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在影响渤海海域上第系大型油气田形成的诸多因素中,上新世-全新世的新构造运动起到用.渤海湾盆地"向心式”的演化规律(沉降、沉积中心由周围陆区向海域逐渐转移)以及晚第纪以来盆地热流值的逐渐降低,使得海域的烃源岩生、排烃晚;上新世-全新世的新构造运动形成的众多上第系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大量晚期断层与控凹断层、不整合面及砂体相沟通,构成了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并调整控制了油气的最终成藏.依据构造位置圈闭成因可将渤海上第系油气藏划分为3种主要类型:凸起上的背斜型油气藏、凸起-凹陷边缘断阶带的滚动背斜型断块型油气藏、凹陷中继承性构造反转构造型油气藏.

  • 标签: 新构造运动 渤海海域 第三系 大型油气田
  • 简介:这篇考察报告,主要介绍了北美地区地压气深盆气的形成、特点及勘探开发状况。本刊对原报告做了删节,予以发表。希望能对从事研究天然气的工作者有所裨益。

  • 标签: 北美地区 地压气 深盆气 考察报告
  • 简介:在国内外油田开发设计文献中,确定油藏驱动类型注水方式的方法各不相同,在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分析油田调整效果时容易混淆,应用很不方便。本文论述了油藏驱动系统的分类依据.总结了不同驱动类型油藏的开发特点,研究了鉴别油藏驱动类型的方法,提出了注水系统的命名原则,明确了选择注水方式的条件,为优化油田开发设计方法提供科学理论生产实践依据。

  • 标签: 油藏 驱动类型 注水方式 油田开发 开发方案
  • 简介:近年来在深部区域地质方面所获得的新的发现进一步支持了我国近海沉积盆地经历了多期热事件的认识,近海盆地的成因与深部作用地幔柱构造不可分割,表现出与亚洲东部特殊的地质背景的相关性统一性,多幕动力作用决定了盆地具有多个含油气系统,其中超压系统多期破裂产生并驱动的含烃热流体的多期活动成藏重就位是基本的成藏动力学特征,而现今作为含烃流体场动态演化的一个切面,油气藏是盆地流体场中的特殊异化点,因此盆地水文系统的温、压、化学场以及成岩场的特征是判别油气藏分布的重要标志。

  • 标签: 近海沉积盆地 多重动力成因 油气聚集 中国 深部作用 含油气系统
  • 简介:就富生油凹陷、区域性盖层、下生上储构造-沉积条件小凸起-大圈闭配置等4项内容,分析了渤海湾盆地上第系油藏的成藏控制因素.按背斜类型把区内上第系油藏划分为5类.对盆地上第系油气勘探中的一些问题作了概括,强调加强研究区内针对上第系油藏的浅层勘探及改进油藏测试方法的重要性.

  • 标签: 渤海湾盆地 第三系 油藏类型 成藏模式 富生油凹陷 区域性盖层
  • 简介:通过野外观察及物探资料的处理综合解释,以江绍断裂带为界将东海北部分出以北的扬子准地台区与以南的加里东褶皱带;另以丽水—海丰断裂及沿海四十米等深线断裂为界,划分出地质特征与两侧有异的海陆衔接带,其东侧又可分为海礁凸起西湖凹陷两亚区。充分表现出东西分带与南北分块之特征。更多还原

  • 标签: 东海北部 邻区 油气地质 基底 构造区划
  • 简介:根据前苏联科学家建立的单相渗流广义达西定律,推广为多孔介质中两相渗流的达西公式,建立了流体非线性渗流的渗流方程、数学模型;用全隐式离散法建立了代数方程;用牛顿——拉夫松迭代、带预处理的多种共轭梯度类解法解代数方程;编制了非线性渗流平面二相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在王场油田潜段北断块Eq3q3^13~6Ⅰ及八面河油田面4区Es3中21Ⅱ进行了初步应用,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非线性渗流 数值模拟 软件研制 数学模型 油藏 渗流力学
  • 简介:本文较系统地讨论辽东湾下第系砂岩成岩特征,分析五种主要的成岩作用,并综合多种成岩标志,划分出四个成岩阶段,同时探讨成岩作用对砂岩储集性的影响。根据成岩机理与油气分布关系的分析,提出成熟阶段A是有利的成岩带;角洲分流河道、水下河道、河口坝,以及水下扇辫状水道是有利的沉积相带。将二者叠合,预测了有利的储集区带。

  • 标签: 辽东湾 下第三系 砂岩 成岩特征 储集区带 预测
  • 简介:琼东南盆地在早第纪晚期,处于海侵逐步扩大的古地理环境。在这一背景下,崖13-1地区发育了陆源冲积扇-河流-扇角洲沉积体系,逐步过渡为角洲体系,并受一定潮汐营力的影响。崖13-1气田正处在角洲前缘砂体及河道砂体的位置,从而提供了良好的储集层条件。

  • 标签: 琼东南盆地 崖13-1地区 下第三系 沉积体系 油气地质
  • 简介:系统研究渤西海域两口井沙段至东下段27块泥岩样品芳烃馏份的显微荧光光谱特征,以红/绿值Q(I650/I500)λmax值作为判别生油岩演化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渤西海域中部东下段底部至沙段生油岩进入生油门限,并处于低成熟阶段;东南部地区东下段底部及下伏地层进入生油门限,东下段底部至沙段顶部生油岩处于低成熟阶段,大部分沙段生油岩处于成熟阶段。

  • 标签: 芳烃显微荧光光谱 热演化特征 渤西海域 第三系 生油岩评价 生油门限
  • 简介:文中论及地质资料微体化石样品取自莺-琼盆地LD30-1-1A、Y13-1-4,Y8-1-1Y8-2-1井。研究的重点是第起介形虫动物群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区第纪介形虫化石比较丰富,并以Bradleyaalbatrossia,Krithesawanensis,CytherellaposterotuberculataNeocytherettafaceta等为优势代表,介形虫动物群的成分在垂向上的变化不显著,但其属,种多样性优势程度呈现出一定的变化,根据介形虫动物群的分布及特征渐新统一上新统划分与对比研究结果,讨论了崖城组,陵水组,亚组,梅山组莺歌海-黄流组介形虫化石组合及时代,并对第纪古环境海平升降作了解释。

  • 标签: 南海北部 莺-琼盆地 第三纪 介形虫动物群 古环境
  • 简介:本文根据Snell定律,导出了VSP(非零偏移距)层状介质模型中适合各类波传播特点的系列递推、迭代公式,分析了VSP层状介质中波的传播特点,阐述了分离提取p-p波P-SV波以及利用转换横波(P-SV波)到达时求取横波层速度的方法,据此可实现对各种波场的反演成象,最后以理论模型记录实际资料处理说明上述方法的效果。

  • 标签: VSP层状介质模型 地震勘探 三分量 非零 VSP记录 分析处理方法
  • 简介:对埕北稠油油田试井资料分析中的特殊现象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其对提高油田采收率采油速率的意义。应用统计理论渗流力学理论求出采油指数、含水率、生产压差流压之间的经验关系式,提出了确定稠油油田防砂井合理生产压差最大采液量的思路方法。

  • 标签: 埕北稠油油田 渗流特性 研究 应用 试井 油田开发
  • 简介:提出了在开发设计阶段预测储层分布的新方法.新方法利用地质统计学技术将地震孔隙度反演数据、测井孔隙度初始模型与地质综合研究成果相结合,最终形成储层孔隙度模型,从而预测储层的分布.该方法综合应用了地震、地质测井等各种基础资料,克服了常规储层预测只注重地震资料的缺陷,它对于构造较复杂、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的油田的储层预测比较有效.应用该方法对渤海南堡35-2油田的储层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地质认识基本相符.

  • 标签: 综合应用 地震资料 地质资料 测井资料 预测 储层分布
  • 简介:在冀中地区油气勘探所钻的3口井剖面中,系统选取早第纪沉积岩岩屑样品。基本上2m取一个样,3口井样品总数约3500个。每个样品用光谱定量分析11种化学元素:Ca、Mg、Ti、Ba、Mn、Zr、V、Cr、Pb、Cu、Ni。应用计算机技术多元分析方法,经过综合研究查明了冀中地区下第系砂岩、泥岩不同颜色泥岩化学元素的分布特征。早第纪各组段地层元素分布不同,其纵向上的变化界线与地质上分层界线基本吻合,是地层划分对比的一个依据。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岩石化学资料。,可以查明元素之间、元素与样品之间以及样品与样品之间的关系规律性。研究表明Ba、Mn、Zr、Pb的关系密切,属于亲碎屑元素;Ti、Cr、V、Ni、Cu的关系密切,属于亲粘土元素;Ca、Mg、Ti的关系密切,属于亲碳酸盐元素。96井主因子F1、F2累计方差达95%,F1、F2主因子主要由Ca、Mg、Ti元素所决定。F1突出地反映灰质沉积等地球化学作用,F2突出地反映机械沉积作用。主因子F1F2在纵向上的周期性变化反映了沉积作物的旋回特征,样品在F1-F2因子平面上规律性地展布反映了沉积相特征,96井下第系地球化学-沉积相图概括了主要的研究成果。

  • 标签: 冀中地区 早第三纪 沉积岩 化学元素分布特征 多元统计 研究
  • 简介:应用层序地层学对崖13-1气田主要产层陵水组段进行了亚段细分,以此为基础,在地震阻抗剖面上得到不同亚段的阻抗体,利用层拉平技术将各亚段阻抗体抗平,并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求出各亚段阻抗体12个水平方向的变差函数,拟合其非均质性变程椭圆,通过对不同亚段变程椭圆的比较,结合沉积特征,分析了陵段各亚段的沉积体系及物源方向。

  • 标签: 地质统计学 地震资料 研究 崖13-1气田 陵三段 沉积体系
  • 简介:首次提出将瑞利(Rayleigh)分布模型用于预测油气田产量可采储量。模型的参数C是最高产量发生的时间tm,油气田的可采储量等于最高年产量与其发生时间乘积的1.6487倍。该模型与其它模型相比,无待定常数,不需要复杂的数学运算,只要给出正确的油气田最高年产量与其发生时间,即可方便、快速、准确地计算可采储量预测递减期的年产量。通过我国两个油田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型在进行油田规划配产、计算可采储量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标签: 预测 油气田 产量 可采储量 模型 特征
  • 简介:在综合研究分析台湾中油公司有关台湾北部、西部海域地质构造的文章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海洋石油东海公司在该区所获资料,着重研究了所称东海陆架盆地台西盆地间的地质构造关系。认为原称的台西盆地基本地质构造特点东海陆架盆地相似,属同一体系。具东西分带的特点,即西带为古新世-始新世的断陷、断坳型沉积中新世以后的披盖沉积,中间缺失渐新世沉积;东带为始新世及之前的断陷、断坳演化为渐新世-中新世的坳陷型沉积,上新世第四纪才为坡盖型沉积。二盆地间的观音隆起并不呈NW走向横卧其间,而是以NNE走向延展,东海陆架盆地的渔山隆起、雁荡隆起的走向一致。因此,西带的乌丘屿凹陷也以NE向延展从属于东海陆架盆地西带左行雁行排列的构造体系。在西区不应是一个独立盆地,而是东海陆架盆地一部分。按该盆地中一级构造单元划分原则,可以把西带厦澎凹陷乌丘屿凹陷合为一个坳陷,命名为厦门坳陷。东带新竹凹陷连同陆区台湾西海洋在内,独立称作新竹坳陷。二个坳陷间以观音-澎北隆起高带相隔。

  • 标签: 东海西南部 台湾海峡北部 地质构造 油气地质
  • 简介:一个美国的石油公司发言人说,中国提供巨大的塔里木盆地陆上区块供外国公司竞争投标,已经为国际石油公司造成了重大的机会。自从1993年2月公布开放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地区让外国公司参与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王涛总经理说:'响应十分强烈'。4月初,王涛在休斯顿中美研讨会上说:至3

  • 标签: 中国 塔里木盆地 机会 国际石油公司 油气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