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的68例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

  • 标签: 脑梗塞 护理方法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及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84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名患者,实验组对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对患者采用药物保守的治疗。结果根据恢复标准,对于这84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评定,其中有42例病愈的患者,26例显著进步的患者,10例进步的患者,6例恶化的患者。结论临床上,外伤性脑梗塞的治疗与很多因素息息相关,无论采取手术治疗还是传统药物治疗,都应该尽早的诊断以提高治愈率。并且采取综合的治疗才能提高疗效。

  • 标签: 外伤性脑梗塞 发病机制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进展性脑梗塞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进展性脑梗塞病人32例,将其设置为实验组,并随机选取稳定性脑梗塞病人32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在分析了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之后,研究其危险因素。结果32例进展性脑梗塞病人中,有18例合并高血压,10例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13例合并高脂血症,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塞危险因素主要有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血压、高脂血症等,若病人的收缩压明显降低,且脉压相对减小时,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并予以及时救治。

  • 标签: 进展性 脑梗塞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多层螺旋CT在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90例脑梗塞病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病因、分析与鉴别诊断探讨及分析,提高患者对于脑梗塞的重视程度。结果脑梗塞的单侧发病率高于双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脑梗塞患者的左侧发病率高于右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即可以准确、清晰地判断病灶的位置、大小,又可以对于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脑梗塞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早期介入溶栓治疗可改善脑的供血,最大限度地恢复脑的正常功能。术前及时充分准备,术中及术后的严密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后遗症,对患者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介入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老年脑梗塞病人的疾病特点,以及护理中的伦理问题和心理护理。方法对64例老年脑梗死病人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伦理要求等方面的护理。结果64例老年脑梗死病人,20例痊愈,40例好转,4例生活不能自理。结论护理人员要加强伦理理念的学习与实践,要树立“服务第一,质量第一,患者至上”的思想观念,正确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患者知情权、隐私权,给患者更多的关爱,以诚信服务、规范服务使病人尽快进入角色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时有效的伦理心理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促进老年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脑梗塞病人 伦理问题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28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疗24d-3个月,随访3个月~1年,平均6个月。28例患者中,14例恢复良好,中残5例,重残2例,死亡7例。结论外伤性脑梗塞机制复杂,并发症多,常引起比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应加强对外伤性脑梗塞的研究,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梗塞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对比脑梗塞与脑出血的临床表现、病因以及危险因素等,为更好的防治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份我院神经内科收治28例脑出血与85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脑梗死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管炎等,分别占39%、21%、19%;脑出血主要病因为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粥样硬化等,分别占29%、25%、14%。(2)两组病人的病变部位均以基底节区和脑叶最常见,其次为脑干、丘脑。结论脑梗死临床治疗和预后比脑出血要好;脑梗死与脑出血的病因有差异;脑梗死与脑出血危险因素相同。

  • 标签: 脑梗死 脑出血 病因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应用顺来康治疗。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高。

  • 标签: 脑梗塞 急性病 依达拉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地尔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取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采取血塞通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恢复率为93.2%,对照组恢复率为79.5%,组间对比(P<0.05)。治疗组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治疗脑梗塞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脑梗塞的理想药物。

  • 标签: 前列地尔 脑梗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脑梗塞病人的遵医行为护理干预方法,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社区脑梗塞病人43例纳入本研究,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对比,我们发现干预后患者各项遵医行为明显改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社区脑梗塞病人容易出现多种后遗症,患者具有用药依从性不高等特点,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遵医行为,对预后有益。

  • 标签: 社区脑梗塞病人 遵医行为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和对照组33例(给予银杏达莫针2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NISSS评分及各项血流变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了84.85%(2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61%(20/3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栓采用疏血通治疗比银杏达莫针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疏血通 急性脑梗塞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与脑梗塞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100例脑梗塞患者和100例健康人(对照组)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探讨颈动脉斑块与脑梗塞的相关性。结果我院100例脑梗塞患者中85例患者检出颈动脉斑块,其中30人为颈动脉狭窄,检出率达到(85.0%),100例健康人(对照组)中11人检出颈动脉斑块,其中9人为颈动脉狭窄,检出率为(11.0%);脑梗塞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与脑梗塞的相关性较高,颈动脉斑块是导致脑梗塞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早期检测颈动脉斑块对预防和控制脑梗塞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颈动脉斑块 脑梗塞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单纯西药治疗,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例数分别为9、19、11、1、0;对照组中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例数分别为6、14、13、6、1,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5%与82.5%,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脑梗塞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脑梗塞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脑梗塞病人进行访视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出院后对照组患者实施电话随访服务,实验组患者进行上门访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二次脑梗发生率、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随访期间二次脑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脑梗塞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出院患者实施上门访视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掌握脑梗塞相关知识,做好家庭康复护理,减少二次脑梗的发生风险。

  • 标签: 脑梗塞 访视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脑梗塞的CT、MRI表现进行分析比较,了解它的好发人群及CT、MRI表现。材料与方法对360例不同年龄、性别、部位、范围、程度和基础疾病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50岁以下30例,51—60岁92例,61岁以上238例,基底节171例,合并高血压91例,98例未出现脑梗塞的临床表现。结论脑梗塞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基底节区为其好发部位,高血压为发病主要因素,MRI可以发现临床未出现症状的脑梗塞病灶。

  • 标签: 脑梗塞 好发人群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在所有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将4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调整血压、血脂,以及生理盐水250ml脉络宁注射液静滴等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400mg血塞通注射液加入250ml生理盐水进行缓慢静滴治疗。两组患者均为14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使用脉络宁注射液静滴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带来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塞通注射液 急性脑梗塞 脉络宁注射液 生理盐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塞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其病因。方法整合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院内科共收治30例脑梗塞患者和30例非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血清中的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进行检测,再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塞患者的病因。结果脑梗塞患者的ApoB、TC、TG、LDL-C水平均高于非脑梗塞患者,其ApoA、HDL-C水平均低于非脑梗塞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的发生率取决于血脂水平,所以必须严格控制人体血脂水平。

  • 标签: 脑梗塞 血脂水平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