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手、手指皮移植术是目前治疗手外伤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月,施行该项手术治疗46例均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手指 腹部带蒂皮瓣
  • 简介:<正>从1989年起以耳后肌对5例耳甲腔和耳道皮肤缺损的患者进行整复,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例手术患者见表。手术方法耳甲腔和耳道的肿瘤,在切除肿瘤后测量皮肤缺损的范围,如为耳道闭锁,则应切除耳道内闭锁组织后,磨除一部分耳道后、上、下壁骨质,充分

  • 标签: 耳后肌 皮肤缺损 耳甲腔 带蒂皮瓣 耳道 耳后皮瓣
  • 简介:目的报道吻合血管的胎儿骨膜皮质移植治疗不连的效果。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胎儿骨膜皮质治疗不连19例,其中胫骨不连8例,尺骨近段不连5例,肱骨远段不连3例,桡骨远段不连2例,股骨不连I例。结果19例病人经过一年以上随访,其中术后12~18周愈合17例,术后23周愈合2例。结论胎儿骨膜皮质由骨膜和皮质组成,能够促进不连愈合,胎儿骨膜皮质抗原性差。本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移植后塑形方便,一个切口内完成手术,适用于不连和小范围的缺损。

  • 标签: 骨不连 胎儿骨膜皮质骨瓣移植 吻合血管 手术方法
  • 简介: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2月应用旋髂深血管髂骨移植等手段治疗15例、年龄9~41岁(平均25岁)的小儿、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我院2001年1月~2005年2月采用旋髂深血管髂骨移植等手段治疗1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等.旋髂深血管髂骨植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华骨科杂志

  • 标签: 坏死疗效 带旋 手段治疗
  • 简介:作者简介杨兴锋(1969.5-),男,湖北武汉人,汉族,本科。手足显微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能开展断指(肢)再植,手指再造,手足部皮修复及复杂手足外伤治疗等各种较高难度手术,学科带头人及科室主要创始人之一,从事外科、手足显微外科工作20余年。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髂腹股沟皮整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2月至2010年1月,采用髂腹股沟皮修复手外伤病人339例,修复术后对255例患者进行了整形治疗。结果339例的手外伤患者采用髂腹股沟皮修复治疗,其中255例皮修复术后进行了整形,约占75.22%,整形术后皮成活率为100%;84例皮术后未进行整形,约占24.78%。髂腹股沟皮修复术后6~12个月之间为常规整形时间,整形术后随访6~8个月,皮伤口全部Ⅰ/甲愈合。皮整形术后的愈合时间约为2~3周,平均约为2.5周。结论手外伤髂腹股沟皮整形术后效果理想,患者和家属满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参考价值。

  • 标签: 手外伤 带蒂髂腹股沟皮瓣 整形术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通过总结胸大肌肌皮移植治疗舌癌术后缺损患者15例的护理经验,提出术前完善的准备、术后精心的护理措施,尤其是对术后移植皮的观察和血管危象的观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保障了胸大肌肌皮移植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术的成功开展。

  • 标签: 胸大肌 外科皮瓣 舌癌 组织缺损 护理
  • 简介:舌骨韧带骨化后断裂后引起的相应症状,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其它的疾患,从而导致误治,引起不良效果。我们从1990-2003年共接诊治疗舌骨韧带骨化断裂6例,现将2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茎突舌骨韧带 骨化 茎骨综合征
  • 简介: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是指以皮神经周围及皮神经内血管网丛为血供的轴型皮。1996年以来,我们应用四肢的6种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膝、踝、腕和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1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皮神经营养血管 岛状皮瓣 临床应用 血管网 轴型皮瓣 血供
  • 简介:目的报道手部不同类型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皮肤缺损部位,应用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及指掌侧动脉指蹼穿支为的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转位修复26例手及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皮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皮切取方便,转位灵活,血供可靠,是修复手及手指皮肤缺损的理想皮.

  • 标签: 临床应用 岛状皮瓣 皮神经 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骨膜和筋膜联合移植治疗不连的疗效.方法先预制家兔不连动物模型,将54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8只.A组单纯用血管的骨膜包绕骨折端;B组单纯用血管的筋膜同法处理;C组(实验组)两者联合应用.术后1、2、4、8周分别行大体观察、X线、组织学及碱性磷酸酶检查.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临床应用63例.结果C组愈合时间较A、B组早1~2周,且愈合率明显高于A、B两组,临床X线随访:2个月大量痂生长,3.5~4.5个月骨折线基本消失.结论用吻合管的骨膜和筋膜联合治疗难治性不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难治性骨不连 骨膜瓣 筋膜瓣 吻合血管 联合移植 骨折
  • 简介:目的讨论胸大肌皮移植术修复舌部组织缺损修补术的护理技术和经验。方法仔细观察皮的血运情况,确保伤口负压引流通畅,保持口腔清洁,及心理护理。结果胸大肌移植舌部组织成活率100%,术刨愈合良好,无感染发生。结论胸大肌皮修复舌部缺损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舌部 胸大肌皮瓣 组织缺损 修复 术后护理 口腔清洁
  • 简介:目的:观察的形态、长度及其比邻关系。探讨颌面专用CT(QR—DVT9000NEWTOM)检查技术在常规X线检查中的优势。方法:对疾病患者进行颌面专用CT扫描,对感兴趣区重建成像。结果:颌面专用CT是不需要特殊的体位,对被检查部位的扫描一次完成,对感兴趣区重建轴位影像进行矢状面、3D等影像处理分析,可以显示出的真实影像。结论:颌面专用CT成像技术优于常规X线、平面及曲面断层检查,清楚地显示的形态、长度及其比邻关系等信息。对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更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手术。

  • 标签: 茎突 颌面专用CT 检查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既能彻底清除病灶,又能恢复正常的中耳及外耳道解剖结构的方法,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方法用颞肌骨片对47例(耳)胆脂瘤型中耳炎病人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行外耳道壁修复重建术。结果47例(耳)病人术后经0.5~3年随访,12耳听力提高15dB(25.53%),15耳提高20dB(31.91%),7耳提高30dB(14.89%),3耳提高40dB(6.38%),2耳提高50dB(4.26%);8耳提高小于15dB(17.02%)。所有重建的外耳道壁及中耳乳腔均接近正常状态,无外耳道闭锁或塌陷。结论利用颞肌骨片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行外耳道壁重建,既能彻底清除中耳乳腔内的胆脂瘤及肉芽组织,又能保证良好的外耳道和中耳的形态和功能。术后听力提高明显.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胆脂瘤 中耳炎 鼓室成形术 外耳道重建
  • 简介:目的总结随访血管髂骨块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1983年1月~2005年1月采用血管髂骨块植入治疗并获得3年以上随访者187例(208侧)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Ⅱ期32侧,其中HA期16侧,ⅡB期10侧,ⅡC期6侧;Ⅲ期170侧,ⅢA期91侧,ⅢB期60侧,ⅢC期19侧;Ⅳ期6侧。统计随访各期的优良率。结果187例(208侧)患者术后获3~22年(平均9.5年)随访。按中华医学会骨坏死学组制定的全国统一疗效标准(1995年,丹东)评价疗效。32侧Ⅱ期中,优29侧,良3侧,优良率为100%;170侧Ⅲ期中,优124侧,良32侧,可12侧,差2侧,优良率为91.8%;Ⅳ期6侧,良3侧,差3侧,优良率为50%。合计208侧中,优153侧,良38侧,可12侧,差5侧,优良率为91.8%。结论血管髂骨块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效果良好,手术损伤小,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 标签: 带血管蒂髂骨块 植入 股骨头坏死 成人
  • 简介:患者男,27岁,工作时不慎被6400V高压电击伤,当即意识丧失约10min.伤后即在当地医院进行清创、抗感染等治疗,5d后转入本院.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电击伤创面位于双膝、双手、右前臂、右腋窝等处,创面呈焦黑色、干燥,左右上肢明显肿胀,右前臂及右手苍白,各指、腕活动障碍,但尺桡动脉搏动尚在,烧伤面积达4%TBSA.入院当日即行右前臂切开减张术,次日行清创植皮术及腹部皮转移术.

  • 标签: 超比例腹部带蒂皮瓣延迟修复 右腕部 电击伤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骶外侧血管髂骨转位治疗腰骶椎不稳定的新术式。方法:在对骶外侧血管进行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应用骶外侧血管髂骨转位治疗腰骶部不稳定患者25例。结果:随访1~5年,全部病例均植融合成功,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骶外侧血管髂骨转位植融合治疗腰骶部不稳定,创伤小,融合率高,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新手术方法。

  • 标签: 骶外侧血管蒂髂骨瓣 腰骶椎 手术治疗 骨折 解剖学
  • 简介:1临床资料1999~2001年,我们采用背侧包皮带成形尿道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12例,年龄2~12(平均4.2)岁,其中阴茎型7例,阴茎阴囊型5例,连续硬膜外麻醉,小儿加用基础麻醉,龟头缝线牵引,分离龟头与包皮粘连,从尿道口插入8~12号多孔硅胶尿管,距冠状沟0.5cm处作包皮环形切口,直达阴茎白膜,沿白膜游离阴茎皮肤至阴茎根部,切除腹侧纤维索条,充分矫正下屈.

  • 标签: 背侧带蒂包皮皮瓣 治疗 先天性尿道下裂畸形 儿童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为前臂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前臂内侧皮神经近侧的血供来源于尺侧返动脉混合肌皮支,起始处外径为0.8mm,穿出筋膜前长度为1.1cm;中段主要来自尺动脉近中段和远中段的粗大皮支,起始处外径均为0.7mm,穿出深筋膜前长度均为1.0cm;远侧有尺动脉腕上皮支,起始处外径为0.9mm,穿出深筋膜前长为2.6cm。其神经旁血管网与神经皮(穿)支及神经内血管广泛吻合组成了皮神经血管轴。结论:可设计成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营养血管筋膜皮,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 标签: 前臂内侧皮神经 血管 蒂筋膜皮瓣 静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