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在任何一部社会思想史或社会学理论教科书中,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克姆(EmileDurkheim,1858—1917)都占据着极其重要地位。然而,提到杜尔克姆对社会学理论杰出贡献,人们往往专注于这位“实证社会先锋”功能主义分析方法,宗教社会和社会劳动分工论,却很少有人对他道德社会学学说进行系统研究。事实上,在现代社会领域,从来没有一位社会学家象杜尔克姆那样,对困扰着人类思想与行动道德问题作过如此广泛和深入探讨。本文试图对贯穿在其主要著作中道德社会思想作一客观和科学评析,以期对我国现阶段两个文明建设有所启示。

  • 标签: 杜尔克姆 道德社会学 社会劳动分工 社会事实 道德规范 自杀论
  • 简介:公私之辨是伦理学核心问题之一,伦理学诸多问题都与此相关或由此衍生。耙梳中外伦理思想上公私之论,能够发现在不同文化谱系中对公私问题理解与措置上统一和差异,这对于我们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合理地处理公私关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标签: 公私之辩
  • 简介: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差异.慈善.和谐"全国经济伦理文化学术论坛在湖南吉首大学举行。来自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人数30余人。

  • 标签: 经济伦理研究 学术论坛 伦理文化 和谐 慈善 上海师范大学
  • 简介:《手稿》是一部经济道德内涵丰富马克思早期著作。对这部著作作经济道德解读,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手稿》进行了经济道德解读:一是经济事实与经济主体及其关系价值分析;二是异化劳动导致劳动关系非理性化;三是资产阶级国民经济道德缺损;四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悖论。

  • 标签: 《手稿》 经济道德 解读
  • 简介:马克思与罗尔斯公平正义观具有同一,主要体现在他们公平正义观都源于对资本主义不公平现象深刻反思,并且他们都极为关注社会基本结构主义,关注实质正义。马克思与罗尔斯公平正义观差异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是从现实社会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出发来关注现实人不平等状况,而罗尔斯则从逻辑设定“无知之幕”之后引中出正义原则;在公平正义实现途径上。马克思是革命式,而罗尔斯则是改良式。马克思与罗尔斯在公平正义观上紧密联系和迥异学术见解,对建构与我国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公平正义理论具有重要方法论启示。

  • 标签: 马克思 罗尔斯 公平正义 比较 启示
  • 简介:在胡塞尔意向性行为现象中,意志这种实践意向性行为扮演了本质角色。随着先验现象方法引入和目的论思想发展,意志与悬搁及先验还原内在关系也得以凸显,实践意向性行为在胡塞尔先验现象地位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并呈现出不断增强趋向。虽然胡塞尔始终坚持逻辑和实践平行论思想,并在早期呈现出逻辑理性居于主导态势,但这种平行论在其中后期却倾向于一种实践理性目的论。对于胡塞尔来说,现象精神和先验现象还原对新人和真正人塑造,根本说来是作为实践行为被实施,这是他弗莱堡时期思考根本问题。实践意向性行为理论不仅在其现象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而且对海德格尔实践哲学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 标签: 意向性行为 意志 先验现象学 先验还原 实践
  • 简介:道德困境是道德发展常规现象,这在我国理论界多有表现。如理论界对道德冲突、道德矛盾、道德建设路径选择以及个体道德培养等方面展开过深入而激烈讨论,这对于探索道德发展规律、推动学科研究深化乃至促进道德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理论是现实反映,现实道德困境形成和解决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道德困境理论研究可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益启示。

  • 标签: 道德困境 社会转型 个体道德
  • 简介:无论是儒家还是基督教伦理体系都非常重视"诚"伦理规范,前者诚论主要变现为要把天道之"诚"内化为人道之"实"("信")1,后者诚论集中体现为对于人格化至上神——上帝虔诚信仰。两种诚论体系之间既有相似的论证逻辑,从真实无妄、表里如一情感要求上来看,基督教虔诚与儒家诚信是相通。同时,二者也有明显差异,这突出地表现在二者强制程度之上。在现阶段社会诚信建设中,我们可以借鉴基督教虔诚伦理,增强诚信建设外在强制力和助推力。

  • 标签: 儒家 基督教
  • 简介:在魏晋玄学中,王溺哲学思想起了奠基者意义,他哲学比较好地表达了魏晋玄学主题,也比较好地实现了儒道思想会通;既建立了自己本体论哲学,也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现实关怀以及价值主张。与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思想比较,存有许多相通之处。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他自由境界、道德追求以及价值取向和魏晋玄学有许多可比,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就构成了两者超越时空对话。

  • 标签: 崇本息末 崇本举末 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 以无为本 信仰上帝
  • 简介:境遇伦理(境遇论)作为一种诞生和发展较晚、逐渐流行、不可或缺道德选择方法,与传统功利论、道义论和德性论三种道德选择方法有何异同是一个值得探讨问题。通过比较可以凸显境遇伦理方法论特质、价值与意义,以及传统功利论、道义论和德性论三种道德选择方法特征。

  • 标签: 境遇伦理 道德选择 德性论 功利论 道义论
  • 简介:人工酵母染色体诞生表明正如科学家所预想那样,合成生物有利于增进人类福祉:提供清洁能源、便宜药物和新型材料等等。但与此同时,一些环保组织者认为合成生物学会给人类和环境带来意想不到风险,要求暂停甚至终止其发展。为了解决这一争议,本文将从伦理学视角评估合成生物风险和利益,讨论过程中还涉及相关技术挑战。

  • 标签: 伦理学 合成生物学 风险 利益 评价
  • 简介:受弗兰克意义治疗启发,本文尝试将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运用于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儒、道、佛意义治疗分别体现为:儒家侣导孝梯人伦、仁义为教,提出了人伦教化落实,井强调主体自觉:“我,就在这里”。道家尊道贵德、慈俭虚静、自然无为,开启了自然天地奥蕴,并点示了场域和谐:“我,归返天地”。佛教强调悲智双运、涅Pan寂静、缘起空,深化了意识层次分析,并廊清了意识透明:“我,当下空无”。

  • 标签: 儒家 释家 道家 心性道德 意义治疗 心理辅导
  • 简介:负责任创新(RI)是近年来兴起于欧美科技伦理学界研究热点,其对创新过程及其后果中"责任"问题普遍关注引发了对责任伦理深刻反思。本文从追溯作为负责任创新理论来源之一责任伦理入手,基于文献分析系统考察负责任创新中"责任"概念理论框架,并提出负责任创新对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科技创新治理现实意义

  • 标签: 负责任创新 责任伦理 概念框架 现实意义
  • 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具有如下主要特征。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呈现出一个十分明显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和现实道德层面逐渐增强关注和研究发展过程;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呈现出了从继承和借鉴马克思批判传统对资本主义给予道德批判到积极发掘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和注重从伦理层面上建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变化过程;再次,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呈现了一个从政治革命、社会批判到生态建构发展过程。深入探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伦理思想 特征 意义
  • 简介:一导言世界1/3左右国家和地区已开始进入"老年型"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养老"问题是人类面临一个全球性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有劳动能力并有劳动意愿老年人就业,以缓解"养老"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以及劳动人口减少造成经济压力。

  • 标签: 就业问题 人口普查资料 老年人 关怀伦理学 实证分析 中国
  • 简介:兴起于20世纪初道德现象主张采用现象方法分析道德经验。道德现象涉及两方面的含义:处于现象传统中道德哲学和道德经验现象研究。道德现象研究目的有二:实践研究目标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和处理道德冲突,而哲学目标则是为达成实践目标的成功而提供道德理论基础。道德现象研究必须满足四个标准:关于道德经验、广泛、独立和坚定。其研究方法分为两类:“内容”方法和“泛型”方法,具体研究形式是问卷法和内省法。道德现象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富成果,为解决道德研究之争论提供了较为新颖视角,对道德哲学、道德心理学以及道德教育实践具有重启发。当然,它也存在着现象与道德研究关系仍存争议等局限。

  • 标签: 道德现象学 现象学 道德经验 道德哲学 内省法
  • 简介:20世纪20年代,维特根斯坦曾告别哲学,到偏远山区当小学教师。我们可将维特根斯坦这一经历,视为一次人类意义田野调查。20世纪30年代,维特根斯坦通过对弗雷泽《金枝》批评,清楚地表明了他对人类关切。在维特根斯坦对《金枝》批评中,他认为仪式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功能,而是人类愿望表达和满足。人类视野使维特根斯坦认识到了语言多样,并促成其中后期哲学转向。而与语言多样性相伴随,是价值多样。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哲学中,在某种程度上持有一种相对主义立场,但这里'相对主义'与其说意味着'怎么都行',毋宁说是对绝对主义批评。

  • 标签: 维特根斯坦 人类学 仪式 语言 价值
  • 简介:伦理学中的人格是对一个人形成稳定品格及道德行为总体概括。它与人道德品质密切相联,包含强烈道德评价因素。法学中的人格不仅指向个人,还指向具备一定条件团体。它无关乎人道德品质,却蕴含着个人在法律上地位与资格等指向与内涵。两者有着密切内在联系:后者是前者缘起与归宿,前者是后者制度确认与法律保障。法学中的人格概念是伦理人格在制度上衍生品,它产生思想基础与理论依据均源于后者,只是在从思想到制度演进过程中,其间道德意蕴和伦理内涵被逐渐抽离,最终使两者渐行渐远。

  • 标签: 人格 伦理学 法学
  • 简介:《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基之作,也是马克思技术哲学发端。马克思不囿于流行工具主义对其技术价值观桎梏,将注意力集中于社会技术即社会生活中技术现象当中,把对技术思考寄寓于对机器、工业、劳动等现象考察。马克思对技术问题探究始终与人问题相结合,强调技术实践,阐明了人异化必然导致技术异化,技术异化也是劳动异化所带来的人同人相异化。技术价值集中体现在发展中人价值。

  • 标签: 马克思 技术哲学 异化劳动 技术中性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简介:<正>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形成阶段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容十分丰富著作,其中许多地方涉及到了伦理问题。本文拟对手稿伦想思想做一粗浅探讨。一、伦理学研究崭新方向马克思主义以前伦理学尽管有着种种合理因素,但由于在研究方法上都不能自觉地把道德放在社会经济关系基础上进行唯物辩证考察,因而始终不能摆脱历史唯

  • 标签: 伦理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 伦理学研究 社会经济关系 伦理问题 资本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