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金属烤瓷修复体色度学特征,为临床金属烤瓷修复的比色、配色提供指导。方法:数码照像计算机色度分析系统分别测定1296件金属烤瓷修复体、792颗活体前牙和Vita比色板色片的色度,分析并比较金属烤瓷修复体、活体前牙和Vita比色板各色片色度值范围,金属烤瓷修复体与Vita比色板匹配情况及色度值差异情况。结果:金属烤瓷修复体、活体前牙和Vita比色板各色片色度值范围不吻合,金属烤瓷修复体的颜色主要分布在Vita比色板的个别色片,金属烤瓷修复体与Vita比色板的色度差为△L*0.45,△a*1.14,△b*0.56,△E*ab2.58。结论:金属烤瓷修复体的色度与Vita比色板色片相差较大。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正确把握上腭种植体的植入方位,确立一种容易的方法和规程。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包括了8名男性和15名女性患者,全部因为正畸的需要而于上腭植入了4.5mm×8.0mm阶梯状的螺纹钛种植体。首先准备好附带金属钻套筒的外科模板。根据转移到石膏模型靠近腭中缝旁正中截面上的上颌骨的X线描记,决定金属钻头套筒的角度。采用非侵袭性技术(不需要切开、翻瓣、缝合)直接穿粘膜植入种植体,可以减少手术操作步骤,并便利操作。靠近腭中缝旁正中区域是一个适宜的种植体植入位置,可以避开腭中缝处的结缔组织。结果经过3个月的愈合期后,所有种植体均获得了骨整合,并且在整个正畸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种植体的丧失。结论作为支抗,腭部种植体在支抗的维持和间隙的拓展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应用三维空问外科模板可以减少种植体的植入位置的误差,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组织的创伤,同时加强了骨整合。
简介:目的应用种植体对局部无牙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正日益增多。但是,将种植体置于下颌骨的后部区域常常受到限制。本项长达10年的纵向随访研究的目的是对位于下颌骨后部的短种植体支持式固定局义齿(FPD)进行评价,并且对种植体支持的FPDs和牙-种植体支持的FPDs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包括23名尚有剩余下颌前牙的患者,每位患者接受单侧FPDs修复。一侧FPD由2枚种植体支持,另一侧FPD则由一枚种植体和一颗天然牙支持,这样可进行个体内比较。每一颌骨上两种类型的FPDs分布是随机的。研究项目包括种植成功率、边缘骨变化和机械并发症。结果牙-种植体连接方式在10年中没有表现出对整体成功率有任何不良的影响,也没有发现短种植体有不满意之处。结论本实验提示由一颗天然牙和一枚种植体共同支持的修复结构,可推荐作为一种在下颌骨后部可预测的和可靠的治疗选择。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微型支抗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为今后种植体的设计及临床维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观察分析128枚微型支抗种植体的临床使用情况,定期监测菌斑指数(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和种植体周探诊深度(PD)等临床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8枚微螺钉种植体中7枚PD大于或等于4mm,5枚支抗种植体脱落。微螺钉种植体组的PLI、mBI及PD等临床指征均高于对照天然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种植体组内在不同时期之间检查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黏膜炎的种植体的PLI、PD普遍高于健康种植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随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的趋势。结论大部分微型支抗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均出现轻微炎症,在考察支抗种植体颈部软组织健康状况时,应综合采用mBI、PLI与PD这3个临床指征。
简介:目的通过资料回顾分析确定14年间累计资料中眶、鼻、耳骨整合种植体的生存率,用以推荐关于此类面部缺损修复治疗的指导原则。材料和方法1978到2001年在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UCLA)颌面外科诊所和希望之城医学中心(cityofHopeMedicalCenters)就诊的所有接受以种植体固位方式修复耳、鼻或眶缺损的病人。从病历资料中获得数据,(1)确定所有暴露种植体存活的百分率;(2)用生存时间表(1ifetable)分析不同时间间隔的累积生存率。结果72个病人共207个种植体,其中182个暴露种植体。35个种植体骨整合失败,暴露种植体的生存率是80%,其中耳种植体生存率最高(95%),眶种植体最低(53%)。生存时间表分析显示6年累积生存率,耳种植体为92%,鼻部梨状嵴部位为87%。眶种植体的生存率呈稳定的下降趋势,在66个月降至59%。结论通过仔细的术前外科和X线片检查设计,耳和鼻梨状嵴部位的种植体可以获得较高的生存率,在眶周的种植体,特别是放疗的部位缺乏较好的长期生存率。
简介:目的:研究平台转移在外连接种植体和内连接种植体上产生的生物力学效果,即负荷状态下种植体周围的应力分布。材料和方法:将特制的外连接(EX)种植体替代体和内连接(IN)种植体替代体(50mm×12mm)植入模拟缺牙区牙槽嵴的树脂块中。分别用直径为50mm、4.2mm和37mm的基台连接替代体。将大小为100N、与种植体长轴成30°的侧向力负荷于种植体上.重复10次。将微应力测量仪固定于种植体平台以下1mm(颈部)和8mm(根尖区)的表面以检测种植体周围的应力。用单因素分析和Steel-Dwass检验分析数据.P〈0.05,可认为数据具有显著差异。结果:用直径5.0mm的常规基台连接EX和IN种植体替代体时.种植体颈部的应力最高(EX,-682.8με:IN.-5821με);其次是直径4.2mm的平台转移基台(Ex,-184.1με;IN,-2291με)和直径3.7mm的平台转移基台(EX,-150.5με:IN.-1297με).数据对于EX种植体有统计学差异。在根尖区,随着基台直径的减小.应力稍有增加,但是对于IN种植体.直径42mm和37mm的基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尽管本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可以说明平台转移能减少内连接和外连接种植体颈部区域的应力,并且EX种植体的应力降低幅度比IN种植体更大。
简介:目的:在建立大鼠上颌骨牙种植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口服辛伐他汀对种植体周围骨整合的影响。方法:3月龄雌性SD大鼠在上颌骨第一磨牙前方植入0.8mm×2.0mm纯钛种植体,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日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辛伐他汀灌胃。术后1、2、4周检测大鼠体质量、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GP)表达量,HE染色、microCT检测观察术后种植区新骨形成情况,并对各组之间的成骨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辛伐他汀实验组的大鼠体质量要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ALP和BGP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表明,2周时实验组新骨明显增加,对照组有少量新骨形成;microCT显示,4周时两组间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骨体积百分比:实验组〉对照组,骨小梁间距:实验组〈对照组,且差异都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口服辛伐他汀对种植体周围新骨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