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入院护士职能采用封闭式集中培训与阶段分散培训模式的观察比较,效果分析,寻求最佳培训模式。方法将2012年入院的护士50名作为观察组,采用集中示范-集中培训-集中考核-末位淘汰轮岗的封闭式集中培训模式;2011年入院的4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集中示范-科室培训-集中考核的阶段分散培训模式。通过观察分析两组间培训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常用护理操作技能及临床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封闭式集中培训模式显著优于阶段分散培训模式,封闭式集中培训模式可显著提高新入院护士的临床适应能力、沟通能力、技能操作、理论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及时持续地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确保护理文书质量。方法由病区护士担任护理文书质控联络员,对病区的护理文书质量进行了全面、及时持续督导监控。结果及时持续护理文书质控对改进和完善护理文书质量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对新护士岗前培训,增强适应临床工作能力,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对新护士进行2个月的规范化的岗前培训,首先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医院感染知识、护理技术操作、护士服务礼仪、护理核心制度、急救有关知识和技术等。挑选综合素质好的培训老师,由护理部指导培训老师落实培训计划,并检查和总结新护士培训前后效果。结果增强了新护士对临床护理工作适应能力,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收到了预期效果。结论对新护士有计划的、合理的、有效的进行岗前培训,有利于新护士的角色转变,护理技术操作更规范,更快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确保护理安全。
简介:了解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状况,识别高校辅导员的压力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压力管理策略,帮助辅导员在工作中有效应对压力、释放压力,使辅导员能更好地发挥潜能,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本研究以上海市、江苏省两地8所高校的专职辅导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随机开放式访谈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所调查398名对象中75.4%的辅导员有轻度职业倦怠,其中男性占49.3%,女性占50.7%;职业倦怠与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A型性格呈正相关;与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度呈负相关。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方差分析显示:年龄26-35岁的辅导员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随工作年限的增加,职业倦怠感也在增加;辅导员每天工作时间平均10-12h,压力感最大;辅导员对自己工作能力与工作性质积极评价,职业倦怠感较低,消极评价心理压力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辅导员的角色认知也影响其职业倦怠感的产生,角色认知为组织者、人生导师或保姆,职业倦怠感较高,认知为知心朋友,倦怠感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引起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繁重的工作、发展前途、职称晋升、低收入、考核制度。75.4%的高校辅导员有中等程度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与客观工作任务和主观评价相关。建议合理布置工作任务、客观评价自己、改变不良认知与习惯会有效缓解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