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而传统的环境伦理观正是生态危机严重的思想根源,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进行批判性反思和重新评价,提出了确立"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伦理观,并以此来指导、规范人类的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 标签: 环境伦理观 以人类为中心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 简介:<正>本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性环境污染的日趋恶化、严重,环境权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广义的环境权包括国家环境权、法人环境权和公民环境权。本文拟从下述几个方面着重就公民环境权进行论述。一、公民环境权的由来

  • 标签: 公民环境权 法人环境权 国家环境权 法律 宪法 权利义务
  • 简介:传统的环境执法是一种威慑模式,该模式认为应该加大企业环境违法的责任,通过制裁减少环境违法,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这是一种对抗性的治理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应向环境合作治理模式发展。基于合作治理理念,政府可以利用环境守法导则的形式来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企业环境守法,这样既减轻了环境保护成本,又提高了环境保护的绩效。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治理模式,守法导则体现了其合作性和有效性的特点。当然,守法导则也需要重视其合法性问题,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保证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 标签: 环境守法导则 威慑模式 合作模式 合作性 有效性
  • 简介:环境习惯法作为多元制度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糾纷多元解决方式的重要制度基础.在环境糾纷的司法解决机制中,环境习惯法难以作为“准据法”被适用,而更多地作为司法适用的小前提“出场”.而在环境糾纷解决的诉讼替代方案中,环境习惯法除了作为有效的选择性裁判依据而适用,还作为糾纷解决的具体事实依据被广泛适用.

  • 标签: 环境习惯法 环境纠纷解决 司法解决机制 诉讼替代方案
  • 简介:我国在2012年公布的’《民事诉讼法》中首次引入环境公益诉讼概念,并在2014年公布的《环境保护法》及2015年公布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对环境公益诉讼作出了细化规定。国家在立法层面不断支持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且在全国设立了77个专属环保法庭,并于2015年赋予人民检察院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但2015年1月至11月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仅48件①。一边是国家立法支持,相关法律规定、配套措施层出不穷;一边是新设立的环保法庭案件稀少、门口罗雀,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信访、上访屡见报端;公共环境保护作为社会热点有着巨大的诉讼需求,却无法在司法审判中得到有效释放,造成这种不良后果的主要原因在于环境公益诉讼中原告主体数量、能力、意愿、监督措施的缺乏。在多元化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中拥有环境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作为最优选择,在立法层面及司法实践中未获重视使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工作的发展遭遇瓶颈。将环境管理机关确立为环境公益诉讼主要原告主体并建立与之配套的诉权监督机制是突破环境公益诉讼所面临现实困局的关键。

  • 标签: 环境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环境管理机关
  • 简介:本文以环境诉讼中环境权理论为素材展开论述,分析了环境权说、环境共同利用权说、集团利益诉讼论等不同学说,考察了环境秩序说的意义及其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概述了日本最高裁判所做出的国立景观诉讼判决的意义,进而通过对各种学说的批判考察,认为公害环境禁令诉讼当务之急是要件论,应当优先考虑私益诉讼。

  • 标签: 环境诉讼 环境权说 环境共同利用权说 集团利益诉讼论 环境秩序说
  • 简介: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以下简称『新《环保法》』),首次将环境与健康问题纳入调整范围,确立了我国的环境与健康保护制度,这对於应对环境污染引发的人群健康危害、稳定社会秩序、保障受害人权益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环境保护法》 健康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保法》 人大常委会 受害人权益
  • 简介:绿色和平组织最近在阿姆斯特丹发表的一项年度报告中指出:在2000年极有可能出现全球性环境危机。全世界范围内,至今会有2.5万个植物与动物种类濒临灭绝的边缘,200万平方公里森林毁灭。这一预计结果的产生除源于地球自身演进变化的规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对环境的肆意圬染破坏和对资源不适度的开采利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当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阻碍经济发展,抑制社会进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的情况下,人类的环境意识也开始被敲醒,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会议通过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保护环境的全球性国际文件,它标志着国际环境法的产生。更多还原

  • 标签: 欧盟环境法 立法 国际环境合作 国际环境法 单一欧洲法令
  • 简介:由美国主导的TPP谈判将环境保护推上了新的高度,其在为建立一个高规格的亚太自贸区奠定基石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对中国形成了一道绿色进入壁垒。此次TPP协议环境章节的公众参与、争端解决机制和实体条款都颇具亮点,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诸如执行力度弱等问题。中国若想要加入TPP谈判,公众参与制度和法律执行力度仍待加强完善。

  • 标签: TPP谈判 公众参与 争端解决
  • 简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和空间。现代环境权理论以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伴随着环境权的人权属性、宪法属性的探讨而逐步发展深化。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将人类在美好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充足生活条件的权利确定为一项基本权利。世界各国也对环境权进行了长期的关注和讨论,不少国家相继将环境保护条款纳入宪法或相关部门法予以规范。虽然中国宪法没有规定环境权,但已有保护环境权益之精神。环境保护法、民法总则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不仅使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得以具体化,而且为环境权益司法保护提供了可以直接适用的法律依据,司法机关可以通过现实的司法路径实现对国家和公民环境权益的保护。

  • 标签: 环境权益 司法保护 人类生存发展 《人类环境宣言》 环境保护条款 中国宪法
  • 简介: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许多国家开始实施环境标志计划,并试图通过该种计划,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从各国现有的环境标志计划看,主要内容基本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如政府的参与程度不同,申请评审程序不同等。有些国家甚至将该计划作为一种贸易壁垒,限制别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从发展趋势看,环境标志制度化、法律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 标签: 环境标志产品 环境标志制度 比较研究 产品标准 消费者 环境保护
  • 简介:环境权的制度保障是当代国家的宪法任务。考诸各国的法学理论以及司法实务,环境权的保障主要采取法律保障或间接保障模式。也即宪法的环境权条款不同于自由权,自身不具有直接的、可执行的效力,从而无法直接获得法院的司法保护。然而,间接保障模式对环境权益的考量和保护是不充分的。今后,在给环境权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的前提下,应当努力克服环境权的"纲领性规定说"或"抽象性规定说",通过修宪或者宪法解释途径确认环境权作为具体性的宪法基本权利,从而有效地拘束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

  • 标签: 环境权理论 宪法解释 反射性利益 环境权益 行政公开 公民环境权
  • 简介:今年,我省民生工程扩容至三十三项,覆盖范围更广。每年初,广大群众都格外关注民生工程实施情况,不仅对近年来已经实施的民生工程进行评说,而且对新增的民生工程充满了期待,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本期“百姓呼声”选登一组有关民生工程的读者来信,里面既有他们对民生工程实施成效的肯定,也有着些许期盼。

  • 标签: 农村环境 民生工程 工程实施 关注民生 读者来信 评说
  • 简介:德国的环境保护,无论在政策、社会、经济、技术还是研究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在德国,环境保护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环境税费制度是其中具有间接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德国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是对德国环境税费制度的介绍与评价。

  • 标签: 税费制度 机动车辆税 石油税 《基本法》 联邦立法 环境控制
  • 简介:(2006年11月4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7号公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环境统计管理,保障环境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 标签: 环境统计 管理办法 统计管理
  • 简介:《侵权责任法》第65条规定了环境侵权无过错归责原则。环境侵权概念内涵,即指因人为活动而污染或破坏生态环境,进而损害或者可能损害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或环境权益等的行为。环境侵害包括环境侵权和纯环境损害,纯生态环境损害不包括在环境侵权范围之内。试图通过环境权或生态权理论的建构或者通过"纯经济损失"的法律解释方法将纯环境损害纳入传统私法救济路径并非可行。可行的路径应为借鉴欧盟环境责任指令,制订我国环境责任法,规定一定目录的企业、行业、场地、设施、装置等的所有者、经营者、持有者或占有者对其运营所致的生态环境损害承担无过错责任,对此以外的情形承担过错责任。

  • 标签: 环境侵害 环境侵权 纯环境损害 无过错归责原则 过错归责原则
  • 简介:该书吸收了我国环境资源法学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借鉴了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环境与资源法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制度。尤其是对近年来环境资源法学界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如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环境权、公众参与等,都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与传统的环境资源法学教材相比,本书在内容上突破了过去的环境法与资源法的界限,将两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有机统一的体系。

  • 标签: 《环境与资源法学》 环境法 资源法 中国
  • 简介: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存在价值目标的局限、立法理念的偏差、制度体系的失衡、协调机制的缺失、法律保障的不足等问题。但废除该法并非可取之策,因为环境保护基本法具有宣示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权力-权利”配置原则、建立双重协调的法律机制、构筑权利保障体系之功能。因此,应该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提升其法律地位,完善法律制度,以使其真正起到基本法的作用。

  • 标签: 中国 《环境保护法》 可持续发展 法律制度 环境权 环境资源
  • 简介:环境权是公民的合法权益之一,是公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每个人都应当享有环境权益上的公平与公正。目前,作为环境弱势群体的农民的环境权却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影响了农民的生存和基本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文章着重从确立环境权,调整国家公共政策,完善环保机构,建立权利补偿机制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保障农民环境参与权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民环境权益保护的法律建议。

  • 标签: 环境权 农民环境权 环境弱势群体 环境法制建设
  • 简介:(2007年4月11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5号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和规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以及企业公开环境信息,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环境信息的权益,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

  • 标签: 信息公开 公开办法 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