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柔润保湿霜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面部单纯糠疹的疗效。方法将84例面部单纯糠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柔润保湿霜涂于皮损处,5min后再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涂于患处;对照组42例,单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涂于患处,两组均每天早晚各使用一次,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第2、第4周后随访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时,治疗组的有效率(66.7%)高于对照组(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有效率(88.1%)高于对照组(8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柔润保湿霜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面部单纯糠疹在疗效方面优于单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提高疗效等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博来霉素灌洗联合氰基丙烯酸异丁酯胶栓塞术治疗眼眶血管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分析。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眼眶病外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眼眶血管畸形并接受博来霉素灌洗联合氰基丙烯酸异丁酯胶栓塞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前有无体位性眼球突出分为扩张型组和非扩张型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和随访时间、病程、博来霉素及氰基丙烯酸异丁酯胶的用量、术前与术后视力、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结果和缓解率。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χ2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共纳入患者58例(58只眼),其中男性22例(37.9%),女性36例(62.1%);扩张型组19例(32.8%),非扩张型组39例(67.2%)。扩张型组年龄大于非扩张型组[39.0(28.0,54.5)和14.0(5.7,26.5)岁,Z=-3.96,P<0.001)],两组性别、眼别、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扩张型组病程长于非扩张型组[120(12,240)和12(1,90)个月,Z=-2.50,P=0.013]。术中博来霉素用量:扩张型组1.5(1.4,1.5)万U,非扩张型组1.5(0.9,1.6)万U;氰基丙烯酸异丁酯胶用量:扩张型组2.8(1.0,3.0)ml,非扩张型组1.7(1.0,2.2)ml。两组博来霉素和氰基丙烯酸异丁酯胶的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70,P=0.944;Z=-1.11,P=0.268)。两组均未发生视力下降或丧失,非扩张型组视力提高5例。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扩张型组治疗前后畸形血管最大面积分别为384.0(329.0,458.0)和330.5(271.6,356.7)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6,P=0.208)。非扩张型组治疗前后畸形血管最大面积分别为960.8(822.1,1058.3)和311.6(164.6,361.6)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P=0.00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扩张型组获得组织标本15例,病理学检查结果均符合血管畸形;非扩张型组获得组织标本39例,其中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血管畸形41.0%(16/39),符合脉管畸形59.0%(23/39)。手术治疗后39例完全缓解(67.2%),19例部分缓解(32.8%),有效率达到100%。结论采用博来霉素灌洗联合氰基丙烯酸异丁酯胶栓塞术治疗眼眶血管畸形疗效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胡索酸酯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部2015年10月购进的SPF级BALB/c小白鼠60只,周龄10周,先用7%的二硝基氯苯在腹部剪毛区致敏,而后用0.5%的二硝基氯苯在鼠背剪毛区左右两侧各1cm×1cm面积上经过4次激发制成慢性湿疹模型1,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一组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治疗组外涂药物使用5%延胡索酸酯软膏,对照组使用安慰剂,两组均每天两次涂抹患处,持续7天。结果治疗组真皮层炎性细胞数比对照组真皮层炎性细胞数明显下降,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延胡索酸酯治疗鼠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对人类湿疹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简介:目的优选制备口蹄疫DNA疫苗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DNA-PBCA-NP)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载体,用乳液聚合二步法制备不同配方的DNA-PBCA-NP,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以包封率为指标,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确定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制备工艺条件为:在pH值为3的条件下制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空白纳米粒,以2mL·min-1的速度将1份口蹄疫DNA疫苗溶液滴入到5份空白纳米球乳液中,继续搅拌8h.运用优化的工艺条件制备的纳米粒平均粒径为(78.12±16.5)nm,分布范围为30~150nm,平均包封率为51.25%±3.92%.体外缓释试验表明释药符合双相动力学规律.结论所确定的制备口蹄疫DNA疫苗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神经性皮炎与慢性湿疹患者应用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神经性皮炎与慢性湿疹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观察组予以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vs68.0%),差异明显(P<0.05)。两组复发率(8.0%vs12.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神经性皮炎与慢性湿疹患者应用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复发率更低,可在临床治疗中全面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考酚酸脂(霉酚酸酯,MMF)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方法对麦考酚酸脂的作用机制、药理学、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麦考酚酸脂预防和治疗肾、肝、心脏及骨髓移植的排异反应。亦试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某些肾脏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炎症性眼病及Crohn病等疾病的治疗。霉酚酸酯不良反应大多数可逆,减量或停药后症状减轻或痊愈。结论麦考酚酸是高效、选择性、非竞争性、可逆性的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MPDH)抑制剂,可抑制鸟嘌呤核苷酸的经典合成途径。对淋巴细胞具有高度选择作用,预防同种肾移植病人的排斥反应及治疗难治性排斥反应,可与环孢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应用。
简介:摘要1例2岁精索鞘膜积液患儿行腹腔镜双侧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后接受单次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7 mg静脉滴注镇痛。用药后约17 h,患儿出现肉眼血尿,超声检查示膀胱内血块,尿常规检查示尿潜血(++),镜检红细胞>50个/高倍视野(HP),尿蛋白(+++)。患儿同期未使用其他药物,考虑患儿的血尿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有关。先后给予酚磺乙胺注射液0.5 g静脉滴注、1次/d和注射用头孢曲松钠0.5 g静脉滴注、1次/d。治疗6 d后,患儿肉眼血尿消失,尿常规示尿潜血(+++),镜检红细胞3个/HP,尿蛋白(+++)。11 d后复查,尿潜血(+),镜检红细胞0个/HP,尿蛋白(++)。1个月后复查,尿潜血(-)、尿蛋白(-)。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喷洒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我院符合条件的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1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70例,采取胃镜下肾上腺素黏膜注射 ,研究组7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喷洒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各观察 24小时止血情况。结果 :研究组止血总有效率 91.4%,对照组止血总有效率 88.6%, 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 联合喷洒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有待进一步大数据验证。
简介:目的研究喷砂后微弧氧化(MAO)与喷砂酸蚀(SA)后MAO处理表面形貌的差异,探讨如何在保留SA获得的一级孔洞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MAO膜层的"骨小梁"样结构及富含钙磷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直径为106、250μm的Al2O3颗粒对钛样品进行喷砂,部分用氢氟酸(HF)双重酸蚀制备SA样品,再对两种样品分组,使用不同的处理电压进行MAO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膜层厚度,能谱分析仪测量表面元素含量。结果SA样品再行MAO处理可获得均匀连续的氧化膜层,并且MAO处理没有改变SA形成的基本形态,其中直径为250μm的Al2O3颗粒喷砂后双重4%HF酸蚀MAO处理表面的一级孔洞大小与成骨细胞最为接近。结论纯钛经SA和MAO复合改性后,在表面形成复合的形态特征,从而达到优化种植体表面结构和组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