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张文华 王硕 刘丽萍 蔡虹 邹润梅 王玉汶 宋芳 许毅 王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3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心血管专科,长沙 410011 长沙市第三医院儿科 410015,吉首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部,湖南 吉首 416000,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心血管专科,长沙 410011 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心血管专科,长沙 41000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心血管专科,长沙 410011,长沙市第三医院儿科 41001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介导性晕厥(NMS)患儿的血压晨峰(MBPS)及血压昼夜节律。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因不明原因晕厥、先兆晕厥等症状初次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135例患儿资料,其中男74例,女61例;年龄3~16岁[(10.12±2.53)岁];行直立倾斜试验(HUTT)的当日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分为HUTT阴性组和HUTT阳性组、杓形血压组和非杓形血压组,计算MBPS(睡-谷晨峰值)。结果1.一般资料:HUTT阳性组51例(血管迷走性晕厥27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23例,直立性低血压1例)。HUTT阳性组中杓形血压22例(43.14%),非杓形血压29例;HUTT阴性组84例中杓形血压32例(38.10%),非杓形血压52例,2组间杓形血压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5,P>0.05)。2.睡-谷晨峰值收缩压差值为1~45 mmHg[(15.97±8.03) mmHg](1 mmHg=0.133 kPa);睡-谷晨峰值舒张压差值为-6~43 mmHg[(14.05±7.97) mmHg]。HUTT阴性组与HUTT阳性组在睡-谷晨峰值收缩压差值及舒张压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杓形血压组年龄大于非杓形血压组[(10.72±2.20)岁比(9.72±2.6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8,P<0.05),杓形血压组日间平均收缩压[(110.20±8.33) mmHg比(105.54±7.51) mmHg,t=3.381,P<0.01]、晨峰收缩压[(109.99±10.19) mmHg比(106.63±8.71) mmHg,t=2.045,P<0.05]均高于非杓形血压组,杓形血压组夜间平均收缩压[(95.41±7.50) mmHg比(98.59±6.88) mmHg,t=2.540,P<0.01]、夜间平均舒张压[(48.61±4.52) mmHg比(52.28±4.65) mmHg,t=4.547,P<0.01]、夜间最低收缩压[(89.62±8.18) mmHg比(93.60±7.38) mmHg,t=2.940,P<0.01]、夜间最低舒张压[(44.99±5.32) mmHg比(49.01±5.54) mmHg,t=4.205,P<0.01]均低于非杓形血压组,杓形血压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13.42±2.68)%比(6.48±2.49)%,t=15.384,P<0.01]、夜间舒张压下降率[(19.98±4.92)%比(12.46±5.05)%,t=8.561,P<0.01]、睡-谷晨峰值收缩压差值[(20.37±8.30) mmHg比(13.03±6.36) mmHg,t=5.800,P<0.01]、睡-谷晨峰值舒张压差值[(16.91±8.06) mmHg比(12.13±7.36) mmHg,t=3.554,P<0.01]均高于非杓形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MS患儿夜间血压下降率和睡-谷晨峰血压差值均降低,存在血压昼夜节律紊乱。

  • 标签: 神经介导性晕厥 血压晨峰 血压昼夜节律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方法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病人58例,设高血压无糖尿病肾病组60例作对照,全部作动态血压测定,比较2组间各动态血压值的差异。结果糖尿病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SBP/dSBP有显著性差异(P<0.05),nDBP、nDBP/dDBP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的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及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少。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高血压 动态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被用于重症高血压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本院80例重症高血压患者(治疗时间:2021.4-2023.4)进行研究,使用生日单双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例数为40,参考组进行传统护理,研究组则加以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的护理,比较两组血压与心率变化。结果:研究组的血压与心率日间、夜间平均值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血压与心率波动幅度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将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应用于重症高血压患者护理,可有效发现和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从而及时干预,稳定血压和心率。

  • 标签: 重症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节律评估 血压 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n=43)与并行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干预实验组(n=4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动态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动态血压指标,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 老年 高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69岁,n=77)、老年2组(70~79岁,n=109)和老年3组(≥80岁,n=160),分析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结果24h平均舒张压(24hDBP)老年3组和老年2组均低于老年1组(P<0.05)。3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8.00%、89.78%和92.04%。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老年3组显著高于老年1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hDBP呈现降低趋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多数表现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并且多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随增龄变化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率增高。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 昼夜节律 动态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血压节律与记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原发性高血压老年病人120例对其进行24h的血压波动检测,依照夜间血压的下降程度(△MBP)分为四组,即杓型组、超杓型组、非杓型组以及反杓型组,每组患者有30例。使用RBMT-Ⅱ中文版对120例患者进行记忆功能的调查,对比每个组之间的RBMT-Ⅱ得分。结果高血压的4组得分情况都低于正常组,以上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血压节律对记忆功能有影响。

  • 标签: 老年 原发性高血压 记忆功能 昼夜血压规律
  • 简介:目的观察缬沙坦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经24h动态血压监测且诊断为非勺型2级高血压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治疗组30例:上午7:00和晚上7:00各服缬沙坦80mg;对照组30例:上午7:00服缬沙坦160mg,两组用药8周后复测24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24h、白昼、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及白昼、夜间血压负荷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73.33%抵46.67%,P〈0.05;舒张压:76.67%眠43.33%,P〈0.01)。结论应用缬沙坦治疗非勺型高血压,可以很好地控制2级高血压,并改变血压昼夜节律,早晚两次服用,效果更好。

  • 标签: 高血压 缬沙坦 动态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动态血压(ABP)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取54例单纯EH及50例合并T2DM的EH患者,行24小时ABP监测,对2组患者的ABP及昼夜节律百分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ABP参数比较,合并T2DM的EH患者日间平均收缩压(dmSBP)及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高于单纯EH患者(P<0.05或0.01);脉压分析发现,合并T2DM的EH患者日间平均脉压(dmPP)、夜间平均脉压(nmPP)及24小时平均脉压(24hmPP)均大于单纯EH患者(P<0.05或P<0.01);2组昼夜节律百分率比较,合并T2DM的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91.30%)明显高于单纯EH组(71.42%,P<0.01),其中节律消失发生率(39.13%)明显高于单纯EH组(18.36%,P<0.05),节律存在发生率(8.69%)明显低于单纯EH组(28.57%,P<0.01)。结论T2DM加重EH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异常,引起ABP及昼夜节律变化,改善其体内糖代谢状况,将有助于改善其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从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 标签: 糖尿 高血压 老年人 血压监测 昼夜节律
  • 简介:因为近在咫尺,以为什么时候要去就可以去,我们对于本乡本土的名区胜景,反而往往没有机会去玩,或不容易下一个决心去玩的。正唯其是如此,我对于富春江上的严陵,二十年来,心里虽每在记着,但脚却没有向这一方面走过。一九三一,岁在辛未,暮春三月,春服未成,

  • 标签: 节选 钓台 富春江
  • 简介:再回到这里时我们该带来花边阳伞、彩色雨靴,站在繁茂的树下拍照,穿新的衣服。那时将不再受折磨,不再虚弱,而流年的土星也不会伸出邪恶女巫的手指,弄乱上帝为我精心布划的星盘。

  • 标签: 房间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h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昼夜变化规律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昼夜节律呈杓型组(76例)与昼夜节律呈非杓型组(85例).观察患者入院、发病90d时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及神经功能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结果血压昼夜节律呈杓型组与非杓型组患者入院时NIHSS分别为(12.9±6.7)分、(12.8±6.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入院90d时,分别为(7.4±4.1)分、(10.0±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入院时与90d时BI评分差值,杓型组患者为(38.4±18.4)分,非杓型组患者为(19.7±1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血压昼夜节律非杓型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均较血压昼夜节律杓型组差.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影响脑梗死的预后.

  • 标签: 血压昼夜节律 高血压患者 非杓型 急性脑梗死 预后 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满意水平;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机制认知、危害性认知、预防方法认知;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机制认知、危害性认知、预防方法认知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提高患者认知,患者满意水平高。

  • 标签: 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 老年高血压患者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昼夜血压节律的影响。方法对11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的影响。结果缬沙坦降低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P<0.05)。对于夜间血压较高的非杓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对于夜间血压无明显升高的杓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则无明显降低作用(P>0.05)。结论缬沙坦具有平稳降压和改善患者昼夜血压节律的作用,且不影响正常的生理节律,夜间无过度降压危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 标签: 缬沙坦 动态血压监测 老年人 高血压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运用于重症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在2017年1月1日至12月1日收治的重症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以及血压和心率(HR)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HR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体位性低血压 重症高血压
  • 简介:目的:观察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压负荷,血压昼夜节律和心率变异性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31例(Ⅰ组),不伴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33例(Ⅱ组),选择年龄与患者可比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Ⅲ组),进行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分析24小时血压负荷,血压昼夜节律及24小时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结果:(1)血压负荷,血压昼夜节律:Ⅰ、Ⅱ组24小时血压负荷,日间血压及夜间血压显著高于Ⅲ组,Ⅰ组与Ⅱ组间血压负荷有显著差异;Ⅰ与Ⅱ组非构型血压显著高于Ⅲ组,Ⅰ与Ⅱ组二者间的非构型高血压出现率有显著差异.(2)心率变异性:Ⅰ、Ⅱ组心率变异性各参数显著低于Ⅲ组,Ⅰ与Ⅱ组间心率变异性也有显著差异.(3)四个指标的相关性:Ⅰ组HRV与24小时血压负荷,非构型出现率及左室肥厚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昼夜节律消失,血压负荷增加,心率变异性降低.副交感神经调节功能减弱可能与上述变化有关.高血压治疗中应注意改变心率变异性,恢复血压昼夜节律,减少血压负荷.

  • 标签: 高血压病 血压负荷 血压昼节律 心率变异性 左室肥厚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