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农药使用会对非靶标生物造成影响,由此世界各国都采取了风险控制手段以预防农药造成生态危害。本文综述了欧洲、美国和日本针对农药开展陆生生态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包括陆生非靶标生物、风险评估模型、风险评估基本方法及生态毒性评价指标。同时分析了农药登记管理陆生生生物生态毒性及风险评估中存在科学问题,且提出了方法学发展方向。

  • 标签: 农药 陆生生态系统 生态毒性 风险评估
  • 简介:为探讨截干和施肥檀香紫檀(Pterocarpussantalinus)、大果紫檀(P.macrocarpus)和囊状紫檀(P.marsupium)促萌条影响,设置4种截干高度(30cm、50cm、70cm和90cm)和3种施肥方式(复合肥、尿素和复合肥+尿素)其促萌芽条生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截干高度萌芽条数量为7.4个/株-19.0个/株,芽长为26.8cm-48.7cm;3种施肥方式萌芽条数量为8.6个/株-19.6个/株,对照组15.4个/株,芽长为26.6cm-51.6cm,对照组41.6cm.结果表明截干高度3种紫檀属树种萌芽条数量具有显著影响,截干高度越高,萌芽条数量越多,但截干高度其芽长未达到显著性;施肥萌芽条数量和芽长均无显著影响,但施用肥料一定程度可促进芽长增加.

  • 标签: 促萌 截干 施肥 紫檀属
  • 简介:为考察多环芳烃芴斑马鱼毒性效应,将斑马鱼成鱼以及0hpf(孵化后0h)和10hpf(孵化后10h)斑马鱼胚胎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芴溶液中,观察各时间段半数致死浓度(LC50)及各毒理学终点半数效应浓度(EC50)。结果表明,成鱼、0hpf胚胎、10hpf胚胎48h-LC50分别为4.013、6.074、28980mg·L-1,三者致死敏感性为成鱼〉0hpf胚胎〉10hpf胚胎。芴毒性作用主要发生在胚胎分节期(10h)之前,0hpf胚胎各项指标敏感性依次为:36h心率异常〉48h心包囊肿〉24h无主动运动〉48h卵黄囊水肿〉24h发育阻滞。斑马鱼芴染毒最敏感指标为36h心率异常,0hpf胚胎心率值随染毒浓度增大而减小,并在8mg·L-1达到抑制峰值,心率最大抑制率为41.3%。芴主要作用于斑马鱼胚胎心脏器官组织。

  • 标签: 多环芳烃 斑马鱼 发育 毒性比较
  • 简介:以淡水底栖动物花翅羽摇蚊(Chironomuskiiensis)幼虫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沉积物中六氯苯(HCB)其28d慢性毒性效应,观察摇蚊幼虫存活情况和活动行为,以死亡率、羽化率和羽化时间为受试终点,计算28d试验后沉积物中HCB摇蚊半数致死浓度(1ethalconcentration50,LC50)以及50%羽化时间(50%emergencetime,EmT50)。结果表明,HCB摇蚊28dLC50为59.8mg·kg-1,摇蚊羽化率半数效应浓度(halfmaximaleffectiveconcentration,EC50)为59.8mg·kg-1。与大多数污染物不同,HCB有促进摇蚊幼虫筑巢行为和羽化作用,随着HCB染毒浓度升高,摇蚊幼虫筑巢行为加强,EmT50缩短。暴露于高浓度HCB(〉21.6mg·kg-1)时,摇蚊EmT50与对照相比明显缩短,尤其雄性摇蚊影响更大。但与对照相比,HCB羽化摇蚊性别比没有很大影响。

  • 标签: 六氯苯 花翅羽摇蚊 沉积物 慢性毒性 羽化率 羽化时间
  • 简介:石墨烯是一种新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电学和光学性质、超大比表面积以及潜在生物相容性,在材料和电子产业、能源、环境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石墨烯环境行为和生物毒性也随之引起日益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石墨烯纳米材料生物毒性、细胞毒性、毒性影响因素和毒性机制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石墨烯纳米材料可通过气管滴注、吸入、静脉注射、腹腔注射以及口服等方式进入体内,通过机械屏障、血脑屏障和血液胎盘屏障等积累在肺、肝、脾等部位引起急性或者慢性损伤;目前有关石墨烯毒性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线粒体损伤、DNA损伤、炎性反应、凋亡等终点及氧化应激参与复杂信号通路,不同石墨烯纳米材料浓度、尺寸、表面结构和官能团等石墨烯生物毒性影响不同。鉴于当前该领域研究局限性,石墨烯纳米材料生物毒性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进而为石墨烯材料安全应用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 标签: 石墨烯纳米材料 动物毒理学 细胞毒性 影响因素 毒性机制
  • 简介:水体重金属污染较难处理,且会对水生物造成严重影响。为探讨水体中重金属对藻类毒性影响,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和铬(Cr^3+)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r^3+普通小球藻生理、生化特性影响,检测不同浓度Cr^3+小球藻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小球藻最优生长温度为31℃。此条件下,Cr^3+浓度为3mg·L^-1时,小球藻生物量最大。Cr^3+浓度低于3mg·L^-1时,Cr^3+能促进小球藻生长,且藻细胞中光合色素、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也逐渐增加。当各胁迫组Cr^3+浓度超过3mg·L^-1时,随着Cr^3+浓度提高,C.vulgaris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藻细胞光合色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MDA含量持续增加,SOD和脯氨酸则表现出先持续增高后降低(Cr^3+浓度为7mg·L^-1时)趋势。证明不同浓度Cr^3+小球藻生理生化特性有不同程度毒性效应。

  • 标签: 铬(Ⅲ)胁迫 普通小球藻 生长抑制 氧化损伤
  • 简介:随着纳米技术迅猛发展,纳米材料安全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探讨纳米氧化铝斑马鱼幼鱼早期运动行为影响,本研究将受精后6h(6hpf)斑马鱼胚胎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E3培养液)、纳米氧化铝组(12.5、25、50、100μg·mL^-1)。采用6孔板染毒,每组160颗卵,共8个孔,每孔20颗卵/10mL试液,染毒液更新周期为1d。观察急性毒性和运动行为。结果显示,各纳米氧化铝组无明显急性毒性;运动行为检测发现,25、50、100μg·mL^-1纳米氧化铝组受精后6d幼鱼(6dpf)黑暗状态下运动速度、运动距离、趋触性程度较空白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在6dpf幼鱼强光刺激惊恐逃避反射试验中发现,各组幼鱼在光照1min内运动速度较光照前黑暗期均明显下降(P〈0.05),但25μg·mL^-1和100μg·mL^-1浓度组在光照时速度下降得更慢(P〈0.05);关闭光源后,各组幼鱼运动速度都会上升,但25μg·mL^-1和100μg·mL^-1浓度组在打开光源后速度上升得更慢(P〈0.05)。上述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铝可以影响斑马鱼幼鱼早期运动行为。

  • 标签: 纳米氧化铝 斑马鱼 运动行为
  • 简介:研究了塑料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存活、生长和免疫影响.96h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在助溶剂Tween20安全浓度范围内,随着DMP、DEP、DBP和DOP水平升高,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呈下降趋势,24h、48h、72h和96hLC50分别为40.33、35.29、25.48、19.14mg·L-1,30.52、23.45、16.96、15.38mg·L-1,7.51、6.97、6.57、6.06mg·L-1和6.85、5.87、5.01、4.47mg·L-1;DMP、DEP、DBP和DOP凡纳滨对虾安全浓度随塑料增塑剂碳链增加呈下降趋势,分别为8.11、4.15、1.80和1.29mg·L-1.90d慢性毒性实验表明,凡纳滨对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血清蛋白含量、血清酚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以对照组和0.0400mg·L-1助溶剂Tween20处理组最高,而且显著高于1/100倍DMP、DEP、DBP和DOP安全浓度处理组(p〈0.05).

  • 标签: 凡纳滨对虾 塑料增塑剂 存活 生长 免疫
  • 简介:纳米Fe3O4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在生物医药、生物靶向材料、微波吸收材料和高梯度磁分离器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其潜在生物毒性也备受关注。为研究纳米Fe3O4生物体可能造成氧化损伤,以昆明小鼠为受试体,设置5、10、20和40mg·kg-14个染毒组,腹腔注射染毒7d后,测定小鼠肺组织中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显示,随着纳米Fe3O4染毒剂量升高,肺组织ROS和MDA含量逐渐上升,GSH含量逐渐降低,各指标均呈一定剂量-效应关系。剂量≥10mg·kg-1,肺组织ROS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剂量≥20mg·kg-1,肺组织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剂量≥40mg·kg-1,肺组织GSH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较高剂量(≥20mg·kg-1)纳米Fe3O4颗粒材料会引起小鼠肺细胞氧化损伤。

  • 标签: 纳米FE3O4 小鼠 氧化损伤
  • 简介:纳米银(AgNPs)因其优越抗菌、导电、催化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成为当前产量和用量最高纳米材料之一。但纳米银产品在生产、运输、洗涤、侵蚀、废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在复杂环境因素影响下,纳米银本身赋存状态发生转化,并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探究纳米银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潜在风险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热点。针对纳米银研究现状中存在不足,综述了天然有机质、pH值、溶解氧、离子强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纳米银迁移转化行为以及其微生物毒性效应影响,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纳米银毒理机制,旨在为纳米银环境行为特征研究以及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纳米银 微生物 毒理机制 环境因素 迁移转化
  • 简介:参照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建立了龙山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评估龙山县生态系统提供各项服务功能价值基础上,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提出了探讨.结果表明龙山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是93.69亿元,高于龙山县2014年GDP61.33亿元,同时也证明生态功能区划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有一定提升.从研究结果来看,龙山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巨大,该结果有利于加强人们对生态系统认识,也说明了维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图3,表3,参17.

  • 标签: 龙山县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评估
  • 简介:以广州市滨江绿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方法,城市绿道使用者来源构成,及其使用绿道目的、方式、频次和时间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绿道使用者主要是就近常住居民,其使用目的主要是休闲、健身和通勤;使用方式多为散步、跑步、骑自行车;使用频次多为每天1次,其中从清晨到下午18∶00时,绿道主要承担通道作用,而晚上19∶00~21∶00时期间,发挥更多是休闲功能;夜晚居民更有时间前往绿道进行散步、跑步等休闲健身活动.

  • 标签: 城市绿道 使用 状态 广州
  • 简介:地名是人们日常提及最多、使用最多词语之一,我们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都重要影响.每个地名都有它产生过程,认识地名起源,研究一个地区文化有重要意义.地名起源是地名研究重要部分,以往地名起源分类多以概括性为主,缺少系统分类方法.该研究从地理要素角度,将居民点地名起源其分化为自然环境、人文和经济社会三个一级类,二十七个二级分类,自然环境分类又划分了三级和四级分类.根据这一分类方法,以茂名市各个镇地名为,将居民点地名分类法运用到区域地名研究中,并阐述其分类过程中一些基本原则.

  • 标签: 居民点地名 起源 分类 茂名市
  • 简介:为研究大豆肽湘黄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和经济效益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湘黄鸡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A组(对照组,不添加大豆肽)、B组(大豆肽:0.4%)、C组(大豆肽:0.8%)、D组(大豆肽:1.2%)饲料,实验期为42d.结果表明,添加大豆肽可以提高湘黄鸡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其中B组和c组增重较佳,育雏结束时,平均体重分别为350.06g和349.00g,显著高于A组和D组,料肉比C组最低,为2.49,显著低于A组和D组;添加大豆肽可以提高湘黄鸡屠宰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其中c组和D组较高,显著高于A组和B组;添加大豆肽可降低胸肌肌肉滴水损失.滴水损失为C组〈B组〈D组〈A组;添加适量大豆肽可提高湘黄鸡育雏期经济效益,其中B组利润最高,为5.62元/只.综合生产性性、肉品质和经济效益,本试验条件下大豆肽适宜添加量为0.4%.表5,参14.

  • 标签: 大豆肽 湘黄鸡 育雏期 生产性能 肉品质 经济效益
  • 简介:以宜香优2115(YX),川农优华占(HZ),F优498(FY)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实验模拟重金属镉污染,研究不同混作方式和单作方式下水稻生长和物质积累差异.结果表明:两两混作模式和三品种混作模式下水稻地上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均比单作模式下低;光合作用受混作处理影响不大,但4种混作处理下地下部可溶性总糖含量均较单作下显著升高,而地下部淀粉含量在HZ与FY混作以及三品种混作下显著升高,HZ升高程度最大.因此,在重金属胁迫下,混作栽培比单作栽培受到胁迫压力更大,且不同品种适应性不同.

  • 标签: 重金属 栽培模式 水稻 光合作用
  • 简介:经口染毒大鼠检测妊娠动物接触吡草醚原药后引起致畸可能性,初步评价吡草醚原药致畸危害程度。依据《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选用大鼠按雄、雌2:1比例同笼交配,次日清晨阴道涂片检查雌鼠,发现精子即确定为受孕第0天,设低、中、高三个剂量组(18.56、92.80、464.00mg·(kg·d)-1)、一个阴性对照组和一个阳性对照组。在雌鼠受孕第6~15天灌胃给予受试物,连续共10天,在妊娠第19.5天,处死孕鼠检查胚胎发育情况。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孕期体重增重值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吸收胎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胎鼠重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阳性对照组胎鼠外观畸形明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剂量组胎鼠外观畸形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中、高剂量组组和阳性对照组胎鼠骨骼及内脏畸形例数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结果表明吡草醚原药中、高剂量组可明显影响雌鼠体重增长及其胚胎发育。

  • 标签: 吡草醚 生长发育 胚胎毒性
  • 简介:采用半静水式实验方法,研究Pb^2+暴露30d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生理状态和耳后腺分泌蟾蜍甾烯水平影响。结果表明,随Pb^2+浓度(0.68~5.46mg·L^-1)升高,蜕皮和自发活动减少,存活率下降。进一步采用液相-质谱检测技术发现,0.68mg·L^-1Pb^2+暴露下,10种蟾蜍甾烯水平出现1.5倍以上变化。5.46mg·L^-1Pb^2+暴露下,17种蟾蜍甾烯水平发生下调(〉1.5倍),其中bufarenogin水平显著下降(P〈0.05),其他物质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Pb^2+暴露蟾蜍耳后腺中蟾蜍甾烯物质具有潜在影响。

  • 标签: 铅离子 中华大蟾蜍 蟾蜍甾烯
  • 简介:大蒜化感作用研究很广泛,实验采用不同浓度大蒜鳞茎浸提液芥菜种子萌发、根长、茎长和幼苗鲜重影响,结果表明,经大蒜鳞茎浸提液处理后花叶芥菜种子在不同浓度下呈现不一样形态,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在不同浓度大蒜鳞茎浸提液影响下随着浓度而变化,在0.02g/mL浓度下,花叶芥菜发芽率为97.8%,为最适宜种子发芽浓度,而对于种子发芽势来说,最适宜浓度则为0.04g/mL,达到了54.8%,浓度为0.02g/mL时平均根长为1.82cm,平均茎长为2.28cm,平均茎重为0.05g,0.03g/mL时平均根重为0.06g.不同浓度大蒜鳞茎浸提液种子幼苗不同部位促进和抑制作用也不一样.

  • 标签: 大蒜鳞茎浸提液 芥菜 发芽率 发芽势
  • 简介:采用连续灌胃染毒方法,探讨了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acid,PFOA)经口急性染毒大鼠海马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影响.选择雄性Wistar大鼠40只,实验组PFOA染毒剂量分别为2、8、30mg·kg^-1(bw).连续灌胃染毒7天后,制备海马单细胞悬液,采用Fura-2/AM荧光探针法测定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使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机法(HPLC/MS-MIS)检测血清与脑组织中PFOA浓度.结果表明,染毒组大鼠血清与脑中PFO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血清与脑中PFOA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2=0.611,P〈0.01).PFOA染毒8、30mg·kg^-1(bw)实验组海马细胞[Ca^2+]。分别为(207.89±22.84)nmol·L^-1和(284.19±14.75)nmol·L^-1,显著高于对照组((141.68±11.47)nmol·L^-1)和PFOA染毒2mg·kg^-1(bw)实验组((147.38±19.23)nmol·L^-1)(P〈0.01).大鼠脑、血清中PFOA浓度分别与海马[Ca^2+].存在正相关关系(r^2=0.552,P〈0.01;r^2=0.756,P〈0.01).研究结果显示,PFOA暴露可使血清和脑组织中PFOA浓度增加,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Ca^+].升高.

  • 标签: PFOA 大鼠 海马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 简介:以斑马鱼(Daniorerio)为研究对象,探讨铅(Pb)、得克隆(DP)及二者联合急性暴露斑马鱼胚胎神经毒性作用。结果表明,Pb(5、20μg·L^-1)和DP(15、60μg·L^-1)单独暴露均会引起斑马鱼自主运动频率增加,触摸反应能力和自由游泳活力下降,并且抑制初级运动神经元生长,加剧尾部细胞凋亡。但与20μg·L^-1Pb单独暴露相比,高剂量联合暴露(20μg·L^-1Pb+60μg·L^-1DP)使斑马鱼自主运动频率显著降低(P〈0.05),触摸反应能力和自由游泳活力显著增强(P〈0.05),初级运动神经元轴突长度显著增加(P〈0.05),尾部细胞凋亡减少。与5μg·L^-1Pb单独暴露相比,低剂量联合暴露(5μg·L^-1Pb+15μg·L^-1DP)也显著减少斑马鱼尾部细胞凋亡(P〈0.05)。上述结果表明,Pb或DP单独暴露斑马鱼均可引起神经毒性作用;但二者联合暴露斑马鱼自主运动、触摸反应以及自由游泳活力影响则表现为拮抗作用。

  • 标签: 得克隆 斑马鱼 胚胎 神经毒性 联合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