嘱公证的活动。

  • 标签: 公证遗嘱 信息库 世界 部门负责人 遗嘱公证 部分省市
  • 简介:文章认为,中国传统诉讼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性质和风貌,其中主要有:诉讼运作(包括司法判决)的道德化;司法设置的行政化与非专门化、非职业化;诉讼活动因司法官员高操的"权"变之术和良好的人文修养而人情化和艺术化;诉讼规制的低程序化;因过于注重个案处理的妥当性而导致的司法个别化和非逻辑化等等。这些特质是中华民族生活智慧的结晶,其中蕴藏着许多值得今人借鉴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乃是附属于传统礼治社会的特定范畴。

  • 标签: 传统诉讼文化 艺术化 诉讼活动 中国古代法 个别化 道德化
  • 简介:美国财产权保障既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其他宪法权利的物质基础。美国宪法财产权传统的形成具有特有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方面,美国殖民地土地广袤,劳动力稀少,大批殖民者成为了土地所有者。他们为了进一步保护和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成为母国宪法原则和财产保护思想的坚定支持者。另一方面,殖民地政府虽然希望干涉经济生活,却因执法力量不足,而无法达到目的。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下,美国宪法财产权传统得以形成。

  • 标签: 美国宪法 财产权保障 重商主义 征收
  • 简介:在法律社会学视角下,中国传统法律研究主要包括“德治”和“法治”两种研究范式;这两种范式都过于强调法律的儒家化特征进而忽视了法律的官方表达与民间实践的区别,因此未能回应西方学界认为中国不具有法律或法治的法律东方主义观点。事实上,中国传统法律的官方表达与民间实践之间并不具有一致性,在儒家化法律表达之下实际上存在着大量的宗教性法律实践;正是基于对法律宗教性特征的发现,中国传统法律的运行机制才能够摆脱法律儒家化的简单模式,形成了一种哲学、道德、宗教和法律相融合的复杂互动模式,从而为从法律宗教性特征和复杂文化面向的视角回应法律东方主义观点提供一种新的思想资源。

  • 标签: 中国传统法律 儒家化表达 宗教性实践 法律东方主义
  • 简介:犯罪是人的行为,这是无论哪一派刑法理论都不会否认的.但是,刑法应当立足于人的行为施加惩罚?还是要警惕和制裁实施犯罪的人,历来有争议.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已经受到了刑法学一定程度的关注.但是,以往刑法理论对"人"的知识的讨论是远远不够的,将刑法中人的观念问题简单地以犯罪主体概念替代更会忽略很多相当复杂的问题.刑法哲学理论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对作为刑罚主体的人作出更为细致和充分的探讨.

  • 标签: 传统中的 刑法学知识 知识传统
  • 简介:在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以人物为中心的研究体例为学科发展和法律思想的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来逐渐转向以问题研究为中心、以法理阐释为目的的研究方式,并衍生出法律思想史的国学、法哲学、部门法和法文化等研究维度。作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继往开来的传统法律思想研究应该在构建“中国”语境下的现代法学图景过程中产生更大的价值。

  • 标签: 传统法律思想 国学 法哲学 法文化
  • 简介:《黄帝四经》作为汉初黄老学派的经典,对当时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此学界多有探讨,但就《黄帝四经》中的司法思想及其对后世司法文化的影响,学界罕有探索。本文只从司法思想的视角切入,以考察《黄帝四经》中的司法思想,认为阴阳刑德论是其司法思想的核心,司法公正论与司法道德论是其两个侧面。其中的阴阳刑德论对后世的司法思想与司法制度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并经汉儒董仲舒等人之手完成了从理论形态到制度形态的过渡;这就是秋冬行刑制度的历代传承(自汉至清)。

  • 标签: 黄帝四经 阴阳 刑德 赏罚 文武
  • 简介:<正>一、导论如果说长久以来法学理论对规则的重视已经导致了对人的遗忘的话,可能显得有些耸人听闻。赫伯特伯爵在"理性的人"一文中写到:"英国普通法不厌其烦地虚构出一个神话般的人物——理性的人。他是一种理想,一种标准,是我们要求优秀公民具备的品德的化身。……在构成英国普通法的令人迷惑的博学的审判中旅行或长途跋涉,不与理性的人相遇是不可能的。理性人总是替别人

  • 标签: 经典文本 法国民法典 法学阶梯 查士丁尼 法律行为 德国民法典
  • 简介:古代中国的法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传统:礼法互补、综合为治,德主形辅、明德无讼,执法原情、法情并重,立法等差、良贱有别,皇权至上、法自君出,漠视权利、详订义务诸端,可以说是其中最有特色的,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特殊国情和文化背景,于今有着借鉴和批判的意义。

  • 标签: 古代法律 中国古代 法律思想 德主刑辅 执法 特殊国情
  • 简介:该书是范健教授在其专著《德国商法》一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此次修订,内容做了较大的充实和调整,全书约五分之二为新增加内容。作者重点对近年来德国商法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了德国商法的具体制度。

  • 标签: 传统框架 商法传统 德国商法
  • 简介:政府的治道变革之所以逐步从硬法之治转向软法之治,是因为软法作为一种行为规则或治理手段,并不要求严格的定义、持久的程序和硬法立法的议会审查,而仅仅通过某种拘束力的作用就能够产生预定的规则目标,同时实现某种间接的法律效果。然而,软法模糊了法律约束力的界限,还可能脱离公众的控制,从而从总体上侵蚀国际法的根基。软法运行时,小国的利益还常常被忽视。如果作为一种过渡性工具,软法能够更好地促进试验性尝试、共同协作和政策柔性,帮助我们检验各种政策,加快决议的达成,但是它永远不能为现代社会提供一个稳定基础。软法既不与法治相契和,也不为宪政秩序奠定基础。我们要么将软法硬法化,要么摒弃它。

  • 标签: 软法 《稳定与增长公约》 开放协调机制 硬法化 治道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