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辅助生殖技术(ART)临床结局及精液参数与精子DNA完整性的关系。方法:以不孕夫妇104对为例,助孕手段均采取ART术,时间为2019.05-2020.01之间,按照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分为2组,即A组(高DFI,40例)和B组(低DFI,64例)。按照不同体外受精方式分为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组(IVF-ET)组。对比分析2组妊娠率、种植率、优胚率、受精率、裂卵率、精液参数等指标。结果:2组IVF亚型对比优胚率、受精率等数据后显示B组更高,组间达到统计差异要求(P<0.05);但2组其余亚型见对比优胚率、裂卵率、受精率等指标的数据差异较小(P>0.05)。结论:精液形态、活动力、密度等与精子DNA完整性之间呈负相关,且后者对优胚率和受精率影响显著,但与妊娠结局无关,但对于DFI在30%及以上者,以ICSI为优先受精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定量评估女性后盆腔脱垂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研究分中心单位就诊的485例女性患者,对其进行问诊、行盆腔器官脱垂量化(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分期及盆底超声检查,采集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的盆底超声容积数据。结果患者后盆腔脱垂POP-Q分期越高,最大Valsalva状态直肠壶腹部位置越低(POP-Q分期=0对POP-Q分期=1,P<0.001;POP-Q分期=1对POP-Q分期≥2,P<0.001),直肠壶腹部移动度越大(POP-Q分期=0对POP-Q分期=1,P<0.001;POP-Q分期=1对POP-Q分期≥2,P=0.007)。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直肠壶腹部位置和直肠膨出高度与脱垂症状存在相关性(r=-0.200,P<0.001;r=-0.252,P<0.001;r=0.086,P=0.045)。最大Valsalva状态下直肠壶腹部位置诊断后盆腔脱垂(POP-Q分期≥1)和中重度后盆腔脱垂(POP-Q分期≥2)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和0.85,相应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线下7.32 mm和线下12 mm。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测量指标与后盆腔脱垂POP-Q分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够定量评估女性后盆腔脱垂的严重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其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6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33例应用常规非语言沟通护理,研究组3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比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94%,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5.76%高,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88.7±2.4)分高于对照组(85.9±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患者满意度高,生活质量改善好,值得推广。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3年 10月 -2016年 9月收治的 37例 Hp相关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甲组( n=19)和乙组( n=18),甲组采用序贯疗法治疗,乙组采用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对 2组临床疗效、 Hp根除率予以分析比较。结果: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Hp根除率均显著低于乙组, 2组间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治疗 Hp相关性胃炎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水扩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共纳入间质性膀胱炎患者100人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膀胱水扩张治疗,并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12周、护理后6个月为时间节点,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进行判定。结果:所有患者均于膀胱水扩张治疗后5-7d内拔管出院,参考膀胱水扩张治疗前后,针对患者排尿日记进行记录,患者治疗后排尿症状明显缓解,24h排尿次数有(18±2.2)次/d,降低至(7.5±2.2)次/d,每次排尿量增加,但是排尿总量基本没有改变,盆腔、会阴、肛周疼痛症状基本消失。结论:膀胱水扩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分析传染性肝病患者在护理中实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其护理干预下传染性肝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状况。方法:以抽样的方式在我院自2021年10月份至2022年10月份期间接收的90例传染性肝病患者为本次探讨对象。并通过单双数的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即为参照组、研讨组,参照组给予传染性肝病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研讨组给予传染性肝病患者人性化护理模式。每组各有45例。分析组间干预效果。结果:研讨组传染性肝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经过人性化护理后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同时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通过对传染性肝病患者在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此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克罗米芬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共 100例,数字表随机分 2组每组 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重组人促黄体激素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克罗米芬。比较两组促排卵个数、成熟卵泡个数、受精卵个数、有效胚胎移植个数、受精率、妊娠率。结果:观察组促排卵个数、成熟卵泡个数、受精卵个数、有效胚胎移植个数高于对照组,受精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克罗米芬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的效果确切,可增加排卵数量和提高妊娠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慢性病患者对居家康复资源整合的期望与需求,分析慢性病居家康复项目的可利用资源以及整合方式,为建立完善的慢性病居家康复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9年10 —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慢性病管理中心随访的16例慢性病居家康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访谈结果,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慢性病患者对居家康复资源整合的期望与需求的主题:慢性病居家康复有效资源有限;慢性病居家康复水平有待提高;慢性病居家康复相关资源碎片化明显;应加强政府和基层医疗机构对慢性病居家康复的重视。结论目前慢性病患者对居家康复资源整合有较高的期望与需求,应有效整合区域内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平台以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居家康复效果,推动慢性病居家康复项目的全面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后,对生存质量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自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诊罹患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共7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护理,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特色护理进行干预。结果:干预前组间生活质量及焦虑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所得结果更高,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所得结果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网格化护理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随机数字表格法的方式将我县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确诊纳入社区管理的 92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组别名称分别为:比对组( 46 例)、研究组( 46 例),对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和网格化护理管理的措施,对比最终的应用效果(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 结果: 护理干预后, 2 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相比较,研究组(网格化护理管理)显著高于比对组(常规护理管理), P < 0.05 ;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指标相比较,研究组明显较低, P < 0.05 。 结论: 在 2 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管理期间,采用网格化护理管理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增强患者的健康知识和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较好,使用价值显著,值得在治疗中推行。 关键词: 2 型糖尿病患者;网格化护理管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胃溃疡应用康复新液联合黄芪建中汤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40例胃溃疡患者,依据数字双盲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参照组使用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炎性因素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参照组75.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治疗胃溃疡临床采用康复新液联合黄芪建中汤,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控制炎性因子水平,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