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下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对术后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手术室内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通过加强手术物品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无菌理念,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的监管措施,减少感染途径。结果:我院自加强手术室内控制管理后,行手术治理的患者手术感染明显降低,手术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加强手术室的科学管理及严格、有效控制,对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进行指导干预,加强心理辅导,多方面了解患者心理、生理需求,对降低术后感染的至关重要。

  • 标签: 护理干预 术后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Barrett食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Meta分析。方法采用文献收集法,对CNKI以及EMbase等期刊数据库中与Barrett食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的资料文献进行检索收集,以对Barrett食管患者(观察组)、胃食管反流患者(对照组2)以及内镜检查正常患者(对照组1)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共检索收集相关资料文献23篇,其中对比研究文献21篇,队列研究文献2篇。其中,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为13.8%,对照组2幽门螺杆菌感染为14.4%,对照组1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为15.6%,对比显示,对照组1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2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为26.1%,对照组1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为37.8%,两组对比差异突出,0<0.05。结论Barrett食管患者与胃食管反流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显著差别,与内镜检查正常者对比相对较低,其中CagA阳性Barrett食管患者尤为突出。

  • 标签: Barrett食管患者 幽门螺杆菌 感染率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术后由于患者自身免疫能力降低,很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肺部感染是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支持治疗,包括常规检查、药物应用、环境管理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全方位、“零缺陷”的优质护理,主要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术前依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加强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和心理需求;术中高效有序地协助主刀医生完成手术;术后加强对患者的监护,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运动。评价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案干预后,病情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的肺部感染为7.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8%,其护理满意度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0%,观察组患者对肺部感染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肺部感染 手术室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调研体检人群中老年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方法 :从 2015年 1月~ 2018年 12月参加上海邮电医院健康体检的老年人,接受尿素14 C呼气试验检查者。 结果:在参与体检尿素14 C呼气试验的老年人 1184人,其中阳性病例 377人,总体阳性 31.84%,老年男性检测结果为阳性 258例,阳性 32.91%;老年女性结果阳性 119 例,阳性 29.75%,性别之间阳性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 : 体检人群中老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为 31.84%,且无明显性别差异;其中,老年男性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 80岁以后明显下降;老年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感染率 体检人群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工作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对术后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手术室内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通过加强手术物品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无菌理念,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的监管措施,减少感染途径。结果我院自加强手术室内控制管理后,行手术治理的患者手术感染明显降低,手术质量明显提高。我院已连续六年保持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高于98.2%的指标。结论加强手术室的科学管理及严格、有效控制,对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进行指导干预,加强心理辅导,多方面了解患者心理、生理需求,对降低术后感染的至关重要。

  • 标签: 护理干预 术后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从业人员中戊型肝炎(Hepatitis E)的感染,并分析其在不同人群和职业中的分布情况,以提供科学依据用于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健康政策。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从业体检人员8500人,抽取体检者空腹静脉血3~5ml,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HEV-IgM。结果:8500人参与体检,检出HEV-IgM阳性7例、阳性0.08%;从2021年到2024年,体检人数呈上升趋势,HEV-IgM阳性总体较为稳定,HEV-IgM阳性维持在0.04%至0.05%;HEV-IgM阳性病例在男性中的阳性均高于女性,HEV-IgM阳性男性为0.09%,女性为0.08%;HEV-IgM阳性病例的阳性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存在差异。HEV-IgM阳性在21~40岁年龄组最高,为0.07%,0~20岁年龄组未出现阳性病例。结论:研究表明,在从业人员中存在一定比率的戊型肝炎感染,且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发现提示需要针对特定人群和职业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措施,比如改善工作环境卫生条件、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以及推广疫苗接种等策略,以减少戊型肝炎的传播风险,还需加强公众对于戊型肝炎的认识,提高疾病防控意识。

  • 标签: 从业人员体检 戊型肝炎感染率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对性护理对口腔种植修复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口腔修复患者3000例作为本次研究目标,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50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500例(行应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口腔种植修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效果不理想,而应对性护理是临床优质路径,可大幅度降低患者修复后感染情况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应对性护理 口腔 种植 修复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术中感染控制措施对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积极预防切口感染,减少外科感染。方法对2015年1月到8月我院外科手术的所有患者均进行术中感染控制措施,调查这8个月的外科切口感染,与去年同期(2014年1月到8月)我院外科手术未实行术中感染控制措施进行比较,对比两期患者的感染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未行术中感染控制措施时外科切口感染为8.41%,经过术中感染控制措施后外科切口感染为4.08%,术中感染控制措施前后的切口感染有明显差异(P<0.05);术中感染控制措施前外科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7.37±3.21天,术中感染控制措施后外科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47±2.32天,术中感染控制措施前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中感染控制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降低外科切口感染,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 标签: 感染 污染切口 外科手术 抗生素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手术患者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本院进行的60台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台。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消毒和护理,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比两组手术细菌数和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术前10min、术中20min、手术结束时的细菌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d白细胞(WBC)异常例数、术后发热例数、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能够有效地减少手术时细菌数,降低术后感染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切除术后感染的因素,加强术中预防及术后感染的处理,降低切口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行阑尾切除术患者500例进行总结,每例均在术中应用0.5%甲硝唑注射液冲洗腹腔、切口。结果发生切口感染2例,粪瘘1例,感染发生0.6%,比阑尾术后切口常见感染10%~30%明显降低1。结论术中甲硝唑冲洗腹腔、切口,起到预防性治疗,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阑尾炎 切除术 甲硝唑冲洗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入学儿童HBV感染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方法将本县16所小学按环境状况分为不同等级,随机抽取其中8203名刚入学儿童,以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结果作为确定是否HBV感染的标志,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HBsAg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三类学校的入学儿童HBV感染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入学儿童HBV感染与其自身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入学儿童 HBV感染 生活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残胃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方法对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电子胃镜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两组感染情况。结果本次调研中,实验组残胃患者中30%出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感染达到75%,高于对照组(18例感染感染为45%)(P<0.05)。结论残胃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出明显偏高,残胃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出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幽门螺旋杆菌的特性及防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提供依据。

  • 标签: 残胃患者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克拉玛依市女性HPV感染及人群分布特点,为本地区宫颈癌预防及人群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克拉玛依市对21~59岁妇女,采用液基细胞学联合HC2-HPV检测初筛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任一结果检测阳性者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分型检测,细胞学和/或高危HPV阳性者再转诊做阴道镜和组织活检。结果4 536名研究对象HPV总感染为21.52%,汉族和少数民族人群的感染分别为17.63%和27.88%(x2=42.081,P<0.01)。HPV感染与年龄、族别密切相关,少数民族人群显著高于同年龄组汉族人群(P<0.05)。汉族女性感染高峰为24~30岁和41~45岁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长,HR-HPV的感染呈下降趋势。少数民族女性感染高峰年龄分别为36~40岁和51~59岁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高,HR-HPV的感染呈上升趋势。HSIL与宫颈癌中,汉族与少数民族人群的主导亚型为HPVl6、58、52、18、53,其中少数民族女性HPVl8、52型显著高于汉族人群(x2=5.98,P=0.04;x2=11.64,P<0.01)。少数民族人群中宫颈疾病患者HPV多重感染27.04%(43/159)显著高于汉族6.97%(27/387)(x2=13.84,P<0.01)。结论HPV感染随年龄变化呈双峰状态且存在民族特异性,HPVl6、58、52、18、53为本地区少数民族及汉族女性中常见的基因型别,少数民族女性宫颈病变标本的多重感染显著高于汉族。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族别 特征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基因型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146 例手术患者 ,按照数字随机表法 分为实验组(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 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 方法),每组均为 73 例 。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手术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以及患者对护士的总满意。 结果:实验组术后肺部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士的总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05);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 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提高总满意,缩短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术后肺部感染率 总满意率
  • 简介:摘 要:本篇文章从深层次探讨有关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护理方式快速的帮助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可以获得更优质的服务,从而降低患者术后肺部的感染。针对此次的研究过程当中主要涉及到医院的数个患有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将这些患者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且根据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自身最真实的意愿他们分配到不同的组别进行观察。同时在进行相关的常规护理时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形式,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到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可以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并且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可以积极与医护人员进行配合。医院经过一段时间对患者细心的护理之后,分析出每个组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由此一定要充分的了解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重要意义与价值。结果:经过一系列的专业护理之后会发现几组患者之间的疗效有着非常明显的变化,被观察组的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受到感染的几率是比较低的,而且他们可以很好的与医院内的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配合,另外经过研究,对照组的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在受到感染几率是比较高的,而且后期恢复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的降低有着非常积极的正面影响,在我国临床肺部感染治疗当中值得被广泛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干预术后肺部感染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0例,依照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优质组与常规组,优质组予以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予以一般护理服务。结果肺部感染优质组患者术后未见肺部感染,肺部感染为0.00%;常规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7例,肺部感染23.33%。优质组患者肺部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预防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术后肺部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6年 4月至 2017年 10月以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共计 114例作为研究样本,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该护理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及肺部感染。 结果:观察组的肺部感染仅为7.02%,而对照组的肺部感染达到 36.84%,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高达 96.49%,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仅为 77.19%,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给予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的肺部感染,并且提升护理效果,因此手术室护理适合作为手术患者的优选护理方案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 手术室 感染 影响
  • 简介:目的:调查并分析广州地区吸毒戒毒人群梅毒感染现况及其危险因素,以便加强对该人群梅毒防治工作。方法:通过方便抽样,组织广州地区吸毒和强制戒毒人员、社区美沙酮门诊戒毒人员,进行面对面健康教育,知情同意后填写结构式问卷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及性行为学信息,采集血液,用TRUST和(或)TPPA检测梅毒抗体,SPSS17.0分析资料。结果:共调查吸毒戒毒人员473例,发现梅毒感染者41例,梅毒感染8.7%,梅毒知识知晓为38.1%。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2.49、95%CI(1.03-6.05)]、职业分布[OR=3.41,95%CI(1.32-8.89)]、偶尔使用安全套[OR=23.24,95%CI(8.90-60.81)]以及共用针具[OR=6.20,95%CI(3.37-11.49)]等4个因素与感染梅毒有关。多因素分析则发现性别、职业分布、安全套使用频率、吸毒方式以及吸毒年限5个因素与梅毒感染相关。结论:广州地区吸毒戒毒人群感染梅毒普遍,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与性别、吸毒方式等有关,需要结合实际开展梅毒防治工作。

  • 标签: 梅毒 流行 吸毒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