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早期不同脂质水平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在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进行亲属活体肾移植的60例受体的临床资料,收集术后6个月、12个月受体的血脂情况和移植肾功能,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中国人公式计算GFR,分别计算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TG/HDL)、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TC/HDL)、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LDL/HDL)的比值进行统计。结果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TG/HDL分别为1.54±0.72、2.10±1.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C/HDL分别为4.99±1.30、4.28±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不同脂质水平与肾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TG/HDL与GFR(r=-0.268,P>0.05)、TC/HDL与GFR(r=-0.518,P<0.05)、LDL/HDL与GFR(r=-0.451,P<0.05)相关。术后12个月时不同脂质水平与移植肾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TG/HDL与GFR(r=-0.438,P<0.05)、TC/HDL与GFR(r=-0.221,P>0.05)、LDL/HDL与GFR(r=-0.322,P>0.05)相关。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早期血脂水平与GFR呈负相关,是影响早期移植肾功能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活体肾移植供者(LKDs)围术期焦虑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活体肾移植术的LKDs 72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假刺激组(S组),每组36例。T组LKDs于术前1 d上午(T0)、术晨麻醉诱导前30 min(T1)和术后第1天上午(T2)在双侧内关穴、双侧太冲穴和印堂穴各行30 min经皮穴位电刺激,刺激频率2~100 Hz,疏密波,电流强度6~15 mA;S组仅在相同时点及穴位贴电极片而不进行刺激。2组均在每次刺激前抽取肱静脉血,测定血浆5-羟色胺(5-HT)浓度。T0、T1、T2、术后第3天(T3)和出院前(T4)记录2组医院焦虑抑郁-焦虑量表(HADS-A)的评分。记录2组术中麻醉药用量、拔除喉罩时间、术后72 h内镇痛补救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T5)电话随访2组HADS-A及Leeds神经性症状和体征评估量表评分。结果与S组比较,T组T1、T2和T3时焦虑发生率降低,术后72 h内镇痛补救率降低,T1和T2时血浆5-HT浓度升高,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缩短(P<0.05)。2组术中麻醉药用量、拔除喉罩时间、术后3个月内焦虑及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缓解LKDs术前和术后早期焦虑,减轻术后疼痛。
简介:总结了4例DCD供肾肾移植术后发生DGF的护理经验。包括心理疏导、维持理想血压、病情观察、加强透析后的护理、药物毒副反应的观察等。认为采取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期间的有效护理措施能促进DCD供肾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身体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参考肾移植有关质量控制指标,分析儿童器官捐献供者给儿童受者肾移植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9月至2019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器官移植科接受儿童供肾的147例儿童肾移植临床资料,分别就供、受者一般情况、受者/移植物存活率和手术并发症等有关方面进行小结。147例移植受者中位年龄130个月(21~207个月),中位体重26.0 kg(8.5~71.5 kg)。120例供者中位年龄12个月(4d~180个月),中位体重9.3 kg(2.5~50.0 kg)。结果经过10 d~9年的随访,受者/移植物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7.3%和88.8%,其中双肾整块移植受者和移植物累积存活率为95.7%和60.9%,单侧肾移植受者和移植物累积存活率为96.8%和94.2%。双肾整块移植的主要并发症是移植物血栓形成(47.8%)和输尿管并发症(17.4%),而单侧肾移植则以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18.6%)和急性排斥反应(10.5%)为主。双肾整块移植和单侧肾移植中导致移植物丢失的主要原因均为移植肾血栓形成。受者死亡4例,其中2例因供者来源感染死亡,1例因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合并肝炎导致死亡,1例因癫痫大发作呼吸心博骤停死亡。结论儿童供肾儿童肾移植总体疗效良好。做好供、受者匹配及手术方式最优化选择非常重要。预防术后血栓形成避免早期移植物丢失仍是儿童供肾儿童肾移植移植研究的重点。
简介: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肾切除对供体的安全性和长期影响。方法观察78例活体肾移植供体选择、供肾的切除及供体长期随访。结果78例供体肾切除手术全部成功,其中切取右肾32例,左肾46例。测术前及术后1天、1周的血肌酐(Cr)、尿素氮(BUN)及血压情况,发现手术前后Cr、BUN、血压均有变化,其中Cr的变化较为明显。78例供体术后随访2~5年,发现供体Cr、BUN、血压及尿蛋白均有变化,但各观察指标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从近5年的随访来看,活体供肾肾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前详细地检查供体各项指标,术中仔细操作,以及随访对于保障供者的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9例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ABOi-KT)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完成9例ABOi-KT,其中A供B型3例,B供O型3例,B供A型1例,AB供B型2例。受者血型抗体预处理方案均采用口服免疫抑制剂联合单膜血浆置换(PE)和(或)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利妥昔单抗方案。观察预处理不良反应。监测预处理前后和肾移植前后受者血型抗体效价及其他相关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2例受者在血浆置换过程中出现口角麻木及不自主抖动,1例使用利妥昔单抗后出现输注反应,经处理后均好转。9例受者移植当天血型抗体IgM、IgG及总效价均≤1∶4,术后2周内无血型抗体效价反弹(均≤1∶8)。前3例受者术后出现肾周血肿,后6例受者更换肝素给药方式后未再出现。9例受者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均恢复良好,血肌酐及估算肾小球率过滤恢复良好,4例血肌酐缓慢升高后行肾穿刺活检,其中1例结合临床及病理诊断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末次随访,移植肾存活率为100 %。结论ABOi-KT是安全、可行的,可部分缓解供肾短缺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变性供肝对儿童活体肝移植供者的安全性及供受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儿童器官移植科完成的814例儿童活体肝移植中供者和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肝是否存在脂肪变性将供者和受者分为非脂肪变性供肝组(n=733)和脂肪变性供肝组(n=81),根据脂肪变性程度将脂肪变性供肝组再分为轻度及中度脂肪变性两个亚组。非脂肪变性供肝组供者中,男性307例,女性426例,中位年龄30岁(范围:18~57岁);受者中男性351例,女性382例,中位年龄7个月(范围:4个月至14岁)。脂肪变性供肝组供者中,男性41例,女性40例,中位年龄31岁(范围:22~51岁);受者中男性34例,女性47例,中位年龄8个月(范围:5个月至11岁)。术后通过门诊复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供受者进行定期随访。分别使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各组中受者和移植物生存曲线,并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脂肪变性供肝组和非脂肪变性供肝组受者生存率和移植物存活率。结果两组供者性别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年龄、血型分布、体重、体重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脂肪变性供肝组与非脂肪变性供肝组比较,供者术后1、2、5 d及1个月时肝功能指标ALT、AST的恢复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但手术时间更长[(294±75)min比(264±81)min,t=3.149,P=0.002],术后胆瘘[3.7%(3/81)比0.5%(4/733),P=0.025]和切口延期愈合[7.4%(6/81)比2.0%(15/733),P=0.013]比例增加。两组受者性别分布、年龄、血型分布、身高、体重及儿童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脂肪变性供肝组与非脂肪变性供肝组相比,受者术后2周内肝功能指标ALT、AST及总胆红素的变化无差异(P值均>0.05),两组受者累积生存率均为96.3%,移植物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6.3%和95.5%(P值均>0.05),两组受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轻度与中度脂肪变性供肝组相比,供受者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均无差异(P值均>0.05),受者累积生存率均为95.9%,移植物累积存活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2)。结论轻中度脂肪变性供肝应用于儿童活体肝移植时,供者手术时间延长,胆瘘、切口延期预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但对供受者术后总体恢复无明显影响,预后良好。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在亲属。肾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2例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供受体均随访3~12个月,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均较顺利,手术时间(气腹时间)为(65±16)min,术中出血约(110±40)ml,供肾热缺血时间(107±34)sec。肾移植术中血管开放后供肾均泌尿,未出现排斥反应及与操作技术相关的并发症。供者术后7d伤口拆线后出院。22例受者中有1例出现肾功能恢复延迟,术后2周恢复正常,其余21例术后7天血清肌酐恢复正常。1例术后2个月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甲强龙冲击治疗3天后治愈。结论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肾功能等优势,能促进亲属肾移植的开展,增加供肾来源。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供肾移植后肾动脉狭窄的诊疗经验。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的儿童(供、受者年龄≤18周岁)肾移植114例。根据受者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为正常组80例和流速增快组34例。根据是否存在血压升高、肾功能不稳定等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TRAS)的相关临床表现,将流速增快组患者分为有症状组(13例)和无症状组(21例),分析总结可能引起儿童移植肾动脉狭窄的风险因素。结果114例儿童肾移植受者中男性65例,女性49例,男女受者出现移植肾动脉流速增快比例明显不同(38.5%和18.4%,P=0.02)。各组受者月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组供者的平均年龄10.4个月、体重9 kg明显低于正常组(平均年龄65.3个月,体重21.0 kg)和无症状组(平均年龄64.4个月,体重21.2 kg),P值均小于0.01。有症状组动脉最快流速363.5 cm/s明显高于无症状组的228.8 cm/s(P<0.001)。有症状组中6例采用药物治疗,治疗后临床表现均完全缓解;另外7例接受有创治疗:2例接受1次,2例接受2次,1例接受3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后临床症状缓解,肾功能稳定;1例接受PTA治疗时穿刺点出血,治疗失败,移植肾功能逐渐丧失;1例接受PTA后未缓解,随后置入血管内支架,此后由于血管支架内再狭窄进行多次支架内扩张无效。最后手术探查,取出血管支架,行移植肾动脉修剪后,临床症状缓解。结论男性受者、低体重或低月龄供者可能是儿童供肾移植发生TRAS的风险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移植肾动脉流速增快不一定伴随相应临床表现,但动脉流速明显增快往往提示TRAS可能性大,需药物或有创治疗干预。在PTA效果不明显时,可多次治疗,尽量避免置入血管支架,以防止形成血管内再狭窄。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婴幼儿供肾成人双肾移植临床疗效,探讨供、受者选择及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12月至2019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实施的婴幼儿供肾成人双肾移植42例,根据供肾是否满足三"5"标准(供者年龄>5个月、供者体重>5 kg、供肾长径>5 cm)分为两组,两组受者再根据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术式A亚组(经典En-bloc术式)、术式B亚组(分离式双肾移植)、术式C亚组(改良术式)。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经中位随访时间56个月(11~92个月)。供肾满足三"5"标准组受者均未发生栓塞事件;末次随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术式A为123.4 ml/min(92.2~156.6 ml/min)、术式B为97.2 ml/min(81.3~116.6 ml/min)、术式C为133.9 ml/min(133.9~133.9 ml/min);供肾不满足三"5"标准的受者中,术式A和术式C受者均未发生栓塞事件(0%),术式B中3例受者发生移植物栓塞(2例单肾栓塞、1例双肾栓塞)(3/5,60%),显著高于术式A、C组(P<0.05);末次随访尿蛋白(+):术式A 1例(1/2,50%)、术式B 3例(3/5,60%),术式C 0例,术式C受者尿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术式A、B(P<0.05);末次随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术式A为82.4 ml/min(80.9~83.9 ml/min)、术式B为71.8 ml/min(46.1~114.2 ml/min)、术式C为122 ml/min(83.3~142.4 ml/min)。满足三"5"标准供者组和不满足三"5"标准供者组的受者1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100%和89.5%;3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100%和84.2%。结论婴幼儿供肾可以加以利用,满足三"5"标准的供肾对术式的要求不高,预后较好;不满足三"5"标准的极低龄、极低体重供者的供肾,采用利用主动脉远端建立流出道的改良术式似可降低栓塞的发生率、改善近期预后,并减轻移植物高灌注损伤、改善远期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单中心低龄婴儿双供肾移植给成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7月至2017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实施的所有儿童双供肾移植给成人受者共22例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22例供者年龄(2.9 ±1.7)个月,体重(4.9±1.4)kg,其中15例小于3月龄。受者多为低体重女性成人,体重(46.3±5.6)kg。总结早期移植失败及随访期间移植肾失功或受者死亡原因。根据是否发生单侧移植肾血栓,移植肾功能恢复者又进一步分为双肾存活组和单肾存活组,比较移植肾中-长期功能。结果4例受者在术后早期出现移植失败,包括双肾血栓2例、移植肾破裂切除1例和受者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18例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出院,随访期间因移植肾新生肿瘤切除双肾1例、因复杂全身原因死亡1例、因间质性肺炎死亡1例,余15例受者双肾均存活者10例(中位随访59个月),单肾存活者5例(中位随访48个月)。移植1年时双肾存活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为(95±27)ml/(min·1.73 m2),显著高于单肾存活组(61±24)ml/(min·1.73 m2)(P<0.05),但3年时分别为(95±21)ml/(min·1.73 m2)和(69±31)ml/(min·1.73 m2),差异缩小,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12)。结论低龄婴儿双供肾移植虽然可以扩大供肾来源,但发生早期移植失败和单肾栓塞的风险较高。在单肾存活的情况下,受者仍具有相对满意的中-长期移植效果。
简介:摘要:肾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最佳的治疗方式,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graftfunction,DGF)等,胰腺炎是其罕见并发症。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tuepancreatitis,SAP)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SAP发病急、并发症多、可发生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肾移植术后并发SAP在临床上少见,病死率高达50%~100%。本研究选取本院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46例,旨在探讨患者病原菌分布及临床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在供肾来源极其短缺的情况下,扩大标准供者(ECD)供肾移植数量不断上升,其效果不如标准供者供肾移植且并发症较多,需要严格遵循"安全有效"和"知情同意"的伦理准则。一是由于目前国际上对ECD评估暂无统一标准,需要伦理委员会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充分审查,避免ECD供肾无原则滥用,以免受者经济、身体甚至生命安全受到严重损害。二是ECD供肾移植前应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但患者知晓后很可能拒绝,从而导致ECD供肾移植无法开展。建议卫生行政部门联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拟定包含ECD供肾相关内容、有较强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知情同意书统一使用,在尿毒症患者到移植中心初诊时即实施肾移植手术的知情告知,征求患者自由和充分的知情同意。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9家移植中心已开展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ABOi-KT)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开展ABOi-KT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各中心已开展ABOi-KT和同期ABO血型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ABOc-KT)的临床资料,从组织配型、术前处理方案、术后并发症、移植物及受者存活率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国内现阶段ABOi-KT的效果。结果342例ABOi组和779例ABOc组供、受者相比,(1)年龄、体重指数、供受者关系及术前透析等待时间等没有显著差别;(2)ABO血型:各移植中心O型受者等待名单最长,实施O型受者ABOi-KT,特别是A型给O型的比例最高;(3)HLA配型:两种手术在错配率、群体反应性抗体(PRA)I类、PAR Ⅱ类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4)术前抗CD20单抗的使用根据不同时期应用方案不同;(5)外科并发症:开展ABOi-KT的早期以出血最为常见,现阶段可见血管内微血栓形成,与ABOc-KT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6)术后1、3、5、10年移植肾存活率和受者存活率均较高,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和血肌酐水平较低,与ABOc-KT相当。结论ABOi-KT技术成熟、安全有效,各移植中心可根据需要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