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分析重症患者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的变化,探讨重症患者最优化的伏立康唑给药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使用伏立康唑并监测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的重症患者,从性别、年龄、体重、APACHE2评分、剂量、总胆红素、白蛋白与浓度相关性,浓度分布情况、质子泵抑制剂对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的影响及疗效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9例患者,监测150例次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其中仅76.00%(114/150)达目标范围1~5.5mg/L,〈1mg/L占13.33%(17/150),〉5.5mg/L占12.67%(19/150);高龄患者(年龄≥60岁)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与中青年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除年龄外(P=0.000),性别、体重、体重标准化剂量、APACHE2评分、总胆红素及白蛋白对血药谷浓度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是否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与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165),联用泮托拉唑患者血药浓度呈上升趋势(P=0.054),联用泮托拉唑与艾司奥美拉唑相比伏立康唑谷浓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36);伏立康唑达标者与未达标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9,P=0.809)。结论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个体差异大,因此临床有监测的必要,年龄、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对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影响较大,制定给药方案时需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简介:1例62岁结肠癌男性患者,接受伊立替康80mg静脉滴注d1、d8化疗.化疗后反复腹泻11d,化疗第13天腹泻加重伴发热,急诊入院.查血常规示WBC0.34×109·L-1,NEUT5.94%,L85.34%,RBC3.84×1012·L-1,Hb114.0g·L-1,PLT33×109·L-1.BUN13.71mmol·L-1,Scr291μmol·L-1.给予头孢匹罗抗感染,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细胞,免疫调节,止泻、护肾、补液等对症治疗,入院第2天出现感染性休克,给予抗休克等治疗.第3天出现深度昏迷,血压难以维持.最终因循环、呼吸衰竭死亡.
简介:患者男,44岁,因发作性右侧腰腹部及右中下腹部疼痛2d.于2002年5月23日收入院.入院后行双肾B超检查示:右肾结石0.2×0.2cm;尿常规化验:RBC(+++),余均(-).给予阿托品注射液1mg,im1次,青霉素钠64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qd,同时给予五淋化石丹5丸,tidpo.经治疗,腰腹部疼痛渐好转.于5月26日患者发现其胸部、四肢有数个绿豆大小淡黄色水疱疹,未引起注意.次日,水疱疹增多.胸部、四肢、面、颈部散在绿豆大小水疱,表面干燥,无破溃,相互不融合,瘙痒.考虑为五淋化石丹所致过敏反应,即停服.继续给予青霉素钠静滴治疗,并予口服氯苯那敏4mg、赛庚啶4mg、维生素C0.1g,tid等抗过敏药物治疗.皮疹逐渐消退,于3d后完全消退.5月31日小便中排出1绿豆大小结石,腰腹部疼痛消失,双肾B超正常,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