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就是探讨普胸开胸术后心率失常的相关因素,为了有效的护理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根据我院提供的从2006年到2007年治愈的患者的情况,分析了心率失常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术后发生心率失常与高龄、心肺疾患、疼痛、低氧血症相关。结论术前要注意心肺功能、改善心肌供血,术后要加强心电监护、要充分的供养、止痛、排痰等护理重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外科患者开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选择534例开胸手术患者,其中416例患者未发生术后心律失常作为对照组,118例患者发生术后心律失常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淋巴清扫、术前并发症、肺部切除、术前低肺功能、吸烟、高龄是胸外科开胸手术发生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P<0.05);动脉轨道建立时间长、病变部位大、年龄大是心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心律失常是胸外科开胸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医生在进行胸外科开胸手术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降低诱发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因素,以预防和控制胸外科开胸手术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心内直视术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心内直视术的房间隔缺损患者60例,术后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并统计分析心律失常发生的各类相关因素。结果窦性心动过缓与其他任意心律失常类型相比,房室缺损直径≥3cm患者心律失常例数显著高于房室缺损直径<3cm患者,年龄≥50岁心律失常例数显著高于年龄<50岁患者,各组差异均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房间隔缺损心内直视术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较高,年龄较大患者应注意做好早期预防措施,以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反复次数。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室间隔缺损86例,房间隔缺损34例)在心脏直视缺损修补术后转入监护室持续心电监护,随时描记标准12导联心电图,了解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及预后.结果:59.2%(67/120)的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其中室缺修补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占47.5%,以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主;房缺修补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14例,占34例的41%,以阵发性室上速和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主.结论:先心病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与缺损部位,手术方式、路径及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状况有极大的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心律失常进行临床观察的结果及科学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患此疾病病患5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每组均为26例。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基础护理,对优质组病患实施优质全面护理。结果优质组病患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病患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心律失常病患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室性早搏、房颤、窦性心动过缓/过速、室颤,对其实施优质全面护理措施,可获取到较好的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临床护理情况,旨在找出最有效的临床护理方式,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病情痊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主要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主要进行临床循证护理,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情况。结果经过两组临床护理,在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以及平均所花费用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在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上,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循证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情绪,还能提升临床护理有效率,促进患者病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