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非典”好象一阵怪风,伴随着口罩的脱销,瞬间吹遍了中华大地,也吹到了全球很多国家,一瞬间.满街全是口罩,世界的媒体全是”非典”的身影。如今,“非典”将要过去了,街上的口罩也在减少,受害最重的北京人终于可以在春天的尾巴上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大声说话了,可以开车到郊区而不用担心被隔离了。在已经过去的“非典”流行的4、5月间,许多带相机的人多数都没有藏在家里躲“非典”,他们一直在寻找各种机会与“非典”亲密接触,这是另外的一种感觉。他们将相机也带上“口罩”,深入到医院的病房;他们将相机藏在衣服里,悄悄地在地铁里按动快门,他们早早地来到村口,在警惕的眼睛注视下摆弄着相机,不失时机地定格一个个瞬间,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停留在他们生活的城市里.仔细地“过滤”着熟悉的大街小巷,寻找着这个春天与往常的不同。
简介:姚璐的《中国景观》系列,运用高超的数码技术,以今天到处可见的一堆一堆由绿色(偶尔黑色)防尘布所遮掩的建筑材料(或垃圾)为素材,添加少许亭台楼阁与小舟,拼凑成一个个看似精心构思的青绿山水画面。细看之下,却会发现还有头戴安全帽的当代民工行走于青山绿水间,骤然显出某种时空上的不和谐。按照想象与文化惯例本应游走于画幅间的士大夫与渔樵被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惊破。原来,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来自于处处都在大兴土木的当下现实,也在影射这种现实。姚璐敏锐地捕捉到了当代中国的新符号:防尘布。经过他的机智运用,我们终于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那些建筑工地上用来遮掩丑陋、防止扬灰、防止偷盗的绿色防尘布以及由它所披挂而成的座座土堆,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新符号。
简介:《摄影南北二人谈》的栏目终于在1998年与读者见面了,我们特别邀请了山东《大众日报》摄影部的记者孙京涛和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的编辑黄一璜二人担任本期的主持人。本栏目拟在每期就一个话题展开对话式的讨论,讨论对象十分宽泛,或是摄影作品、摄影人风格(国内),或是摄影现象、摄影流派,或是摄影理论、评论中需要或正在探讨的问题。讨论的方式力争不拘一格,但一定讲真话、实话、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做到不逢迎、不回避、不矫情。当然,我们的愿望是良好的,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与实践的检验。衷心希望读者朋友能关注并参与我们这一栏目,飨我们以支持、帮助和信心
简介:格雷·吉拉德(GregGirard),1955年出生于加拿大。1986年,格雷在香港开始了自己的摄影生涯,他为《新闻周刊》、《财富》、《纽约时报》众多国际知名出版物提供新闻摄影作品。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香港期间,格雷与伊恩·拉姆勃特(IanLambot)合作出版了《黑暗之城》(CityofDarkness),这本摄影集记录了"九龙城寨"这座拥有35000居民的古老围城在1993年被拆除前的最后时光,其颇具人文关怀的怀旧影像也奠定了格雷以后摄影创作的基本格调。随后,格雷继续他的亚洲之旅,并先后在韩国、英国、德国、芬兰、美国等国家举行展览,现在,他将镜头对准了上海-一个正在向国际性都会转型的中国城市,2007年4月,他出版了新作《上海魅影》(Phantom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