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因素,比较不同亚低温时间及病情严重程度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嘉兴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HIE患儿82例为病例组,同期健康新生儿123例为对照组,分析影响新生儿HIE发生的因素。以入院治疗时间(< 6 h和6~12 h)及病情严重程度将接受治疗的HIE患儿65例分为四组,分别为Ⅰ组(入院 < 6 h,轻度)20例、Ⅱ组(入院 < 6 h,中重度)15例、Ⅲ组(入院6~12 h,轻度)17例和Ⅳ组(入院6~12 h,中重度)13例。以振幅整合脑电图(aGGE)评分为评价标准,比较不同亚低温治疗时间及病情严重程度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因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孕检、分娩方式、羊水污染、胎膜(胎盘或脐带)异常、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均P < 0.05)。65例HIE患儿行亚低温治疗72 h,治疗前,Ⅰ组、Ⅱ组、Ⅲ组、Ⅳ组aGGE评分分别为(6.02±1.74)分、(2.43±1.82)分、(5.23±1.95)分、(2.72±1.76)分,治疗后分别为(8.13±2.03)分、(6.47±1.87)分、(7.86±1.92)分、(3.52±1.95)分,治疗前后Ⅰ组、Ⅱ组、Ⅲ组的aGGE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7、3.55、3.15,均P < 0.05),Ⅳ组治疗前后aG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中重度患儿aGGE评分低于轻度患儿;治疗后,Ⅱ组与Ⅲ组aG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应重点监测并进行HIE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孕妇孕检率,根据孕妇特征选择适当的生产方式;对羊水污染、胎膜(胎盘或脐带)异常、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胎儿进行及时监测和干预。亚低温治疗对不同程度的HIE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针对中重度患儿,应尽量缩短就诊治疗时间在6 h时间内,以确保疗效。

  • 标签: 婴儿,新生 缺氧缺血,脑 影响因素分析 新生儿窒息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低温,人工 时间因素 脑电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治疗中应用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30例。A组实施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实施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案差异下的神经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恢复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B组,B组预后再出血率、死亡率低于A组,无统计差异(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血肿残留率低于A组,有统计差异(P

  • 标签: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 HICH 并发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急性脑梗死病患时间内溶栓和非溶栓治疗方案采用阿替普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内到我院神经内科就医的急性脑梗死病患 9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 90 例急性脑梗死病患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病患每组各 45 例,其中对照组病患给予非溶栓常规治疗,研究组临床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比两组病患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病患时间内 NIHSS 评分数值变化。结果:经临床治疗后,研究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其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病患(82.22%),治疗前, 两组病患 NIHS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病患 1.5(h)、2.5(h)、3.5(h)NIHSS 评分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患,组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治疗方案 临床疗效 阿替普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开颅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无缝护理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68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1.5月到2022.5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4例为一组。一组采用小骨开颅术(称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钻孔引流术(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中的手术情况,对两组患者采用无缝护理,对采用这一护理模式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无缝隙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钻孔引流术与小骨开颅术相比,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无缝隙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钻孔引流术 无缝隙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导致大脑出血的风险因素较多,其中发生几率较高的为高血压,对于这类患者,采取新型微创手术(超早期小骨清除术),其应用优势较为突出。方法:64例,时间为2020.01-2022.05,均等拆分,两组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对比组应用传统干预措施(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试验组则使用损伤程度较小的微创手术疗法(超早期小骨清除术),探究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的睁眼、语言、运动等GCS评分更高,手术时间更短,其血肿清除率更高,并发症也更少(P

  • 标签: 高血压 孕期 模式 生产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绝对时相窄曝光降低心律不齐者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成像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纳入心律不齐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者2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两组均行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冠状动脉CT扫描。A组采用绝对时相窄曝光(250~450 ms),B组采用相对时相宽曝光(30%~75%),其他扫描参数相同,两组对比剂注射方案相同,扫描完成后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记录辐射剂量,比较两组间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分别为(16.71±8.35)mGy、(231.04±114.86)mGy·cm、(3.23±1.60)mSv,均明显低于B组的(29.35±17.90)mGy、(398.27±238.40)mGy·cm、(5.57±3.33)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6.32、-6.32, P<0.05)。A组中未出现重复扫描、出现1次、2次、3次重复扫描的例数分别为81、17、2和0,而B组分别为22、62、10和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6,P<0.05)。结论对于心律不齐者,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同时采用绝对时相ms扫描及重建,并且缩窄曝光时间,能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

  • 标签: 冠状动脉 心律不齐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绝对时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术后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40例采取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取术后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巴塞尔指数。结果:研究组的巴塞尔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P<0.05)。结论:给予接受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提高康复质量。

  • 标签: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并发症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术后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40例采取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取术后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巴塞尔指数。结果:研究组的巴塞尔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P<0.05)。结论:给予接受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提高康复质量。

  • 标签: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并发症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及预后影响。方法:2021年2月-2022年2月纳入的121例均是我院收治的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颅内压、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颅内压、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

  • 标签: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护理干预 并发症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术后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40例采取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取术后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巴塞尔指数。结果:研究组的巴塞尔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P<0.05)。结论:给予接受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提高康复质量。

  • 标签: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并发症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脑出血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入院6 h内给予小骨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患者入院24~72 h内给予小骨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及预后。对不同组手术前后氧化应激指标采用t检验,预后指标采用秩和检验。结果两组手术前的脂质过氧化物(LPO)、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7.24±4.16、87.08±10.24、74.25±8.13、7.58±1.31;对照组:37.06±3.53、87.12±8.71、74.19±6.05、7.61±1.24,t=0.831、0.317、0.485、0.392,P>0.05);观察组手术7 d后的LPO、MPO、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5.71±6.93、68.46±6.49、108.34±8.47、3.98±0.25;对照组:32.47±5.27、76.28±7.15、89.26±7.33、5.07±0.37,t=8.315、8.924、15.428、5.156,P<0.05)。观察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恢复良好25例,中度残疾12例,严重残疾5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0例;对照组:恢复良好10例,中度残疾20例,严重残疾12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0例,Z=14.301,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脑出血清除术能够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氧化应激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骨窗脑出血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氧化应激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06月至2022年0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86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54±0.33)、出血量(40.60±2.35)、入住ICU时间(6.68±1.05)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3.59±0.52)、出血量(300.02±16.52)、入住ICU时间(12.72±1.51)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GSS评分(23.80±3.05)、ADL评分(65.41±5.60)与对照组GSS评分(33.00±0.35)、ADL评分(46.71±4.60)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讨论:对于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神经功能恢复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小骨开颅显微手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时间内行机械取栓术预后不良的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诊治的54例AIS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54例患者均给予时间内行机械取栓术治疗,根据预后效果将54例患者划分为预后良好组30例和预后不良组24例,分析预后不良影响因素。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的术前ASPECT评分相比,预后不良组明显偏低(P<0.05),与预后良好组PCT指标、入院到血管再通时间、NLR指标相比,预后不良组均明显偏高(P<0.05)。 结论 影响AIS患者时间内行机械取栓术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常见的有术前ASPECT评分、降钙素原、入院到血管再通时间、NLR指标等。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术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时间内行机械取栓术预后不良的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诊治的54例AIS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54例患者均给予时间内行机械取栓术治疗,根据预后效果将54例患者划分为预后良好组30例和预后不良组24例,分析预后不良影响因素。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的术前ASPECT评分相比,预后不良组明显偏低(P<0.05),与预后良好组PCT指标、入院到血管再通时间、NLR指标相比,预后不良组均明显偏高(P<0.05)。 结论 影响AIS患者时间内行机械取栓术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常见的有术前ASPECT评分、降钙素原、入院到血管再通时间、NLR指标等。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术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创伤性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采用小骨开颅清除术的效果、并发症情况。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以创伤性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为对象,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有60例,研究时段为2019年2月-2022年2月,将入选患者随机划分至两个独立的小组单元,对照组患者数量:观察组患者数量=30:30,予对照组皮瓣开颅术方案,予观察组小骨开颅清除术方案。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的血清相关指标、并发症指标,结果显示前者均较优(P<0.05)。结论 创伤性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小骨开颅清除术后,血清指标得以明显改善,治疗效果确切,且并发症较少。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 小骨窗开颅清除术 疗效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不匹配指导超过4.5 h时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时间组与超时间组,记录并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主要转归指标为发病后90 d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估的临床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次要转归指标为有症状颅内出血。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4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146例(58.8%),年龄(61.4±8.47)岁,中位发病至溶栓时间为142 min,中位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为7分。36例(14.8%)患者超出4.5 h时间,69例(28.3%)患者转归不良。时间组转归良好率(71.2%对75.0%;χ2=0.224,P=0.636)、任何颅内出血(9.6%对13.9%;χ2=0.233,P=0.629)和有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5.3%对5.6%;χ2=0.000,P=1.000)与超时间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变量分析表明,转归不良组心房颤动和心源性栓塞患者的构成比以及NIHSS评分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P均<0.05),而超时间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构成比与转归不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基线NIHSS评分是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681,95%置信区间1.457~1.940;P<0.001)。结论与在发病后4.5 h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相比,利用DWI-FLAIR不匹配指导的超过4.5 h时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能获得相似的临床转归,而且不会增高颅内出血发生率。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血栓溶解疗法 磁共振成像 颅内出血 治疗结果 时间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