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背景:对于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一般采取手法复位和接骨板固定治疗。手法复位治疗因发生再移位风险较高,临床应用受限。固定治疗因入路方式不同临床疗效亦不相同,患者病情不同,其手术入路选择不同,通常向掌侧出现移位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多行掌侧入路治疗。目的:研究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掌侧入路行T型钛板固定治疗对临床疗效、功能恢复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74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选择不同分为2组,将应用手法复位和石膏外固定治疗的3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经掌侧入路行T型钛板固定治疗的3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功能恢复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3.96±2.65)vs(11.50±2.20)周]短,桡骨短缩[(1.75±0.72)vs(0.76±0.42)mm]和掌倾角(6.53°±4.11°vs10.80°±4.89°)优(P〈0.01);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67.57%vs94.59%)升高(P〈0.01);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41%和13.51%,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掌侧入路行T型钛板固定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桡骨短缩、掌倾角优化和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可被临床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自身抗体与生化指标在T1DM和T2DM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收诊的T1DM21例及T2DM342例,均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及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观察两组检测指标间的差异。结果T1DM组4种胰岛自身抗体的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T2DM组(P<0.01),两组的病发年龄、BMI差异明显,生化指标上,两组的FBG、2hPG、HbA1c、TG、HDL-C上均差异明显(P<0.05),TC及LDL-C则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T1DM和T2DM在生化指标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指标上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2者都具有特异性,2类指标检测对糖尿病1型和2型分型具有非常理想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具备安全性好、承载力强、安装效率高、文明施工标准高等突出优点,本文结合沪通铁路工程太安特大桥跨王家泾连续梁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应用,体现新型支架材料承插型盘扣式支架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耳鼻咽喉科首诊收治的以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7年到2017年期间就诊于我院的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结果9例患者明确诊断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其中7例(77.8%)为男性,2例(22.2%)为女性,中位年龄为38岁(19~63岁)。在诊断之前,症状的平均持续时间为4.8月(0.5~48月),最长症状时间为4年。最常见的原发部位是鼻腔、鼻中隔8例(88.9%),其次是鼻咽部1例(11.1%)。结论中青年男性患者,早期出现鼻部局部病变重,全身状态可,病情进展快,需高度考虑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可能。须同时进行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需提高对该类疾病早期临床表现的警惕和强调早期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