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低剂量普查早期肺癌的扫描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6000例无症状的受试者行肺部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为120kVP、50-80mA,层厚5mm,螺距为1.5mm/转。在CT图像上,统计病变的检出例数,观察肺叶、段支气管显示情况。结果100%叶、段支气管可显示;显示2mm以上的肺结节1273例,纵隔淋巴结增大682例,冠状动脉钙化624例,胸膜增厚或积液568例。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连续扫描方法适合开展普查早期肺癌。低剂量多层螺旋CT可有效提高肺内非钙化小结节及支气管病变的检出率,结节周围模糊征是早期肺癌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征象,对肺癌的筛选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颈部肿物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颈部肿物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经手术证实为颈部肿物,回顾分析入组对象的螺旋CT扫描资料。结果40例颈部肿物患者扫描结果为9例来源于甲状腺,其中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大,3例为甲状腺癌,2例为甲状腺囊肿;10例来源于淋巴组织,其中3例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瘤,3例为淋巴结核,2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为慢性淋巴结炎;6例来源于唾液腺,其中3例为唾液腺良性混合瘤,2例为唾液腺癌;余下15例患者中,4例为颈部动脉体瘤,3例为纤维组织恶性细胞瘤,2例为皮下脂肪瘤,2例为颈部神经鞘瘤,2例为颈部腮裂囊肿,1例为颈部的毛细血管瘤,1例为甲状舌骨囊肿。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准确诊断患者颈部肿物的位置和形态,在颈部肿物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诊断尿路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怀疑有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行16层螺旋CT扫描后经过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重建(VR)等后处理及进行尿路成像,并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32例病例,并对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泌尿系结石21例,输尿管肿瘤5例,输尿管结核2例,先天畸形4例,多层螺旋CT诊断在定性及定位诊断上符合率明显高于腹部平片(KUB)、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结论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检查是一种无创检查,操作简单,比以往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更符合手术的结果,说明多层螺旋CT在诊断泌尿系结石、肿瘤及其他梗阻性疾病的临床价值上是有独特的优势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及分析多层螺旋CT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先进行X线检查,然后进行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技术对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正确率及对胫骨平台骨折正确分型的准确率。结果X线检查的诊断正确率为93.75%,多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正确率为100%,多层螺旋CT检查胫骨平台骨折的正确率与X线相比无差异(P>0.05)。X线检查对胫骨平台骨折正确分型的精确率低于多排螺旋CT检查对胫骨平台骨折正确分型的精确率,低77.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多层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及胫骨平台骨折的正确分型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为患者进行手术提供了准确清晰地图像依据与理论依据,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轻并发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构造了适用于含热阻多层复合材料壳体温度场计算的壳体温度单元,由于热阻的出现,假设壳体沿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为分段多项式函数,使其满足壳体在内、外表面的边界条件,并在壳体温度单元上每个节点引入额外自由度,从而确定了分段多项式函数的系数.在此基础上,以双层材料为例,假设分布函数为二次分段多项式,给出了有限元列式.算例表明,该单元用于稳态问题时,使用二次分段多项式,温度计算结果就能达到较高的精度;用于瞬态问题时,使用三阶分段多项式,可使温度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另外,通过将蜂窝夹芯板的夹芯层等效为热阻,利用构造的壳体温度单元计算了蜂窝夹芯板的热传导问题,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肺曲菌病的价值。方法收集17例肺曲菌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并结合有关文献来分析患者的CT表现。结果病灶表现为结节灶、空洞性结节、空洞内移动性结节、单发或多发性片状实变影等。结论早期的肺曲菌球病表现欠缺靠特征性,当病变形成曲菌球时合并空洞表现有“滚珠征”和“新月征”时,CT对其的诊断有较可靠的依据。
简介:采用多靶磁控溅射技术,制备TiCN、VCN单层膜及一系列调制比为1的不同调制周期的TiCN/VCN多层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纳米压痕仪、高温摩擦磨损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各种薄膜的微结构、力学性能及室温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表明:不同调制刷期的TiCN/VCN多层膜的硬度围绕混合法则计算的硬度值上下波动,没有出现致硬现象。TiCN和VCN单层薄膜室温下的摩擦因数很低,TiCN/VCN多层膜调制周期较小时摩擦因数较高,调制周期大于10nm时摩擦因数逐渐接近TiCN和VCN单层膜。700℃下,TiCN/VCN多层膜的摩擦因数主要取决于表面生成的TiO2和v205的共同作用,与TiCN相比,TiCN/VCN多层膜的高温摩擦因数较小。
简介:【目的】本研究分析泌尿系结石的多层螺旋CT(multipleslicespiralCT,MSCT)和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pyehgraphv,IVP)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诊断水平和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平片、IVP及钬激光证实的85例235枚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85例均行腹部平片、MSCT平扫。【结果】结石位于第一节段为肾脏,47例141枚;第二节段为输尿管第一狭窄处,21例54枚;第三节段为输尿管第三狭窄处,9例22枚;第四节段为膀胱,8例28枚。MSCT均显示结石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肾积水、输尿管炎等。其中第二节段肾积水14例,第三节段输尿管扩张9例,第四节段输尿管扩张、肾积水合并输尿管炎2例,肾囊肿6例,输尿管折曲2例,无阳性结石发现。【结论】泌尿系结石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SCT曲面重组(CUIWerdplanarreformation,CPR)可充分展现泌尿系全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
简介:国内最早提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概念可上溯到2001年(见“中国需要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二期,刘世庆)。2003年10月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下肢深静脉多层螺旋CT直接造影法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多螺旋CT临床诊疗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下肢深静脉多层螺旋CT造影检查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逆向穿刺法及下肢双部位绑扎法做检查准备,结合患者实际状况调整并优化机械扫描相关参数、制定合理的造影计划、选择科学的重建与检查后处理方式完成检查。结果总体检查效果良好。结论经过合理改进的下肢深静脉多层螺旋CT直接造影法能够清晰显示深静脉循环状况,而且检查结果更为精准、有效减少了检查中的药剂使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究,并根据结果评价以指导临床诊断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胃肠道穿孔患者32例,均经手术确诊。回顾其MSCT和X线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并对MSCT与X线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MSCT发现腹内游离气体30例,诊断准确率为93.8%,正确判断大致穿孔部位25例,占78.1%,进一步提出病因诊断7例,占21.9%;X线检查发现腹内游离气体21例,诊断准确率为65.6%,未能提示大致穿孔部位及病因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技术在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准确率,能正确显示大致穿孔部位,对部分病例甚至可以提出病因诊断,对临床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静脉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靶控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静脉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9%,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SLIPA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并与气管插管全麻对比。方法选取50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应用SLIPA喉罩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对照组(25例,应用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并记录麻醉前、置喉罩或气管插管即刻、置入喉罩或插管后5min、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即刻的心率、血压;建立人工气道成功时、成功后30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术后咽喉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均能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成功后30min及手术结束时Pmean、Ppeak、Pet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咽喉痛无明显差别,但均无声音嘶哑发生。结论SLIPA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使用简便,对喉损伤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