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该文就外伤性騍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在 2018年 1月一-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56例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 28例。对实验组患者施以内固定手术治疗,对参照组患者施以石膏外固定治疗,对比不同疗法下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及康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 P< 0.05)。结论:应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外伤踝关节骨折效果理想,对提高骨折愈合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该文就外伤性騍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在 2018年 1月一-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56例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 28例。对实验组患者施以内固定手术治疗,对参照组患者施以石膏外固定治疗,对比不同疗法下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及康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 P< 0.05)。结论:应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外伤踝关节骨折效果理想,对提高骨折愈合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泪道阻塞171例(191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观察术后溢泪症状改善、泪河高度、泪道冲洗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74只眼(91.1%)溢泪症状消失,17只眼(8.9%)溢泪症状显著减轻;泪河高度为(0.35±0.21)mm,较术前的(0.55±0.33)mm明显下降(t=7.891,P=0.000);泪道冲洗结果显著改善(Z=-10.736,P=0.000)。结论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嗅觉功能及血清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鼻息肉患者9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内镜组和常规手术组,每组49例。鼻内镜组采取鼻内镜下微创手术,常规手术组采取常规鼻息肉外科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 d血清ALD、Ang-Ⅱ水平。以康乃狄克化学感觉临床研究中心嗅功能检查法(CCCRC)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嗅觉功能。结果鼻内镜组总有效率(95.92%,47/49)高于常规手术组(79.59%,39/49),P<0.05。鼻内镜组住院时间、鼻腔恢复通气时间、黏膜恢复时间均短于常规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手术组(P<0.05)。鼻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4.08%,2/49)低于常规手术组(18.37%,9/49),P<0.05。术后1、3 d,两组血清ALD、Ang-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鼻内镜组ALD、Ang-Ⅱ水平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CCCRC评分均较术前增高,且鼻内镜组高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鼻息肉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改善嗅觉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可减轻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 :目的:对鼻骨骨折的临床诊断分别利用 X线平片和 CT检查和应用价值的进行分析。方法:用 X线和 CT分别对 36例鼻骨折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36例患者中, X线平片发现 29例鼻骨折是 X线,均发现全部鼻骨折是 CT技术。 25例鼻旁窦出血,鼻翼碎片 6例,眼眶内侧 5例。结论:加深对鼻骨折的认识可以采用 CT检查技术,这比 X线平片好,可以提供位的临床信息更准确全方位。但是,平片依然是对鼻子骨折进行影像学判断的最基本和第一个选择的方法。 CT检查技术是诊疗中判断最准确的方法,并且在骨折的种类、范围和程度方面具有特别高的确定性。普通 X线平片的临床价值比 CT检查技术低, CT技术值得被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辅助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接收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选择10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50例联合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以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鼻黏膜纤毛清除率以及清除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SNOT-2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上述内容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鼻窦炎而言,联合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以及鼻内镜手术治疗可更为有效改善鼻黏膜纤毛功能,且并发症风险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手机APP的干预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手机APP的干预,对比两组负性情绪、遵医行为及疾病症状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50.98±3.77)分比(41.24±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疾病症状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1.65±0.37)分比(3.04±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手机APP的干预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中,可显著降低其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同时对于减轻其疾病症状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难治性的鼻出血,应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的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对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填塞止血方式,而30例实验组则是采取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止血效果及临床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实验组患者止血时间与鼻腔恢复通气时间上均比对照组短,出血量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用于对诊断为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治疗,可取得迅速有效的止血,止血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 回顾性总结 70例全麻下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认为手术前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木前准备,术后采用适当的体位,做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适当的健康教育,保证良好的睡眠,配合好医生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能冇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软骨在外伤性歪鼻合并鼻通气功障碍患者鼻整形术中的使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30例鼻外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1~50岁,平均34.9岁,病程6 d至14年。全部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歪鼻畸形及鼻通气障碍,分为轻、中、重三类,其中轻度8例,中度11例,重度11例,均同期行开放性鼻整形术及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于轻、中度歪鼻畸形及鼻通气障碍,采用耳软骨修饰鼻尖及加强鼻中隔软骨支撑、修饰鼻背凹陷畸形。对于重度歪鼻畸形及鼻通气障碍,将肋软骨雕刻成"Y"字型整体支架或者片状肋软骨构成2+1或4+1支架,将肋软骨支架与鼻中隔软骨尾端贯穿缝合固定,重塑加固鼻中隔支撑架及鼻小柱,避免鼻背塌陷。术前、术后测量鼻外观偏离值,并分别进行鼻外观视觉评分量表(VAS)、鼻腔通气VAS评分。采用Stata 15统计软件对术前与术后的测量数据行配对资料的t检验,VAS评分行卡方检验。结果30例患者中,3例术后出现鼻中隔血肿,经清理后正常恢复。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所有患者均无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治愈率为60.0%(18/30),所有患者术后歪鼻程度下降Ⅰ级,有效率为100%(30/30)。患者术后测量鼻外观偏离值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1.58)mm比(6.85±2.43)mm,t=8.42,P<0.001]。术后鼻外观VAS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0±1.16)分比(1.93±1.31)分,t=-14.59,P<0.001]。患者术后鼻腔通气VAS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3±1.04)分比(1.97±1.07)分,t=-16.78,P<0.001]。结论自体软骨在外伤性歪鼻合并鼻通气功障碍患者鼻整形术中使用疗效好,同期行开放性鼻整形术及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可缩短治疗时间,及时改善患者鼻外观及鼻通气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外伤性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结合显微镜治疗方法,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 40例,是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出血患者,选取时间段为 2018年 8月 -2019年 12月。其中 20例患者接受显微镜治疗方法,视为对照组;另外 20例患者接受神经内镜结合显微镜治疗方法,视为观察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 7d的 GO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同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运用神经内镜结合显微镜治疗外伤性脑出血,能够促使临床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利于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在 慢性鼻窦炎临床治疗中引入 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100 例在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 间于我院施行 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施行研究,将其 平分成两组。一组为 实验组施行 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一组为 对照组施行 鼻内镜鼻窦手术。将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 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及 手术前后嗅觉功能状况施行比较 。结果:与施行常规 鼻内镜鼻窦手术对照组患者相比,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 均明显更优异 ( p<0.05);且 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的嗅觉功能恢复状况更加良好 ( p< 0.05) 。结论:将 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引入慢性鼻窦炎临床治疗中 可明显改善 患者治疗效果,促进 伤口愈合,缩短 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值得在慢性鼻窦炎临床 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7月期间,从我院选取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上颌窦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比较病程时间、疼痛评分以及恢复质量,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了患者的病程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与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联合治疗手段,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月收治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和探讨了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我院在2012.7-2015.12月份收治到的56例腺样体肥大患者前电测听等的具体情况,在手术后一年回访患者的电测听等变化。结果在56例患者中有52例患者在术后的一到两周最后完全治疗,且在随访一年后也没有复发现象;还有四例患者在术后反复呼吸道感染,在术后一年声抗体为c型。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强调去除到病因,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内镜下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短期随访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11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5)。对照组患者行鼻内镜下中鼻甲部分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鼻内镜下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手术前后治疗指标[最小横截面至前鼻孔距离(DCAN)、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6.78±5.58)min、住院时间为(3.21±0.52)d,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66.69±8.12)min、(6.01±1.23)d],术中失血量为(41.63±6.78)ml,低于对照组的(112.25±10.69)ml(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52/55),较对照组的80.00%(44/55)高(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DCAN为(1.57±0.16)cm,低于对照组的(1.69±0.20)cm,NCV为(19.36±2.47)cm3、NMCA为(0.62±0.15)cm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5.32±2.23)cm3、(0.53±0.13)cm3](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鼻气道阻力为(0.52±0.12)KPs/(s•L)、嗅觉功能评分为(1.24±0.15)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8±0.30)KPs/(s•L)、(2.30±0.18)分](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2/55),与对照组的9.09%(5/5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并可有效解除患者鼻腔梗阻,增强鼻腔及嗅觉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鼻窦手术所致内直肌损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5月鼻内镜鼻窦手术所致内直肌损伤的15例临床资料,根据牵引试验、MRI及CT检查结果判断内直肌损伤程度。患者分为两组:内直肌部分离断者6例(A组),内直肌完全离断者9例(B组)。分析对比两组效果。结果A组治疗前后斜视度分别为(55.83±12.81)PD和(6.67±2.58)PD(t=9.214,P=0.000);B组治疗前后斜视度分别为(90.55±8.08)PD和(17.78±5.07)PD(t=22.891,P=0.000)。A组治疗前后内转受限程度分级分别为(2.50±0.55)级和(1.00±0.00)级(t=6.708,P=0.000);B组治疗前后内转受限程度分级分别为(4.00±0.00)级和(2.11±0.33)级(t=17.000,P=0.000)。治疗后6例正前方注视复视消失,其余9例复视均改善。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所致内直肌损伤,以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牵引试验指导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