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Hebert报道55例 ALL中22例有MTS1/P16基因缺失,43例ANLL中有 6例MTS1/P16 Exon2纯合缺失,43例ANLL MTS1/P16纯合缺失率为14.0%(6/43)

  • 标签: 基因缺失 白血病基因 缺失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大连2所医院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中介导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16SrRNA甲基基因armA、rmtB的流行情况,并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耐阿米卡星的革兰阴性杆菌134株。PCR法筛选2种甲基基因armA及rmtB;PCR产物进行测序。质粒提取、接合试验及转化试验确定armA及rmtB基因定位。琼脂稀释法测定阳性菌株、结合子和转化产物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3种氨基糖苷抗生素的MIC值。结果134株耐药菌株中,21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armA基因,5株大肠埃希菌和5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rmtB基因。质粒抽提试验及接合试验rmtB阳性菌获得成功。接合子及转化产物DH5a(pMDarmA)均获得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性。结论大连2所医院检测到16SrRNA甲基基因armA和rmtB阳性菌株。armA基因存在于鲍曼不动杆菌中;rmtB基因位于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质粒上。armA和rmtB可以导致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高水平耐药。

  • 标签: 革兰阴性菌 氨基糖苷类 16S rRNA甲基化酶 ARMA rmtB
  • 简介: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增殖的影响,并分析其对p16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50—800nmol/L范围内不同浓度的TSA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CC-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应用甲基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PCR,MSP)、反转录PCR(reversetranscrilotionPCR,RT—PCR)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分析不同时间(2、4、8、16、24h)100nmol/LTSA处理前、后ACC-2细胞中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p16^INK4amRNA表达的变化。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TSA在50nmol/L浓度即能有效抑制ACC-2细胞的增殖(P〈0.05),并使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00nmol/LTSA处理ACC-2细胞2—16h后,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消失;处理2之4h后,p16^INK4amRNA表达显著增高。结论:TSA可能通过改变组蛋白乙酰化的水平影响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的水平,使p16^INK4a基因表达升高,影响细胞周期,从而有效抑制ACC-2细胞的生长。

  • 标签: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曲古抑菌素A(TSA) P16^INK4A DNA甲基化
  • 简介:大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迄今,大肠癌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大肠癌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已逐渐被人们所了解。目前,普遍认为大肠癌发病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多个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致癌模式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一系列肿瘤抑制基因通过突变和染色体缺失而失活,CpG岛甲基畸变近来被认为是肿瘤中抑癌基因改变的途径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肠癌相关抑癌基因因CpG岛异常甲基而失活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其检测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评价肿瘤的发展及预后,对指导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抑癌基因甲基与大肠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抑癌基因 大肠癌 发病机制 分子生物学 甲基化 肿瘤分期
  • 简介:抑癌基因PTEN在肿瘤中的缺失、突变是导致该基因在肿瘤中失活的重要原因,并且由于甲基导致的尸孢Ⅳ基因沉默,同样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研究PTEN基因甲基在肿瘤中的表达,将会对研究肿瘤的致癌机制、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基因治疗奠定一定基础。

  • 标签: PTEN 甲基化 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p16p53基因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方法检测43例已确诊人脑胶质瘤中p16p53的表达。结果p16表达缺失率为60.5%,p53阳性率为48.8%。P16表达缺失在Ⅲ级(43.6%)、Ⅳ级(85.7%)脑胶质瘤中显著高于Ⅰ-Ⅱ级(22.2%)(P<0.05)。p53表达阳性在Ⅲ级(62.5%)、Ⅳ级(64.3%)脑胶质瘤中显著高于Ⅰ-Ⅱ级(15.4%)(P<0.05)。p16阳性且p53阴性(即正常)者在Ⅱ级中为18.2%(2/11),在Ⅲ、Ⅳ级病例中均为0;pl6缺失表达伴P53突变(均异常)者在Ⅱ级肿瘤中仅为16.7%(1/6),而在Ⅲ、Ⅳ级病例中两者复合改变者为40.0%(8/20)。两种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及发病部位无相关性。结论P16P53基因异常对脑胶质瘤的形成及其发展有重要作用,p16p53在脑胶质瘤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

  • 标签: 胶质瘤 p53 p16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研究细胞周期中的两个因子P16蛋白和CyclinD1,并探讨其与外阴癌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结果外阴鳞癌的阳性表达无论是病例数还是阳性指数与正常外阴皮肤、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CyclinD1的阳性表达在正常外阴皮肤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外阴上皮内瘤变和外阴鳞癌之间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外阴鳞癌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外阴上皮内瘤变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Ⅰ+Ⅱ期肿瘤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Ⅳ期(P<0.05),而CyclinD1低于Ⅲ+Ⅳ期(P<0.05)。高、中分化的肿瘤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而CyclinD1显著低于低分化组(P<0.05)。而且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CyclinD1的阳性表达有一定的负相关性。结论良性病变中P16蛋白的失活不明显。而在癌变后,P16蛋白的失活明显,且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越下调。相反,CyclinD1是细胞增殖的促进因子,在外阴癌变后,CyclinD1表达明显增加,促进外阴鳞癌的发生、发展。CyclinD1和P16蛋白呈负相关。

  • 标签: P16蛋白 CYCLIN D1 外阴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抗癌基因P16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胰腺癌患者70例,其中60例为恶性肿瘤患者,另外10例为胰腺细胞组织正常的良性肿瘤患者,采用免疫组染色法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P16蛋白试验,之后观察并对比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及恶性肿瘤不同时期的阳性表达率。结果良性肿瘤患者的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0%;恶性肿瘤患者的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平均为(11.93±7.65)%,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分化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中分化癌和高分化癌患者(P<0.05);但中分化癌与高分化癌的阳性表达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抑癌基因p16在胰腺癌的发病与病情发展中,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癌变恶化程度有关。

  • 标签: 抑癌基因 P16 胰腺癌 阳性表达率
  • 简介:【摘要】通过免疫组法检测18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16和RASSF1a基因和蛋白表达探讨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组织中P16蛋白和RASSF1a蛋白表达均与食管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42.1% VS 90.3%, P<0.01,52.2%vs91.7%,P<0.01) ; P16蛋白低表达与食管鳞癌TNM分期、浸润深度、大体类型、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RASSF1a蛋白低表达与食管鳞癌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大体类型无关(P>0.05), P16和RASSF1a表达可用于对食管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判断。

  • 标签: P16 RASSF1a 食管癌
  • 简介:摘要DNA甲基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包括基因启动子甲基基因甲基。DNA甲基异常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既往对启动子甲基与肿瘤的相关性已有较为清晰的阐述。然而随着全基因组DNA甲基的深入研究,发现基因体区域存在更为广泛的甲基基因甲基在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细胞分化、肿瘤发生发展等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基因甲基对肿瘤的影响进行综述,深入阐述基因甲基对肿瘤的作用及调控机制,为基因甲基在肿瘤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线索。

  • 标签: DNA甲基化 肿瘤 基因体甲基化
  • 简介:约90%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在临床上都出现过癌前病变即口腔上皮异常增生(OED)。OED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在不同肿瘤的癌前病变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肿瘤发生相关基因出现启动子甲基。为了明确口腔癌前病变的甲基的研究现状,本文针对口腔上皮异常增生中的启动子甲基的研究进行概述与分析。

  • 标签: 口腔上皮异常增生 口腔癌前病变 启动子甲基化 口腔鳞状细胞癌
  • 简介:表遗传学修饰的DNA甲基基因转录有关,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与肿瘤的形成密切相关。今年来逐渐发展的RNA干扰技术可以在细胞内抑制特定基因表达,它由双链RNA介导产生,可以降解与之同源的RNA序列,具有高度的特异性。RNA干扰技术在基因甲基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肿瘤的生物治疗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RNA干扰 甲基化 表遗传学
  • 作者: 田天 王腾 程琰 李笑天 赵欣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科研究所,上海 201102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 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上海 200090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科研究所,上海 2011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 2000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PEL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关联。方法系统回顾2007年至2017年GEO基因表达数据库中APELA基因cg02779075位点在6项胎盘全基因甲基研究中与子痫前期关联的甲基改变。检测研究间异质性后,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同时回顾性收集2008年至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17例子痫前期和24例正常产妇共41份胎盘组织样本,MassARRAY定量CpG位点甲基水平,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PELA基因表达。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经检索获得的6项全基因甲基研究,异质性检测表明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I2=0.64,P=0.016),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cg02779075位点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甲基水平显著下调(Pmeta=6.7×10-6)。(2)胎盘组织分析中,与正常产妇相比,子痫前期产妇CpG1[0.12(0.00~0.25)与0.21(0.09~0.33),U=-2.569]和CpG2[0.07(0.01~0.14)与0.17(0.09~0.34),U=-4.160]位点甲基水平显著下调(P值均<0.05)。子痫前期胎盘中APELA基因表达上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891,P=0.384)。结论子痫前期产妇胎盘中APEL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调控异常。

  • 标签: 子痫前期 肽类激素 胎盘 DNA甲基化
  • 简介:目的:探讨甲基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和Lo-Vo中p16基因甲基状态、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TaqMan探针为基础的实时定量PCR法、SYBRGreenPCR法及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5′-Aza-CdR处理前后HT-29和LoVo细胞中p16基因甲基状态、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TaqMan探针为基础的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T-29和LoVo细胞中p16蛋白在药物作用后异常甲基得到逆转;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到0.5、1.0、1.5μM5′-Aza-CdR处理后p16基因mRNA和蛋白均重新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和LoVo中p16启动子甲基可能是导致该基因表达下调甚至失活的主要原因。5′-Aza-CdR能够较成功的逆转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和LoVo中p16基因甲基状态,并能恢复mRNA及蛋白重新表达。

  • 标签: DNA甲基化状态 5′-氮杂-2′-脱氧胞苷 HT-29 P16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末端酶RNA(hTERC)基因的扩增及P16蛋白的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2例宫颈癌,66例CIN,3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组织中hTERC基因异常扩增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TERC基因在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和宫颈癌中的扩增率分别为2.94%、16.67%、41.18%、78.38%和83.33%,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16蛋白在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和宫颈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82%、16.67%、41.18%、86.49%和91.67%,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病变组织中hTERC基因P16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7,P〈0.01)。结论hTERC基因P16蛋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间有正相关性。

  • 标签: 子宫颈癌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染色体端粒酶RNA基因 P16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间皮瘤(MM)p16基因缺失情况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p16基因缺失在MM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48例MM的临床病理资料,24例良性间皮病变/肿瘤作为对照组。FISH法检测上述病例p16基因缺失情况。结果48例MM中p16基因总缺失率为35.4%(17/48),其中纯合性缺失7例,杂合性缺失10例。腹膜、胸膜和睾丸间皮瘤p16基因缺失比例分别为12/34(35.3%)、4/11和1/2。上皮样型、肉瘤样型、双相型和未分类间皮瘤p16基因缺失比例分别为9/33(27.3%)、4/8、2/5和2/2。对照组8例反应性间皮增生、15例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和1例多囊性间皮瘤均无p16基因缺失。结论p16基因缺失相对特异地发生于MM,但灵敏度偏低。不同部位及组织学亚型之间,p16基因缺失率存在一定差异,即胸膜MM略高于腹膜MM,肉瘤样型、双相型高于上皮样型。FISH法检测p16基因缺失有助于MM与反应性间皮增生、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的鉴别诊断。

  • 标签:
  • 简介:端粒酶表达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其组分之一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激活是端粒酶表达的限速步骤,决定着端粒酶活性的高低。hTERT的激活表达又受多种因素调控,特别是其启动子区甲基。本文对近年来hTER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的状态、位点、作用及临床意义等研究作一概述。

  • 标签: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启动子 甲基化
  • 简介:DNA甲基是抑癌基因失活的第三种机制,在肿瘤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一些抑癌基因甲基与CIN的相关性。提出这些抑癌基因甲基在CIN诊断、治疗以及预测病情发展方向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 标签: CIN 甲基化 RARβ ESR1 CDH1 NKX6-1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