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筛选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尿液中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为寻找大骨节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及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在陕西省大骨节病病区永寿县选取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在同病区村选取无大骨节病临床症状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空腹中段晨尿,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检测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通过多变量统计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以及与KEGG、人类代谢组学数据库(HMDB)比对,鉴定并筛选大骨节病患者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结果共纳入58名研究对象,病例组39名,其中男性23名、女性16名;年龄为(61.2 ± 7.8)岁;体质指数为(22.7 ± 6.5)kg/m2。对照组19名,其中男性10名、女性9名;年龄为(50.0 ± 9.0)岁;体质指数为(24.3 ± 5.5)kg/m2。鉴定并筛选出与大骨节病发病机制高度相关的一级差异代谢物3个(HT-2毒素、T-2四醇、硒-腺苷硒蛋氨酸),均表达下调;二级差异代谢物38个,其中10个上调、28个下调。筛选出差异代谢通路9条,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脂类代谢和能量代谢。结论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的尿液代谢谱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脂类代谢和能量代谢,其中一级差异代谢物HT-2毒素、T-2四醇、硒-腺苷硒蛋氨酸与大骨节病发病机制高度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组合压配型桡骨头假体置换与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64例成人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8例,女46例;年龄32~58岁,平均45.7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内固定组(mini钢板螺钉内固定32例)和置换组(组配型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32例)。末次随访时记录并比较肘关节外翻角度、肘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以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以评价术后疗效。结果内固定组和置换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8~48个月(平均18.7个月)随访。内固定组和置换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1.4±8.2)、(68.9±7.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内固定组和置换组屈伸角度分别为95°~125°、100°~140°;旋转角度分别为135.3°±11.2°、143.5°±12.8°,Mayo评分分别为(79.2±3.8)、(83.4±3.9)分,以上项目置换组均优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疼痛VAS分别为(7.6±0.7)、(0.9±0.7)分;置换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疼痛VAS分别为(7.9±0.8)分、(0.7±0.6)分,两组组内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感染。内固定组出现内固定松动伴尺神经炎症状1例;置换组出现假体周围吸收但无假体松动1例。结论人工桡骨头置换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成人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桡骨头置换效果更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CT技术在成人髋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如何指导选择臼杯大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21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DDH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行薄层CT扫描并将二维原始数据导入M3D可视化数字化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实体模式下观察髋臼形态,从软件假体数据库中选择合适的臼杯假体,通过3D-CT技术模拟假体植入进行手术预演,利用软件剖面分割技术观察髋臼前后壁对臼杯的包容情况、髋臼内壁厚度与臼杯的匹配度以拟定臼杯假体型号。术后对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对二维术前计划及三维术前计划所拟定的臼杯假体大小型号与实际置换中的假体型号吻合度进行评估。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3~36个月术后随访,平均随访12.8月,术前为(46.2±5.3)分,术后评分为(86.3±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17例,良4例。利用3D—CT技术拟定的臼杯大小数据中85%与实际置换中一致,其组内相关系数为0.865,明显较基于X射线平片所作的二维术前计划准确。结论3D-CT技术指导成人髋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臼杯大小型号选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最大化地增加假体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