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上述患者于围术期所采取的麻醉处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的麻醉处理效果较好,术后患者均迅速恢复意识,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术后因多功能器官衰竭或肺部感染死亡12例,死亡率为11.11%(12/108),植物人8例,其余88例均康复出院,治疗有效率为81.48%(88/108)。结论临床上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相应的麻醉方式,同时控制药物用量,避免患者出现颅内压升高等情况,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术后亚低温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07.07-2014.07期间重度颅脑损伤病例,选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病例中1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常规治疗的患者14例作为对照组,共28例对比疗效。结果本组患者为期6个月随访中发现,观察组14例患者中,恢复良好或轻度神经障碍者7例,中残者4例,重残者2例,植物生存者1例,死亡者0例。对照组14例患者中,恢复良好者6例,中残者3例,重残者3例,植物生存者1例,死亡者1例。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效果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颅内减压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亚低温方法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减少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地区332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探讨颅脑损伤的相关临床表现以及预后情况。方法对332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民族、性别、年龄、病史、临床症状、出血部位,CT表现,治疗预后等信息的分析。结果哈萨克族患者多于汉族患者,以20~4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骑马摔伤和摩托车摔伤是主要的损伤原因,占93%。其中脑挫裂伤最常见,占63.86%,硬膜下血肿占35.54%,外伤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占8.73%,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5.66%。手术132例,保守治疗200例,治愈232例,占69.88%,好转94例,占28.31%,死亡6例,占1.81%。结论颅脑损伤患者骑马摔伤和摩托车摔伤是主要的外伤原因,起病急,病死率与损伤部位和程度及抢救早晚以及能否及时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有关,应注意合并伤,及时的早期抢救和治疗是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最有效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T诊断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运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MRI检查)、研究组(CT检查),各56例。观察对比分析两组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研究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误诊率、漏诊率低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接收的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资料,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2组,比较每组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2.0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56.0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4.00%,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ICU护理干预手段应用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提升患者干预的效果。
简介: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一般病情都较为严重,同时由于突发状况就要求在急救和护理的过程中更加快速准确的做到相应的急救处理,只有急救和护理得当才能保证以后的治疗顺利,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进行了相关探讨,从急救和护理两个必须的方面按照急救护理的正常顺序进行一一的介绍和分析,同时也认识到急救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