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茧质下降主要原因是蚕农存在七种偏面追求蚕茧重量而不顾质量的行为。其动机是以产品的重量获得取更大的收益,而收购部门恶性竞争,不按质论价的收购办法,促进了蚕农忽视蚕茧质量的行为愈演愈烈;后果极其严重;规范收茧行为是避免蚕农生产劣质蚕茧行为的关键。

  • 标签: 生产劣质茧 原因 危害 蚕茧质量
  • 简介: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为害蚕种生产的毁灭性蚕病,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该病流行为害我场蚕种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我场的高度重视。为了有效控制这种毁灭性蚕病的发生,自1990年以来,我场展开了一场场防除微粒子病的攻坚战,通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防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级蚕种微粒子病率大幅度下降,蚕种质量明显提高。

  • 标签: 蚕种质量 防微工作 家蚕微粒子病 蚕种生产 经济损失 蚕病
  • 简介:回顾蚕业演变史兴衰成败在于桑珙县是四川盆地南缘的一山区,与云南省接壤。养蚕历史悠久,可算“资格老”,但零星数量少。解放后直到八十年代初,由于没有摆人议事日程,产茧几百担、千把担,经过业务部门的努力,达到两三千担而已。桑树

  • 标签: 蚕桑生产 科技兴蚕 茧质 “三高” 方格簇 蚕业
  • 简介:栽桑养蚕的最终目的是获取优质、高产的蚕茧,为缫丝工业提供优质的原料,同时,蚕茧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关系着蚕农的收益,影响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蚕茧质量对蚕桑丝绸行业发展至关重要。为提高蚕茧质量,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须进一步分析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重点分析了上蔟和采茧售茧环节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提高蚕茧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蚕茧质量 蚕桑产业 可持续发展 栽桑养蚕 丝绸行业 优质
  • 简介:分别采用经太阳晒干和沸水杀青烘干的桑叶制成的人工饲料,饲养4个不同的蚕品种,比较它们的饲育效果。统计分析显示,两种干燥处理对4个品种的疏毛率、眠蚕体重、3龄起蚕率、蚕茧品质等均无显著影响。

  • 标签: 桑叶 干燥方法 饲料质量 影响因素 人工饲料 杀青烘干
  • 简介:蚕种是一种特殊的种子,在繁育蚕种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会影响蚕种的质量和制种量。所谓蚕种质量包括张种卵粒数、卵粒大小、卵色匀整度,外观包装等外观质量以及蚕种的良卵率(充实度)、杂交率、蚁蚕孵化率、微毒率等内在质量。制种量是指克蚁制种数量或千克茧制种数量。二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是种茧育生产十分重要的两大指标。提高蚕种质量和制种量是蚕种场赖以生存的内在要求,蚕种场只有以质优量足的蚕种去开拓市场才能求生存和发展,现根据我场的实际经验谈谈如何提高蚕种质量和制种量的具体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蚕种质量 制种量 外观质量 外观包装 内在质量 开拓市场
  • 简介:柏垭镇蚕桑生产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到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近年来有所曲折,但蚕茧产量仍居全市首位.城乡改革,大量劳力外出,农村劳力矛盾突出,蚕茧产量质量上不去,影响蚕农积极性.为此,柏垭镇从1985年以来,坚持小蚕共育14年,1999年计划养蚕4700张,产茧120吨,单产25.5公斤,比去年提高4公斤,夺取了蚕茧“一优双高”的好成绩.1.主要措施.柏垭镇今年对46个共育户进行了调整、完善、提高,具体方法是争取“五统、

  • 标签: 共育质量 蚕茧产量 共育户 小蚕 一优双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 简介:每公斤种茧制合格蚕种的数量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提高公斤茧制种量是蚕种场增加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之一。目前,蚕种场主要依靠农村原蚕区生产种茧,蚕种场收购种茧制种。理论上,有了优质、高产的种茧就应该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蚕种。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同一品种、同一季节,在不同的蚕种场或同一蚕种场内的不同组(或原蚕区)间,收购数量、质量相当的种茧生产的合格蚕种数量却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技术处理和管理存在差异所致,笔者认为要提高蚕种质量和公斤茧制种量,在后期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标签: 后期管理 蚕种质量 蚕种场 公斤茧制种量 农村原蚕区 单产
  • 简介:原种生产中预防微粒子病发生的方法是预防为主,采取综合的全方位立体防微措施,确保蚕种质量稳定。

  • 标签: 原种 微粒子病 立体防治
  • 简介:蚕种质量的提高,关系着蚕桑产业的发展。不同品种、差异的自然条件和气候因素影响着蚕种质量,只要准确把握出库时间,加强桑叶营养,严格把关,精心饲养,蚕种质量就一定能提高。

  • 标签: 蚕种 管理质量 提高
  • 简介:西农笔耕生涯四十年,而今皓发未旁观。尽使余热为民富,学习先贤黄帝妃。岁月流逝一瞬间,行年已是八十七。自知老牛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最近看了一些有关蚕茧质量下降的报导:重庆市1991年收购鲜蚕茧2.56万吨(51.2万担),居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四川、江苏、浙江、广东。但自从1987年以来,由于丝绸在市场上走俏,蚕茧供不应求,加上“蚕茧大战”的危害,我市生产量在2.5万吨(50万担)左右徘徊。单产连年下降,茧质日趋滑坡,已严重影响和制约到我市丝绸工业的发展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 标签: 蚕茧生产 蚕茧质量 丝绸工业 皓发 岁月流逝 西农
  • 简介:微粒子病淘汰率和普通种单张原种繁殖系数是衡量普通种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普通种场经济效益的两个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降低微粒子病淘汰率、努力提高单张原种繁殖系数,2005年12月28~29日广东省蚕学会蚕种学组在罗定场召开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会。来自省丝绸(集团)公司、广东蚕学会、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 标签: 蚕种产量 质量 华南农业大学 繁殖系数 微粒子病 经验交流会
  • 简介:提高蚕茧质量是丝绸行业走出困境的关键,普及推广纸板方格簇是生产优质蚕茧的重要技术措施。前几年受蚕茧大战的影响,蚕茧质量严重下降,造成了当前整个丝绸行业的严重不景气。要改变这种状况,恢复丝绸行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必须从提高蚕茧质量上入手,全面推广纸板方格簇。簇中环境的好坏,是决定蚕茧质量的关键。簇具与茧质的关系:一是由于簇具的结构直接影响吐丝和结茧,如柴印茧、畸形茧、黄

  • 标签: 方格簇 蚕茧质量 丝绸行业 涪城区 优质蚕茧 上茧率
  • 简介:通过加强原蚕区建设和实施原蚕饲养技术管理规范化,提高了原蚕饲养成功率,确保了种茧质量,为生产优质高产蚕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对蚕种生产具有指导性作用。

  • 标签: 原蚕区 管理 规范化 种茧质量
  • 简介:据福建省有关部门日前介绍,因为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全力推进,福建水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6年及2007年上半年,福建出口的水果合格率达99.9%,合格率高于以往任何时期。据了解,2006年以来,福建水果的出口量持续增长,其中柑桔类水果出口额居全国第1,

  • 标签: 水果质量 安全工作 福建省 农产品质量安全 柑桔类水果 持续增长
  • 简介:宁南县委业局针对本县人少、地多、养蚕分布面厂,技术指导不易到位、难度大的特殊情况,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形成以共育户为依托的养蚕技术服务体系,其主要特点:1.共育户的产生:养蚕共育户是以养蚕技术全面、具备相应的养蚕设施和努力、服务态度热情的农户为对象,通过农户和共育户自行选择(即双向选择),经县蚕业局同意,同的给予一定经济支助而产生。

  • 标签: 共育户 技术服务体系 养蚕技术 蚕茧产量 产质 技术指导服务
  • 简介:俗话说“养好小蚕七成收”,搞好小蚕共育是提高蚕茧单产质量,增加蚕农收入的关键。小蚕共育是针对农村千家万户分散养蚕的现实,把小蚕集中在较好的设施、设备及消毒环境中,由具有较高饲育技术的人员进行饲育,以饲育出蚕头足、发育整齐、强健无病的小蚕,供大蚕户饲养,确保养蚕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小蚕共育 共育质量 饲育技术 高产稳产 产质量 养蚕
  • 简介:小蚕共育是由有技术、善经营,热心于蚕桑生产的单位或农户,建造专用蚕房、设备及桑园,从补催青、收蚁开始对小蚕进行一定规模的规范饲养,直到3龄出售给蚕农.这种小蚕共育不仅符合小蚕生长发育要求,而且经我县多年实践证明,它省劳力,省桑叶,省投资,蚕体壮,产量高,茧质优,效益好,可缓解养蚕用工与大田农忙用工的矛盾,是提高蚕茧产量、质量、效益的关键性措施.

  • 标签: 共育质量 蚕茧产量 小蚕 共育户 蓬溪县 生长发育
  • 简介:原蚕饲育以获得产卵量多、卵质优为目的。增加产卵量,提高蚕种质量是蚕种生产的重要课题,饲育技术必须着眼于提高造卵数、产卵量和卵质。造卵数的多少主要决定于母体内所积累的造卵物质的量和质,所以技术处理只有在促进越年性、稳定眠性、提高生命力和卵质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造卵数、产卵量及良卵率。本文就繁育技术谈几点看法。

  • 标签: 饲育技术 原种质量 产卵量 造卵数 原蚕饲育 蚕种生产
  • 简介:蚕茧收烘工作包括了鲜茧收购、干燥加工、贮运调拨过程中的若干工序,前几年的“蚕茧大战”影响了收烘技术的贯彻,导致了茧质下降。目前丝绸市场的变化对原料茧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烘工作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贯彻蚕茧收烘常规技术和应用新技术,努力提高蚕茧收烘质量

  • 标签: 转变观念 依靠科学 提高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