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蚕共育是由有技术、善经营,热心于蚕桑生产的单位或农户,建造专用蚕房、设备及桑园,从补催青、收蚁开始对蚕进行一定规模的规范饲养,直到3龄出售给蚕农.这种蚕共育不仅符合蚕生长发育要求,而且经我县多年实践证明,它省劳力,省桑叶,省投资,蚕体壮,产量高,茧质优,效益好,可缓解养蚕用工与大田农忙用工的矛盾,是提高蚕茧产量、质量、效益的关键性措施.

  • 标签: 共育质量 蚕茧产量 小蚕 共育户 蓬溪县 生长发育
  • 简介:近几年来,随着我县种桑养蚕规模的不断扩大,蚕共育在我县桑蚕生产较发达或桑蚕生产有一定规模的地区已被普遍采用.蚕共育是一种由单位组织人员饲养蚕,或由蚕室设备齐全、有相应的桑园面积、技术过硬的养蚕户饲养蚕,3龄饷食或4龄饷食第二口叶后分给养蚕户饲养大蚕的一种分段养蚕方法,它有利于消毒防病和对蚕的护理,有效地防止蚕病的发生,从而促进蚕体强健好养,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现就蚕共育应注意的几个技术环节浅谈如下,供蚕农参考:

  • 标签: 小蚕共育 技术环节 养蚕方法 桑蚕生产 消毒防病 稳产高产
  • 简介:插分式蚕加温器是为了适应当前农村蚕饲育特点而研制的,根据蚕的不同生理发育阶段而插入相应个数的加温片,通过自动控温器自动给加温片通断电,从而控制蚕座的温度。该加温器操作安全容易、节能环保,是蚕饲育的理想仪器。

  • 标签: 控温器加温片 温度 小蚕
  • 简介:宜州市作为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县级市,其蚕共育情况对宜州经济发展和蚕茧产、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调查宜州市蚕共育室的规模、设施、消毒、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内容,为宜州市蚕共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宜州市 小蚕共育 调查
  • 简介:蚕共育模式是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蚕技术,是蚕共育户利用自身专业技术将娇气难养存活率低的蚕集中在一起饲养,目的在于提高养蚕成功概率,解决农村养蚕难的问题,但是伴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新的问题又层出不穷。因此文章围绕蚕共育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针对意见。

  • 标签: 小蚕共育 发展现状 对策
  • 简介:丝茧育蚕是指群体中发育特别缓慢,体躯显著瘦小的个体.该蚕的发生,加大了各龄期的技术处理难度,甚至由于体弱,增加了感病机率,食桑量不足,吐丝量,使单张产茧量低,经济效益差.为了解决农村饲养蚕的发生,应采取对策,分类指导,夺取丰收.现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肤浅的认识.

  • 标签: 原因浅析 蜕皮激素 小蚕 生长发育 张产茧量 农村饲养
  • 简介:根据叠框式蚕共育技术在广西蚕区的研究应用情况,比较该技术与传统蚕匾蚕共育技术的差别,阐述做好眠起处理在蚕共育技术中的重要性,并总结叠框式共育蚕眠起处理的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叠框式蚕共育技术。

  • 标签: 叠式木框 小蚕共育 眠起处理
  • 简介:“养好小蚕七成收”,蚕集中标准化共育省叶、省工、省投资,技术、设备、劳力高效利用,蚕茧优质、高产,是养蚕技术推广的核心环节。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在涪城区推进蚕共育标准化建设,为推行标准化共育技术,提高蚕茧质量,打造精品蚕茧生产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主要经验是:

  • 标签: 小蚕共育 涪城区 成功经验 蚕茧质量 技术推广 标准化
  • 简介:本文阐述了蚕业新区蚕联户共育饲养管理技术,包括联户共育的设置、共育室的管理和技术标准等,对蚕共育技术的普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蚕业新区 小蚕 联户共育 饲养管理技术
  • 简介:蚕共育是养蚕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共育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广大蚕农的经济利益。重庆市丰都县蚕种场1993~1996年连续四年,特别是1996年春同时出现9个共育室一眠严重死亡,损失蚁量达1000多克。经逐一排出与蚕眠期死亡有关的复杂因素,

  • 标签: 小蚕共育 蚕室 湿度 共育室 养蚕工作 育成
  • 简介:叠式蚕框育蚕,操作方便,程序简化,蚕房、蚕框消毒方便,节省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便于集中管理,提高共育室及设备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小蚕共育质量,是取代传统蚕框育蚕的良好的育蚕方式.

  • 标签: 小蚕共育 应用试验 蚕房 共育室 操作方便 用工
  • 简介:经本场反复试养,采用整叶穿连成串,垂直搁挂在饲育箱内,使蚕座呈立体状态,结合用塑料薄膜覆盖,防干保鲜,大大地节省桑叶、劳力和蚕座面积,又可预防蚕病,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将桑叶切碎,平面饲喂蚕的做法.采用此法养蚕,每张蚕多产蚕茧3.8公斤,增产11%,节约用叶10%~15%,减少投资30%~50%.

  • 标签: 小蚕 片叶立体育 饲育箱 采叶标准 收蚁方法
  • 简介:分析玉林场大型蚕共育室存在的问题,发现共育室规模过大,熟练工人难招,蚕分送成本大,管理人员工作超负荷,不利于确保蚕的饲养质量。建议根据当地劳动力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蚕的饲养规模,科学管理,制定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保证蚕共育室健康发展。

  • 标签: 玉林市 大型小蚕共育室 潜在问题 建议
  • 简介:本刊讯在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实验基地的温室内.种植的西瓜主要有黄金丽人,美金无籽、金兰、金小凤、黑美人、红玉、黄玉等多个品种,这类果型西瓜一年四季都可供应市场,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一是这种西瓜个头如碗大.外观精美秀丽,

  • 标签: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供应市场 小西瓜 培育 小果型西瓜 实验基地
  • 简介:为提高广西桑蚕蚕共育技术水平,通过调查、研究、集成总结出一套适合广西养蚕及气候特点的桑蚕蚕共育集成创新技术,包括蚕共育专用桑园管理、蚕共育高效省力化技术、控制日眠和强健体质、专用设备创新、专用蚕种自动催青等5项创新技术,通过扶持建设我区50个标准化蚕共育室、举办蚕共育现场会和技术员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在广西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动广西蚕共育率、单张蚕种产茧量增加,全面提高广西蚕茧产量和质量,实现广西桑蚕生产的高产、高效、优质及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小蚕共育 创新技术 推广应用
  • 简介:蚕的主要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育较快、对高温多湿的适应性强。蚕期的饲养温湿度应控制在26-28℃、相对湿度在85%-95%。由于自然温湿度不能达到蚕生长发育的要求,需要给予人工加温补湿。传统加温主要有火炉、地火龙、天火龙、靠壁灶等加温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现在加温方法渐渐向省力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主要有空调、电子自动加温器等。

  • 标签: 小蚕饲养 温补 电子 应用 设备 生长发育
  • 简介:为解决蚕共育过程中出现的户主老龄化和人工短缺,以及共育安全等问题,开展了规模化人工饲料育技术共育蚕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相比,1眠蚕体重无显著差异,2眠开始眠蚕时体重表现出差异,3眠期蚕体质量差距较大,4眠蚕体重差异缩小,熟蚕体重差异不显著;盒种产茧量除春蚕低于桑叶育5.1%外,续春蚕、一秋蚕和二秋蚕分别比桑叶育增加4.8%、4.9%和9.5%;春季蚕茧质量无显著差异,二秋蚕茧各项质量指标优于桑叶育;加强蚕室的温湿度控制和眠起处理工作,加强分发后的饲养管理,是蚕人工饲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小蚕共育 人工饲料 饲育技术 共育效果
  • 简介:纸箱灯管育蚕、保温保湿、省力省工、消毒方便、操作简单、适于蚕共育。1993年春在宁津县染胡店试养30张蚕种,每个纸箱用两个3瓦灯管对角放置加温,温度保持在27℃,10天达三眠,添食桑叶和蚕药尤其方便,经调查试验区比对照节省劳力60%,节省桑叶20%,蚕座面积减少60%,龄期经过缩短1天,关蚕率降低4%,张种产茧提高15%(为42公斤),增加收入40-50元。

  • 标签: 小蚕 饲育 桑叶 加温 龄期经过 蚕座面积
  • 简介:2005年春我市桑园面积达到17.5万亩,桑园面积名列全区第一.桑园面积日益增多,不少蚕区户均桑园7亩以上,形成大量的桑蚕专业村.按当前的蚕茧行情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市桑园面积将超过20万亩,因此,我市桑蚕生产已形成规模化发展的态势.蚕共育近年在宜州也是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形成规模的蚕共育点超过160多个,每个共育点每批共育蚕达120张以上,全市每批共育蚕超过2万张,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宜州市蚕种站建立的北牙乡龙头村的蚕共育基地,每批育出蚕达1200张.

  • 标签: 宜州市 现状 育成 小蚕 桑蚕生产 规模化发展
  • 简介:通过分析墨江县蚕共育推广的现状,总结得出蚕共育存在共育室条件差、共育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蚕共育效益差、共育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加强蚕农对蚕共育认识的正面引导、完善共育设施和人员建设、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和严格共育技术规范、以优惠政策对蚕共育扶持等对策。

  • 标签: 墨江 小蚕共育 蚕桑 发展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