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针对沙棘组织中多糖、多酚、粗蛋白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的特点,采用RNAplantPlus总RNA提取试剂改良法,成功地提取了沙棘叶片总RNA。所提取的沙棘叶片总RNA凝胶电泳显示28s和18s条带清晰完整,A260/A280和A260/A230比值分别为1.79和2.07,且平均得率为298.1μg/g(鲜叶)。试验结果表明,RNAplantPlus总RNA提取试剂改良法具有方便快捷、提取RNA纯度高、有效排除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影响的特点,用该方法提取的沙棘叶片总RNA可以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
简介:以6种北方落叶栎类种子为实验材料,对同一生长条件不同落叶栎类种子的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落叶栎类种子的长度、宽度、体积和种子百粒重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差异极显著。不同树种落叶栎类种子长度、宽度和体积变化分别为19.01~23.48mm、11.64—17-3Imm和1.54—4.13mL,百粒重平均值为258.90g,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分别为4.48—18.19mg/g、111.325~291.407μg/g和19.323%-31.194%;不同落叶栎类种子百粒重与宽度、体积、宽度,长度呈极显著性的正相关,种子的长度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影响落叶栎类种子品质的主要性状是种子的长度、宽度及种子百粒重。
简介:沙棘籽油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所得样品溶液中铁、硒、锌、钾、钠、钙、镁、铜、锰、铅、砷、汞、镉等1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使用动态反应池技术消除了多原子离子对部分被测元素的干扰。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加标回收率在95.5%~102.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
简介:大扁杏、中国沙棘和黑果腺肋花楸是辽西地区的主要造林灌木树种。本文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3种灌木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值),分析它们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并结合3种灌木的叶性状研究,分析水分利用效率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探讨3个造林灌木树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特征。结果表明:3种灌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中国沙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大扁杏次之,黑果腺肋花楸最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相关性显著;水分利用效率与单位重量叶氮浓度(Nmas)、比叶面积(SLA)和全碳含量呈正相关,与单位面积叶氮浓度(Narea)和C/N呈负相关。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性状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灌木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生理策略来适应水分胁迫环境。
简介:沙棘果油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所得样品溶液中铁、硒、锌、钾、钠、钙、镁、铜、锰、铅、砷、汞、镉等1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使用动态反应池技术消除了多原子离子对部分被测元素的干扰。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加标回收率在96.1%~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
简介:沙棘维生素P粉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中铁、硒、锌、钾、钠、钙、镁、铜、锰、铅、砷、汞、镉等1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使用动态反应池技术消除了多原子离子对部分被测元素的干扰。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加标回收率在95.2%~101.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
简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了湖北神农架产金银花花蕾中27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其中13种金属元素V、Cr、Mn、Fe、Cu、Zn、As、Se、Mo、Ag、Cd、T1、Pb等采用普通模式检测,14种金属元素Li、Be、B、Mg、Al、Co、Ni、Ga、Rb、Sr、Te、Ba、Bi、U等采用碰撞/反应池技术(CCT)模式测定,以消除样品溶液中潜在的干扰。实验条件下,Co、Ni、Cr、Zn、Se、Mo、Ag、Pb等8种金属元素未检出。方法检出限Fe为9.789ng/mL、Cr为2.691ng/mL,Zn为1.803ng/mL,B为2.076ng/mL,Mg为1.977ng/mL,Al为3.024ng/mL,Ni为1.824ng/mL,其它元素为0.003~0.921ng/mL,精密度的RSD为0.146%~7.627%,加标回收介于90.0%~110.0%之间。
简介:在Askola、Hergo和Leikora三个德国沙棘品种的浆果中,根据不同采集时间来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糖,有机酸,黄酮醇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用以提供一个更为完善的浆果成熟期内沙棘品质变化的情况。沙棘浆果成熟期内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1940-4660mg/100g),奎宁酸(810~2820mg/100g),维生素C(180~370mg/100g)和柠檬酸(90~160mg/100g)。在这3个沙棘品种中所有有机酸的浓度在成熟过程中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其糖类如葡萄糖(0.26~2.10g/100g)和果糖(0.14~0.54g/100g)在3个品种中成分变化略有不同。所有3个沙棘品种维生素C浓度在成熟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含有的主要黄酮醇是异鼠李素(350-660mg/kg),槲皮素(30~100mg/kg)和山奈酚(2-5mg/kg)。在3个沙棘品种中黄酮醇浓度在成熟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主要类胡萝卜素是玉米黄素(30~150mg/kg),β-胡萝卜素(3~50mg/kg)和β-隐黄质(5~19mg/kg)。基因型对类胡萝卜素的收集和类胡萝卜素的形态都有影响,但在3个沙棘品种成熟期间类胡萝卜素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在成熟期间抗氧化剂的分类表现出不同的组成变化,最大浓度也出现在不同的收获期。
简介:基于对沙棘化学成份的调查,沙棘果中75%的乙醇提取物及其枝条中80%的丙酮氯仿可溶性物质可以抑制脂多糖(LPS)和重组小鼠的干扰素(IFN)-γ活性吞噬细胞即RAW264.7细胞中一氧化氮(NO)的生成。从果实提取物中可以分离出三种已知的黄酮、槲皮素(1)、kaempferol(2)、异鼠李素(3)和两种已知的萜类,果酸(4)和熊果酸(5)。该试验第一次从沙棘中提取出果酸,此外还从沙棘树皮的萃取物中分离出一种新的萜类、2-O-caffeoyl-谷酸(6),已知的萜类,鱼肝油醇酸(7),6-甲氧基-2H-1-苯芘(8)和β-醇(9)。并对RAW264.7细胞中的NO产物的活性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