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决策树建立完全性川崎病(cKD)的辅助诊断模型,并评估其在不完全性川崎病(iKD)中的诊断价值,以利于iKD的早期准确诊断。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患儿临床资料,共计200例,分为cKD组(51例)、iKD组(54例)和感染性发热(IF)组(95例)。以cKD和随机半数IF患儿的辅助检查指标构成训练样本数据集;以iKD和剩余半数IF患儿的辅助检查指标构成验证样本数据集,然后进行决策树算法分析,生成cKD的临床诊断决策树,将生成的决策树模型在验证样本数据集中进行验证并计算模型的检测效应值。结果本研究中共24项辅助检查指标用于构建决策树诊断模型,对其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后发现,16项指标在cKD和IF组间以及17项指标在iKD和IF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cKD与IF训练样本数据集中,构建出以红细胞沉降率>35 mm/h、N末端心房脑钠肽前体≥315 pg/ml、CD3-/CD19+%≥21%、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8.5×109/L为要素的辅助检查决策树模型;在iKD与IF的数据集中验证发现,该决策树模型的灵敏度为0.947,特异度为0.96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959。结论基于cKD的辅助检查指标建立的决策树模型是iKD与IF有效鉴别方法之一,为iKD早期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策略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3个月龄以下婴儿猝死、尸体解剖鉴定为川崎病(KD)冠状动脉瘤破裂1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小婴儿KD的认识和警惕。方法回顾该病例的临床资料,并查阅中外文献进行复习分析。结果本例KD临床表现不典型,伴有肺部感染,进行抗感染后热退、症状改善,但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持续升高,红细胞压积(HCT)降低,临床未警惕到不完全KD可能,最终发展为KD冠状动脉瘤破裂死亡。结论小婴儿KD往往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并常伴有冠状动脉损伤,应及时行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有适应证及早使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对减轻或减少冠状动脉的损害,防止冠状动脉瘤形成、血栓性阻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KD)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延边医院儿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典型川崎病患儿,针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各种临床症状以及提出护理问题,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进一步对患儿家属进行疾病特点及健康心理指导。结果30例KD患儿全部治愈。结论对KD患儿进行有效合理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是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典型的小儿川崎病诊断不难,但不足一周岁的小儿多无颈淋巴结增大、皮疹。易误、漏诊,而患儿的某些症状,又与另一些病相混淆而误、漏诊,故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