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经过多轮扶贫攻坚行动,中国的贫困越来越向少数民族地区集中,而少数民族的贫困表现出多维特征。使用多维贫困方法对彝族、藏族、苗族和土家族共1190个农户进行贫困测量,并分析其扶贫政策优先序。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在收入贫困、教育情况、健康状况、资产、公共服务等单维贫困测量中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贫困状态。农户的多维贫困发生率高于传统测量的收入贫困发生率。在少数民族的扶贫政策制定中存在优先序问题,应优先关注多维贫困分解中贡献率高的贫困维度。不同民族的扶贫政策优先序存在一定差异。最后提出了少数民族减贫的政策建议。
简介:北宋时期,唃厮啰家族凭借政权的力量在其辖区内推行“尊释氏”的宗教政策,使得这一地区的藏传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元明清时期,随着唃厮啰家族影响力的衰弱和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唃厮啰家族及其居地的宗教逐渐发生嬗变,开始由单一的藏传佛教嬗变为多元宗教并存的状况。
简介:作为民族文化有机构成要素的茶叶加工技术,必然受制于所处民族文化的制约,同时还得与相关的自然与生态系统相适应,清人刘源长所编《茶史》一书同样也不例外,它具有鲜明的汉文化归属和中原一带的生态环境特征。从跨文化比较视野出发,可见是书所载之汉民族传统茶叶加工技术,与贵州境内少数民族或西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茶叶技术相比,其间差异甚大,但其最终指向却殊途同归,都能够生产出优质品茗。换言之,技术差异的原因既关乎所处的生态系统,更关乎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最终都能获得异曲同工之妙。
简介:“黄金家族”一词究竟产生于蒙古汗国时期还是“15世纪中叶前后”,这是作者本人同特木勒等同志分歧的焦点,本文从论据虚假入手,首先分析了特木勒等同志提出的“史料”论据,指出其史料虚假,不足为据,从而否定了14世纪说;然后从蒙元时期史籍未见该词,反驳13世纪产生和“广泛使用”说。在此基础上,正面阐述自己关于“蒙金家族”一词产生于15世纪中叶前后的论点。
简介:中国汉族的村落、宗族与民间信仰的仪式和象征历来为汉学人类学家所关注。文章选取华北地区一个典型的汉族村落——北村,基于春节期间的祭祖仪式对该村落祖先崇拜的信仰和仪式以及村落的宗族组织进行了考察,探究了祖先崇拜的原因及重要的象征体系——“家堂”,并分析了“院”的形态和作用,认为民间信仰和仪式对家族整合起着重要作用。
简介:民族乡既是特有的一种基层政权形式,又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民族乡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重庆武隆县石桥苗族土家族乡亦然.因此,民族乡必须认清自身的发展优势与不足,整合现有优势资源,挖掘后发优势,寻求跨越式发展的新突破.根据当前实际,围绕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在政府主导、招商引资、区域协作、特色产业培育及人才引进等方面,不断加强和改善,这是实现民族乡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简介:西北土司制度起于元,完备于明清。分布于河湟流域的蒙古弘吉刺部宁濮郡王——岐王系家族入明后分化为众多的土司,延续着其部落式的统治。土司制度在维护中央对民族地区统治的同时,也维系了蒙元后裔的政治文化联系,使"土鞑"这一政治、文化群体长期存在,最终催生了新的民族共同体——土族。永登鲁土司家族的联姻既反映了明清时期西北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政治网络建构的情况,也是"土鞑"这一共同体内部认同的真实写照。
简介: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作为重庆地区最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由于经济发展落后、旅游业起步晚等原因,该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目的地开发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宣传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具体分析,笔者认为,为了促进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可以从扩大融资、整合资源、加大宣传、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人手,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蒙古族文化人克兴额与博彦满都家族关系探究
少数民族多维贫困及扶贫优先序研究——以彝、藏、苗、土家族为例
从“尊释氏”到“多元化”:唃厮啰家族及其居地的宗教嬗变研究
第一世内齐禅师在东蒙古传播佛教的活动
茶的技术与生态:基于《茶史》解读与“东苗茶”比较视角
关于“黄金家族”一词的产生时间--答特木勒、希都日古两位青年同志
村阈视野下的祭祀与家族——基于华北地区北村春节期间祭祖仪式的个案研究
民族乡经济跨越式发展对策研究——以重庆武隆县石桥苗族土家族乡为例
试探明清时期西北蒙古裔土司的基层社会组织及其家族婚姻——以永登鲁土司为中心
论重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库伦旗额尔根希波艾里蒙古王努特氏族家族史志》及蒙古人的家谱传统一满都呼教授致巴·苏和教授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