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对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51例,70个,在C形臂X光机的导向下,局部麻醉,经椎弓根入路将骨水泥(粉、液、造影剂3∶2∶1的比例调制)注射入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疼痛,单骨水泥注射量3.0~5.0ml。结果全部病例成功手术,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40min。术中出血2~5ml。术后10~20min疼痛症状开始缓解,全部病人术后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术后住院3~6d(平均5d),随访4~20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状况,疼痛症状无复发〖HTH〗结论〖HTSS〗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采用PVP治疗止痛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但需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手术操作的规范。

  • 标签: 〖HTSS〗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日益成为社会公共问题,而骨折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且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害大,严重危及健康老龄化,但目前的诊疗现状仍有待改善。为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规范诊疗,优化其早期识别、诊断、治疗策略,并预防再骨折,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及风险人群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由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牵头,通过改良Delphi法制定了本共识,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参考。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 二级预防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相关脊柱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90例,予以后凸成形手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分别进行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Cobb角测量、前缘高度以及中缘高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VAS、Cobb角测量、前缘高度以及中缘高度等指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相关脊柱疾病治疗方面,后凸成形手术治疗的疗效确切并且安全高,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骨质疏松 脊柱疾病 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脊柱肿瘤及转移瘤患者中使用经皮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收入目标是50例脊柱肿瘤及转移瘤患者(数据来源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n=25例)实施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n=25例)实施经皮成形术治疗,比对两组脊柱肿瘤及转移瘤患者临床治疗差异。结果观察组脊柱肿瘤及转移瘤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VAS评分、肿瘤症状表现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脊柱功能复常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参照组,P<0.05,数据指标展现统计学计算价值。结论将经皮成形术治疗用于脊柱肿瘤及转移瘤患者中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 :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退化,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骨折的敏感性。因此,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是衰老期间身体代谢调节功能下降或(和)紊乱,营养摄入和体力活动减少 ; 定期和适当的运动是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非药物手段。一步一步,辅以一定程度的中等强度阻力运动。

  • 标签:
  • 简介:老年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表现为骨量减少以及骨质微观结构的退化,其结果势必增加骨折的敏感性。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防治骨质疏松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引起老年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衰老过程中机体代谢调节机能下降或(和)紊乱以及营养摄入和身体活动的减少;而有规律适量的运动锻炼是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的非药物手段,老年骨质疏松的运动处方应以有氧锻炼为基础,循序渐进,并辅以一定数量的中等强度的抗阻锻炼。

  • 标签: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代谢障碍 运动处方
  • 简介:早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预防骨质疏松的3大原则: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然而,更多的人却把眼光放在补钙和饮食上.忽略了运动疗法在预防骨质疏松上的重要作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运动疗法 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 补钙 饮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依托吉珲铁路、张呼铁路等高速铁路,通过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理论计算等方法研究了中低压缩黏性土的基本工程特性和变形特性,并结合沉降实测结果进行了地基沉降变形时效及沉降控制效果分析。

  • 标签: 高速铁路 中低压缩性黏性土 地基变形特性 沉降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磨钻参数设置对牛磨削部位最高温度和穿透时间的影响,确定最佳参数,实现脊柱手术中基于机器人辅助的高效安全的超声磨钻磨削。方法将5头成年牛胸腰椎标本(T10-L6)用切割机切成10 mm厚切片,共获得50个切片,其中30个切片用于松质骨实验,20个切片用于皮质骨实验。松质骨实验中,将切片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切片,对应不同的进给速率(0.8、1.6和2.4 mm/s)。在切片的松质骨部位用不同的输出功率进行9次磨削,输出功率从20%(48 W)增加到100%(120 W)。皮质骨实验中,将切片随机分为2组,每组对应不同的进给速率(0.8 mm/s和1.6 mm/s)。在切片皮质骨部位进行4次磨削,分别对应输出功率从70%(84 W)增加到100%(120 W)。实验在室温25 ℃下进行,用红外热像仪记录磨削部位的最高温度,并记录穿透时间。比较松质骨及皮质骨在不同输出功率和不同进给速率下磨削最高温度及穿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相同进给速率时松质骨磨削部位的最高温度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加而降低,输出功率120 W时最高温度同24 W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2 ℃±9.4 ℃比70.9 ℃±5.7 ℃、59.2 ℃±7.1 ℃比69.5 ℃±10.7 ℃、55.5 ℃±5.5 ℃比69.2 ℃±9.3 ℃,均P<0.05)。在相同输出功率下,不同进给速率的最高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皮质骨在0.8 mm/s进给速率下,最高温度随输出功率增加而降低,输出功率120 W时最高温度显著低于84 W时(P=0.048);但在1.6 mm/s进给速率下,增加输出功率不能显著降低最高温度(P>0.05)。在相同输出功率情况下,进给速率1.6 mm/s时的最高温度比0.8 mm/s时均显显降低(均P<0.05)。松质骨磨削穿透时间不随输出功率增加而显著缩短(均P>0.05),但随进给速率增加而减少(均P<0.05)。皮质骨在0.8 mm/s进给速率下,输出功率增加不能使穿透时间缩短(P>0.05);1.6 mm/s进给速率下,输出功率120 W时穿透时间最短,显著低于96 W时(P=0.008)。在相同输出功率下,进给速率1.6 mm/s时的穿透时间比0.8 mm/s时缩短(均P<0.05)。无论松质骨还是皮质骨,在相同输出功率下,不同进给速率的穿透失败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松质骨在输出功率48 W及以上时,皮质骨在输出功率108 W和120 W时,穿透失败率均为0。结论磨削最高温度松质骨受输出功率影响,皮质骨受进给速率影响;穿透时间松质骨受进给速率影响,皮质骨同时受进给速率和输出功率影响。松质骨最佳磨削参数为输出功率120 W,进给速率2.4 mm/s;皮质骨为输出功率120 W,进给速率1.6 mm/s。

  • 标签: 脊柱 机器人 超声磨钻 最高温度 穿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