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蠲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药理学和毒理学作用。方法受试药采用灌胃给药途径,连续给药3~15天,以0.75~3g/kg的剂量(相当人日服量的7.5~30倍)给大鼠、小鼠灌服,采用蛋清致足跖胀、醋酸致腹腔炎症、羧甲基纤维素(CMC)致炎模型观察抗炎作用;采用醋酸扭体法观察镇痛作用;采用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及1%DNFB溶液致敏模型观察观察免疫调节作用。结果对大鼠蛋清性足跖肿有明显的减轻作用,对炎症早期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大鼠皮下白细胞游走,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有明显镇痛效应。可抑制LPS诱导AA大鼠PMφ,释放IL-1;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测定证明本药有使Ts细胞数量增加的趋势,L3T4+/Lyt-2+细胞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主要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证实本品具有抗炎、镇痛、消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且未见任何毒副作用,为临床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慢性腰腿痛等症提供了有效性和安全性依据。

  • 标签: 蚁参蠲痹胶囊 抗炎 镇痛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族“,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代称。近年来“族”现象逐渐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它的形成涉及复杂的社会背景、时代因素,以及群体自身特点,而这种现象和行为的背后,也有值得分析的心理和文化因素,透过“族”现象与其所处文化关系的分析,不仅能够帮我们更好地认识“族”的成因,也能进一步引导我们思考行为与文化的关系。

  • 标签: &ldquo 蚁族&rdquo 大学生 文化与行为 心理
  • 简介:目的:报告卜弋1%毙蟑胶饵现场杀灭德国小蠊的结果;方法:对饭店、医院等进行现场实验;结果:实验现场施药前德国小蠊密度平均为200.6只/15min,施药后的1d、3d、5d,杀灭率平均分别为89.8%、97.6%和99.9%,德国小蠊的死亡高峰在投药后的前三天,分别占德国小蠊死亡总数的44.9%、24.5%和13.4%;结论:卜弋1%毙蟑胶饵对德国小蠊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卜弋1%毙蟑蚁胶饵 现场实验 杀灭效果 德国小蠊 杀虫剂
  • 简介:目的:观察附蠲痹超细微粉对RA—MsPGN大鼠模型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检测大鼠24h尿量、尿蛋白量和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以及肾脏病理形态学检查反映肾功能的变化。结果:RA—MsPGN模型大鼠与正常组相比24h尿量和尿蛋白量以及血清肌酐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尿素氮水平二者之间无差异;病理形态学检查见模型组动物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基质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毛细血管袢受挤压现象;而附蠲痹超细微粉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24h尿量、尿蛋白量和血清肌酐水平;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和系膜基质的增多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血清尿素氮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附蠲痹超细微粉对RA—MsPGN大鼠肾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肾损害 系膜增殖性肾炎 蚁附蠲痹超细微粉 肾功能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壮医中的“药线点灸”在治疗红火咬伤性皮炎中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药线点灸是一种源自广西壮医的外治疗法,通过使用经过壮药泡制的苎麻线点燃后的火星,直接作用于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临床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36例红火咬伤性皮炎患者进行了药线点灸治疗,并对其疗效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药线点灸 红火蚁咬伤性皮炎 疗效 作用机制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利肝胶囊联合替诺福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对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到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40例HBV-DNA阳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照组20例患者单用替诺福韦进行治疗,观察组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取利肝胶囊联合替诺福韦进行治疗。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反映临床治疗疗效。结果结果显示,利肝胶囊联合替诺福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后患者的AST、ALT、TBIL及肝纤维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肝联合替诺福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能够有效减轻炎症,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

  • 标签: 替诺福韦 蚁利肝胶囊 乙肝 肝硬化 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