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第一次读马可的日记是在两年前的春天。那日,北京的天空笼罩在莫名其妙的昏黄中。我待在房间里,打开一本叫做《黄河入海流》的内部发行书。这是有关方面为纪念抗敌演剧队而组织编写的系列史料中的一部,八十多岁的电影史学家程季华先生把它连同许多资料一起交给了我,希望我能写下些什么。

  • 标签: 日记 马可 再生 歌颂 史学家
  • 简介:由起重器和烟囱构成的工业图景固然被视为社会进步的表征,但在1920至1930代的左翼文化里,它也常常意味着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而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成为国防建设的坚强后盾,工业图景的负面含义消退,转成为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乃至国家强大的标志。廖冰兄1938漫画《筑起我们钢铁的长城!》用视觉的方式,见证了这一阶级矛盾让位于民族矛盾的历史变迁。

  • 标签: 长城 钢铁 工业 阶级 民族 漫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1835建立其海军东印度分遣队(theEastIndianSquadron)起,美国就开始了它在中国领水和领土上的长期存在。只是在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后,美国政府为避免美日冲突才开始从中国撤军。……

  • 标签: 驻华军事代表团 空军部队 陆军 海军 美国 中国
  • 简介:194111月24日的美国《生活》周刊,关于川西的龙泉驿,从美国人的角度以8个页码发表《小场镇使中国不可战胜》专题报道,三个小专题分别是:《生活》周刊在中国小镇见证了古老的生活方式,现代气息来到龙泉驿,自然地进步冲击着古老小镇的宗族们,配上28幅照片,向美国和西方全面介绍了以龙泉驿为代表的中国乡镇传统的家族制度,指出其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是能够坚持抗战的社会基础。同时,龙泉驿在当时面临的现代生活方式和管理制度的冲击,展现了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冲突中的韧性。龙泉驿区档案馆近期从美国购回这期杂志,并将从网络上所搜集拍摄者卡尔·迈登斯当时在龙泉驿所拍的464照片进行分类,在当代的语境下进行解读,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 标签: 《生活》周刊 卡尔·迈登斯 龙泉驿 家族制度 当代解读
  • 简介:1938保卫大武汉》一书写作的直接动因有两个:一是自己在读过了许多的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介绍后,开始被那场关系着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波澜壮阔的历史所震撼。二是在2004,看了凤凰卫视的"凤凰大视野"播出的中国抗日正面战场之后,那些亲身参加了抗战国民党官兵和身在重庆的民间抗战专家王康的讲述以及截取的历史画面,让我进一步认识了在抗日正面战场上那些前赴后继、英勇牺牲的民族血性。在那个时间段里,我去图

  • 标签: 正面战场 直接动因 英勇牺牲 中国抗战 国家出版总署 白头发
  • 简介:作家姚辉云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南京大屠杀·1937》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推出后,受到广泛关注,被50余家网站和报刊连载、选载和评介。在南京大屠杀75周祭到来之际,本刊特节选该书部分章节,以飨读者。呼吁世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 标签:
  • 简介:美国电影巨匠约翰·福特以执导西部片知名,但他四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金像奖的代表作品却都不是西部片(包括:《革命叛徒》、《怒火之花》、《翡翠谷》、《蓬门今始为君开》)。其中,能够同时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的代表作,是描写英国威尔斯地区矿工生活的《翡翠谷》。

  • 标签: 奥斯卡 履历 导演 西部片 威尔斯 矿工
  • 简介:分析了1941~1943中国北方大旱的特点及其影响。结果表明:1941~1943中国北方大旱是中华民国时期以河南为中心的第2个极端干旱事件。其特点是:发生在年代际相对温暖期,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和受灾重,旱蝗并发。它使人口受到严重损失,粮价飞涨,生态环境恶化。

  • 标签: 中国北方 河南省 极端干旱事件 特点 影响
  • 简介: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朱世奎先生世居西宁,曾耳闻目睹了七十多年前日军轰炸西宁的罪行,近年来,朱世奎先生以耄耋之躯多方奔走,采访现仍健在的惨案亲历者,调查记录当年日军轰炸罪行。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朱世奎先生,聆听七十多年前的那段历史。记者:作为日军轰炸罪行的见证者,您能谈一下当时的情况吗?朱世奎:19416月23日,农历五月二十九日,远离抗日战场的西宁古城遭受了日本军机的狂轰滥炸,造成平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 标签: 调查记录 抗日战场 血祭 省社会科学院 永秀 官沟
  • 简介:。英美两国都是在中国拥有重要利益的帝国主义国家,1937爆发的日本对华全面侵略战争引起了远东国际关系特别是英美与日本关系的重大变化。一方面由于日本侵华侵害了它们的在华利益,它们都希望约束日本的行为;另一方面,由于此时来自国内经济衰退的困扰和德意法西斯势力的增强使英美面临的欧洲危机,使得它们又不愿与日本直接发生冲突。

  • 标签: 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 英国 美国 援华政策 历史演变
  • 简介:“同济大学,命运与前途”──1938同济德国教师回德追忆李乐曾19393月23日,《德国工程师消息报》上刊出一篇题为"同济大学,命运与前途"的文章。作者是曾任同济大学测量系系主任的埃得温.费耶尔教授。1938暑期他和最后一批德国教师辞别当时已迁...

  • 标签: 同济大学 德国研究 教师 测量系 1938年 命运
  • 简介:该文系中央调查统计局罗浔在19412月全国粮食会议上所做的报告,详细地反映了抗战时期敌伪在我沦陷区进行粮食管制与粮食搜刮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沦陷区人民米荒严重、民不聊生的情况。该文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特予公布。

  • 标签: 粮食管制 史料价值 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 收购方法
  • 简介:19413月,中国银行上海分支机构行员百余人遭到汪伪特工绑架,未几,交通银行、农民银行营业部被捣毁,行员遭逮捕。汪伪警政机关宣称此类恐怖行为系对重庆方面有组织“锄奸”的报复行为。

  • 标签: 中国银行 绑架 史料 蒋介石 孔祥熙 宋汉章
  • 简介:<正>自由法国在法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对二战后的法国具有重要影响。而二战初期自由法国的发展,则与英国密不可分。本文就二战初期自由法国与英国的关系作一大略考察,以便从一个侧面去认识自由法国的历史。自由法国与英国的关系,是在二战初期法国大溃败后开始的。一九三九欧洲大战爆发前夕,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军民直接抗击着亚洲战场上的日本法西斯军队。直到九月份英法两国不得不放弃绥靖政策而对德宣战,反法西斯的欧洲战场才终于形成。但

  • 标签: 自由法国 戴高乐 英国政府 丘吉尔 法国人 欧洲战场
  • 简介:20世纪30代的中国青年党在政党自身的内忧外患中,走上了改变政党政策的道路——放弃革命、改走宪政,冀望党派合作而达到分享政权和实现宪政的目的,将决战之地由"疆场"向"议场"转移。而改善与国民党的关系就成为其政策指导下的必选之路,以放弃武力和不参与任何反对国民党的活动为前提,两党关系出现曙光,从青年党角度来看,其后在言论上由激烈对抗到"小心讨好",积极建言献策并致力于建立联合战线。七七事变后,青年党更是不遗余力地为蒋介石歌功颂德,为国民党的过失寻找合理的托词,开始失去政党"性格"和立场。而反共是青年党的职志,虽然从1935开始中共一直积极寻求与其他党派的合作,但是青年党在抗战爆发前仍一如既往地抨击共产党,反对中共提出的人民战线和国共的再次合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前才不得不调整与中共的关系,基本停止公开的反共舆论,与中共接触,努力于共同抗日和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 标签: 青年党 国民党 政治改革 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