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西藏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形特征,在高海拔大气和天气系统的影响下,西北地区气候复杂多样,干燥寒冷,东南地区炎热潮湿,还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和明显的垂直气候区。西藏的生态环境脆弱,易受许多天气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专家研究表明,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更容易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

  • 标签: 西藏 气象灾害 特征 防御措施
  • 简介:摘要:在海水入侵区通过抽水试验确定地层渗透系数时,长时间大规模抽取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进一步加剧,抽取的高盐分地下水的排放往往会对地表生态环境造成二次伤害。振荡试验是地下水研究中现场快速确定岩土体渗透系数的主要技术方法,与抽水试验相比振荡试验在快速评价海水入侵区地层渗透性过程中存在诸多优势。为快速评价海水入侵区不同埋深地层渗透性,减少实施常规水文地质试验对存在污染含水层的扰动,提出利用振荡试验技术确定滨海地层渗透系数。

  • 标签: 振荡试验 海水入侵区 室内实验 现场实验 渗透系数
  • 简介:1防御组织体系设计1.1现状分析从世界各国防御气象灾害的经验可知,气象灾害防御的组织机构是实施防御的基础,组织形式是防御的保证。完善的组织体系会使气象灾害防御顺畅进行,并可节约防御成本,带来更大的防御效益。我国气象灾害防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没有统一的决策协调机构。干旱、台风、暴雨(雪)等灾害防御基本上由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管理;

  • 标签: 灾害防御 气象灾害 机制设计 编制 规划 组织体
  • 简介:对玉树地区6个台站1960—1999年的雷暴日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并结合2002—2006年该地区发生的雷电造成的灾害情况分析,初步总结近40年来玉树地区雷暴特征和雷电灾害成因及一些防御对策,为玉树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玉树地区 雷暴 灾害 防御
  • 简介:旱涝发生频率高,涉及范围广、影响季节长,受灾程度重,是福建省的主要自然灾害。龙岩市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旱涝灾害发生,因灾造成的损失难以计数。仅1996年“8.8”洪灾,直接经济损失就达28亿元;1962年秋至1963年春的严重干旱,全市受灾面积达89万亩,其中34万亩无法插秧,损失粮食795万公斤。

  • 标签: 旱涝灾害 防御对策 灾害特征 直接经济损失 闽西 发生频率
  • 简介:首先分析了2011年华西地区秋雨期间的雨情、汛情等特点,并从气象因素、地理特征、救灾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华西秋雨致灾的成因进行分析。得到几点启示:建议加强信息员队伍在预警信息发布和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华西地区中小流域的山洪防御依然是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加强治理和能力建设;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防御灾害意识及能力;加强规划与建设,提高社会整体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 标签: 华西秋雨 洪水 灾害 防御.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加剧,因极端天气引起的气象灾害出现的频率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在热力条件的作用下,雷电灾害发生几率极高,我国每年均会因为雷电灾害的发生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而且大部分的雷电灾害出现在农村,与城市相比较而言,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民缺乏防雷意识,房屋没有防雷装置,电源、电话以及通信等线路均未采取防雷措施,这些均导致农村地区存在极大的雷击隐患,对农村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 标签: 农村 雷电灾害 成因 对策
  • 简介:海东地区位于青海东北部,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是青海省的主要产粮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特点,使海东地区发生气象灾害的频率极高,危害十分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增长。研究气象灾害的时空规律,客观地制定防御对策,这对有效地进行防灾减灾,建立稳固的粮食生产基地,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壮大农村经济,加速脱贫致富

  • 标签: 海东地区 防御对策 农业气象灾害 防灾减灾 出现频率 农村经济
  • 简介:分析了法律建设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地位、作用,得出法律、法规是防御自然灾害的基础保障;分析了防御规划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前瞻性作用,得出规划、设计是防御自然灾害的关键保障;分析了教育宣传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主导性作用,得出教育、宣传是防御自然灾害的全民保障;分析了自救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障,得出自救、互救是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综合分析得出,自然灾害防御是国家、政府、组织、法人、自然人的责任,应纳入日常工作管理。

  • 标签: 自然灾害防御 法律建设 教育宣传 工作管理 保障 自然人
  • 简介: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在我市得到迅速发展,但1999年12月的强冷空气使大棚蔬菜生产受到重创,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冬季大棚蔬菜生产防低温冻害一要保温、二要降湿。

  • 标签: 低温冻害 棚栽 栽培 蔬菜大棚 塑料大棚 防御对策
  • 简介:山东省龙口市地处胶东半岛东部,62万人口,总面积893km^2。由于龙口市处于我国地震灾害多发地区之一——环渤海湾地区,邻近海域有郯庐、燕勃两大强震带交汇通过,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地震烈度Ⅶ度。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大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地震灾害对城市、村镇的潜在威胁也在加大。

  • 标签: 防御工作 震害 环渤海湾地区 大型建设项目 地震灾害 破坏性地震
  • 简介:为充分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由中国气象局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联合组成的考察团,于2008年4月19~29日赴日本、韩国进行专题立法调研考察。联合考察团成员有团长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刘宪华副司长,副团长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农业资源环保法制司刘时山副司长,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刘国平副巡视员,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孟婵调研员,中国气象局办公室李红山副长处,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李丽军处长,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农业资源环保法制司罗怀熙副处长。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立法 灾害防御 韩国 日本 农业资源
  • 简介:利用2013年台风"苏力"的监测资料、台风灾情资料、2000年后福建省台风灾害数据库资料和台风"苏力"灾害防御行为效益评估网络问卷调查资料,采用相似分析法的上下限区间估算法,预评估台风"苏力"造成的受灾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并利用台风灾害风险区划方法对台风"苏力"进行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台风"苏力"预评估结果与实际灾情相符,台风"苏力"灾害风险分布与实际灾情分布大部分一致,风险等级高的县市,实际灾情重,高风险区的大部县市直接经济损失均为1000万元以上。应用台风灾害防御行为效益评估三级指标体系,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可知,指标体系中的各级各项指数均能较好地反映和评估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公众参与的防御行为效益,政府主导在各类减灾行为中作用最大。

  • 标签: 台风“苏力” 灾害评估 风险区划 效益评估
  • 简介:联合国的有关报告指出,过去10年全球发生的气象灾害,导致30多万人丧生,造成经济损失超过8000亿美元。20世纪的观测事实表明,全世界70%的自然灾害和气象相关。专家研究发现:欠发达地区比发达地区更容易产生自然灾害。同等级的自然灾害,

  • 标签: 气象灾害 防御机制 发达国家 欠发达地区 国外 自然灾害
  • 简介: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背景下,甘肃中部地区极端气象事件显著增多,尤其是冰雹灾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严重损失。根据近30a冰雹落区、地形地貌对冰雹天气发生发展的影响、冰雹移动路径分析表明,中部地区雹云生成发展和移动路径除受天气系统影响外,复杂的地形地貌是影响降雹的最主要影响因子之一。结合冰雹预报预警,提出人工消雹作业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消雹试验效果,为防雹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冰雹 地形地貌 移动路径 防御
  • 简介:摘要:近年我国防汛工作体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人们的安全,推动社会稳定发展,那么就应该积极的制定相应方案,来落实洪水灾害防御措施,在风险管控理念下,更好地对其洪水灾害内容进行研究。文章就先了解基于风险管控理念下洪水防御的四个方面,然后说明基于风险管控理念下洪水灾害防御的相应措施,为各地区洪水灾害防御提供相应策略,推动各地区稳定发展。

  • 标签: 风险管控理念下 洪水灾害 防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