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在长/短期择偶策略下,大学生对异性面孔吸引力、身材和个性特征的择偶偏好。方法采用2(择偶策略长期关系,短期关系)×2(性别男,女)×3(个人特征面孔吸引力,身材,个性特征)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1是被试在择偶策略中对个人特征(面孔吸引力、身材、个性特征)的选择顺序,因变量2是被试在择偶策略中对个人特征(面孔吸引力、身材、个性特征)的七点评分。结果(1)经独立性卡方检验,男女性在择偶策略中的择偶意愿差异不显著,χ2=1.25,p=0.25;不同择偶策略的男女性在个人特征中的择偶意愿差异显著,χ2=82.13,p<0.001;男女性在个人特征中的择偶意愿差异不显著,χ2=4.51,p=1.05。经适合性卡方检验,不同择偶策略的男女性在个性特征中的择偶意愿差异显著,χ2=31,p<0.001;不同择偶策略的男女性在身材中的择偶意愿差异显著,χ2=30.08,p<0.001;不同择偶策略的男女性在面孔中的择偶意愿差异显著,χ2=21.83,p<0.001。(2)通过三因素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性别、择偶策略和个人特征的三个因素交互作用不显著,F(2,490)=2.149,p=0.118;性别和个人特征的交互作用显著F(2,490)=5.897,p=0.003;择偶策略和个人特征交互作用显著F(2,490)=99.031,p<0.001。结论(1)在短期择偶策略下,和个性特征相比较,男性和女性都更重视面孔吸引力和身材。(2)在长期择偶策略下,相比于面孔吸引力和身材,男性与女性都更重视个性特征。(3)和女性相比,男性在择偶时更重视面孔吸引力。(4)和男性相比,女性在择偶时更重视个性特征。(5)相较于身材,男性和女性都更看重面孔吸引力。
简介:摘要:在以往社会,婚姻并非是个人的私事,选择谁与自己终生相伴,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而更多地受家庭制度、社会价值和风俗习惯的制约。择偶是人类繁衍的重要过程,也是人一生中所面临的重要决策。择偶是婚姻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婚姻缔结、家庭建立的前提,而且直接影响婚姻的质量和家庭的形式。每个人在选择配偶时会考虑不同的因素,有着不同的择偶标准与偏好,而择偶偏好在男性和女性中也存在差异。因此人类的择偶偏好成为了社会学和心理学倍受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从两性择偶偏好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分析现有影响两性择偶偏好因素的研究与应用成果,并对未来择偶偏好的研究发展作了展望。
简介:自1949年以来,学术界公认我国社会大众的择偶标准发生了变迁。但是如果我们将各个时期择偶标准与社会阶层划分标准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各个时期我国社会成员的择偶标准与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相重合,择偶标准在“绝对”变化的背后隐藏着“相对”的不变律——阶层内婚姻。社会成员择偶标准变与不变的实质是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阶层内婚既是阶层封闭性的体现,又是促进阶层间走向封闭的重要推动力量,从而使得婚姻与择偶成为一种社会阶层间的封闭机制。在社会快速转型的大背景下,划分阶层标准的快速变迁既遮蔽了择偶与婚姻不变的规律又使得其作为阶层间封闭机制的功能发生扭曲,但是如果我们结合考虑快速转型期的特殊性,仍会发现这种不变的规律与机制。
简介:目的:调查了解当前90后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择偶观现状,以便发现不良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引导。方法:围绕择偶时对方的相貌、身体、贞洁、年龄、经济、社会地位、肤色、性格等在大一到大三的女护生中开展调查,全部问卷按照年级进行分组,采用多组卡方检验。结果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组女护生在“贞洁”(x2=24.91,P=0.000〈0.01)、“年龄”(x2=16.45,P=0.012〈0.05)、“经济”(x2=42.17,P=0.000〈0.001)3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90后女大学生择偶观随个人喜好而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的择偶观有所变化,开始考虑现实问题,走向成熟与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