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现代建设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强调,“要在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广泛而扎实地进行培养、教育和发现人才的工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念好新时期的“人才经”,是关系国家强弱兴衰的大事,是全党的大事。

  • 标签: 新时期 发展战略目标 现代化建设 江泽民 知识分子 培养人才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地区新型合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正确义利观支撑的大国外交新理念,并秉持新理念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尤其是“路”倡议,它紧密地将中国与世界、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市场联系在起,真正实现了共商共建共享。“路”倡议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和辩证法思想,超越了霸权主义的思维和国强必霸的逻辑,具有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特点。乘着“路”倡议的东风,塞尔维亚与中国建立起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企业也积极走出去,中塞合作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样本和模范,积极践行了当代具有全球意义的外交义利观。在“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之际,需要回顾梳理中塞合作的成果,同时总结把握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理念。

  • 标签: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塞合作 义利观
  • 简介:发生于20世纪初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既有政治色彩,也有学理之耕,且应以学理讨论为主,政治论战次之。这场争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但和传统观点将之归功于政治意识决裂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的观点不同,本文恰恰认为,这场争辩的学理性,及其在争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开放、自由和包容的氛围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的最重要原因。这方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科学性,另方面则表明在开放的争论中,马克思主义更容易为人所接受,更容易大众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问题与主义”之争 学理对话
  • 简介:路”建设给中国提供了推动全球治理转型的契机,是中国推动全球治理转型的重大实践。当前,国际权力格局变化,全球治理规则低效度,治理理念滞后,原有治理体系难以适应当前问题的多样和复杂而进入治理转型期。“路”倡议作为中国贡献给国际社会的全球治理方案,既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必然逻辑,也是全球治理博弈的必然选择;既是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也是应对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需要。“路”建设是改进全球治理的新途径,符合全球治理转型需要,对全球治理制度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和完善,改变了全球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

  • 标签: “一带一路” 全球治理 中国 转型
  • 简介:我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我们的发展目标是把它建设成为个现代的强国。谈发展,既要立足于这个基本国情,又要着眼于这个长远目标。“西部大开发”正是体现了上述思想的重大战略举措,它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富强,体现了小平卓越的战略思想。下面笔者试对此作探讨性的简要分析。

  • 标签: 西部大开发 邓小平 发展战略思想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民族平等思想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和讨论了西方各国开发本国落后地区的经验,着眼点为各国中央政府的政策设计与实施,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即:政策目标、管理机构、开发方式和如何调动地方政府与民间机构的积极性;宗旨是通过研究国外的经验,为我国的西部开发战略提供启示与借鉴。

  • 标签: 落后地区 西部开发战略 政策设计 启示 中国 政策目标
  • 简介:单孝虹、杨钢主编的《邓小平的民族情》书,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重点课题的最终成果。该书2014年10月由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重点图书,2015年3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5年5月,四川省全民阅读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将该书列为第三批'优秀川版图书'推荐给公众阅读。目前,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正组织力

  • 标签: 民族情 全民阅读活动 四川民族出版社 秀川 理论与实践 组织力
  • 简介:路”建设是我国提出的推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重大倡议。从经济发展意义上讲,就是以各国政策与规划的对接实现发展的国际协同;从全球治理意义上讲,就是合作路径与方式的创新推进经济全球。“路”建设是世界协同发展机制的创新和国际合作模式的创新,是推动合作共赢、破解世界发展难题的中国方案。阐明其创新意义将有利于各国深化合作,共同推进“路”建设。

  • 标签: “一带一路”建设 国际发展协同 全球治理创新
  • 简介:中国政府提出“路”战略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外些政要、学者、媒体反响强烈,纷纷对“路”战略发表看法,赞扬、支持、期待者有之;曲解、误读、甚至敌意者亦有之。及时、充分地了解这些看法,对于实施和落实“路”战略无疑具有定的意义。

  • 标签: 国外政要学者媒体 “一带一路”战略 述评
  • 简介:习近平提出的“路”国际合作倡议之所以是个伟大的创举,在于它是发掘历史智慧的新升华、追问当代世界现实的新答案、开创国际合作共赢的新模式、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举措。

  • 标签: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创举
  • 简介:1999年6月9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能设想采用平均主义的办法可以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发达地区运用自身较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些特殊措施,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积累了相当的实力.现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1]与此同时,朱镕基总理多次视察西部的许多省份,反复指出西部开发的重大意义.同年11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正式提出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认为:实施这个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2]2000年1月,政府成立了由朱镕基总理领导的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同月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重点研究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3月,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成立并开始工作,声势浩大的西部大开发由此拉开帷幕.这世纪之交的大战略由第三代领导人吹响了振奋人心的进军号角,而这伟大战略的最早设想者则是邓小平.

  • 标签: 共同富裕 沿海发达地区 发展差距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扶贫开发工作 中国
  • 简介: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在不同历史阶段,针对不同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凸显了不同的面相,发挥着不同的启蒙功能,而普遍的现代性个体价值启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程中继现代民族国家思想启蒙、现代市场经济思想启蒙之后的第三次实践性的大规模启蒙活动。自“五四”以来就提出的国民性改造与现代性个体性价值启蒙的任务,直到新世纪的今天才真正具有了现实的基础与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开始发挥现代性个体价值启蒙的功能。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现代性个体价值启蒙 现代化 公民
  • 简介:波至少在1994年10月、12月,以及2004年8月三次直接提到'始于毛,成于邓'。这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的重大提法因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特定的指代对象和丰富的内涵实质,加之精准的表达而被广泛传播,但要对其引申使用则需进行具体分析。

  • 标签: 始于毛 成于邓 薄一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简介:目前,在关于认识发展阶段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提出,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过程中,还存在着个理论具体的阶段,有的同志把这阶段叫做实践认识阶段,我认为应该叫做'具体认识阶段'。这个论点是可以成立的。其实,这是毛泽东认识论思想中实际上已包含非常重要的思想。具体认识就是指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具体事物,所形成的关于未来实践

  • 标签: 认识阶段 理论具体化 认识论思想 发展阶段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论》
  • 简介:<正>当前,进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的呼声,又次在华夏大地回响。为了发展这种大好形势,切实地把改革向前推进,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必须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来统全党思想。同革命样,要使改革顺利进行,全党上下必须思想统,步调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 标签: 有中国特色 加快改革 社会主义理论 解放思想 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简介:矛盾究竟是个关系范畴还是个实体范畴,学术界意见不。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是在关系范畴上使用矛盾这概念的。毛泽东在《矛盾论》、《论十大关系》中的论述,都是在关系的意义上使用'矛盾'范畴的,恩格斯也是把矛盾主要作为标志事物本质层次的关系范畴的。究竟什么样的关系才是矛盾?它包含的具体内容又如何呢?作者认为:()矛盾本

  • 标签: 关系范畴 《论十大关系》 《矛盾论》 事物本质 层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