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特异性作用于血管皮细胞的生长因子,主要由Ang-1和Ang-2组成;Tie2(tyrosinekinasethatcontainsimmunoglubin-likeloopsandepidernalgrowthfactor-similardomains2)是其共同受体.Ang-1促使血管成熟,维持血管稳定.Ang-2则拮抗Ang-1的作用,始动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在眼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Ang/Tie2受体途径起重要作用,抑制Ang/Tie2受体途径可以抑制眼部新生血管形成.

  • 标签: 眼部 新生血管形成 血管生成素 受体 TIE2 病理性
  • 简介:前哨淋巴结(SLN)是否转移能够反映和预测整个淋巴引流区域的肿瘤转移情况,它与肿瘤的诊治和预后密切相关。SLN活检(SLNB)是临床上确定SLN是否转移最准确的方法,而SLNB成功的关键是定位SLN。目前用于定位SLN的方法主要有蓝染料示踪法、放射性核素示踪法、蓝染料联合放射性核素示踪法、间接淋巴造影法、近红外荧光成像法和光声成像法等。本文就SLN的定位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前哨淋巴结定位 放射性核素示踪法 SLNB 淋巴引流区 定位方法 蓝染料
  • 简介:面神经鞘肿瘤罕见,自1930年Schmidt首次报道以来,全世界文献报道只有400例左右。本文报道1例巨大面神经鞘患者。

  • 标签: 面神经鞘瘤 外科手术 治疗 面神经电图
  • 简介:目的观察1,25(OH)2D3对高糖诱导牛视网膜血管皮细胞(BRECs)中血管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对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分离培养的BRECs分为三组,分别为正常糖组、高糖组和高糖处理组。正常对照组细胞培养液含5mmol/L葡萄糖,高糖组细胞培养液含30mmol/L葡萄糖,高糖处理组细胞培养液含30mmol/L葡萄糖和50nM,1,25(OH)2D3。培养48h后收集细胞蛋白。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VEGF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表达水平;PI/Hoechst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相比于正常糖组,高糖组中VEFG水平和Bax/Bcl-2比值显著增加;而在高糖处理组中表达水平远远低于高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的细胞凋亡水平高于正常糖组,而经过1,25(OH)2D3处理后,其细胞凋亡水平则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OH)2D3可以抑制高糖诱导BRECs中VEGF表达增加及细胞凋亡。

  • 标签: 维生素D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正>患者女,7岁。4个月前无意中发现患儿右侧前鼻孔处肿胀膨隆,逐渐增大,无疼痛及其它不适感。于2000年1月17日入院,局部检查:见有前鼻孔微上翘,鼻前庭底及鼻翼旁隆起,鼻唇沟变浅,唇龈结合处无膨隆。皮下可触及一无痛性约2cm×2cm×2cm大小肿块,中等硬度,可活动,与周围无粘连,鼻阈区受压,局部穿刺未抽出任何分泌物。入院后第3天,局部麻醉下于唇龈粘膜处作弧形切口行肿物

  • 标签: 神经鞘瘤 鼻前庭 局部麻醉 鼻唇沟 无痛性 弧形切口
  • 简介:患者。罗某,男,6岁,因“家长发现左眼肿物伴增大2月余”入院。入院眼科体检:双眼视力1.0,

  • 标签: 毛母质瘤 眼睑 双眼视力 入院
  • 简介:患者,女,46岁,藏族,1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物模糊,眼球突出,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未予重视。患者曾于1a前来我院门诊就诊,行CT检查示左眼眶内肿瘤,遂收住入院,入院后发现“肺结核”,故未行手术。患者“肺结核”经治疗痊愈后,续入我院拟行手术治疗。入院检查:

  • 标签: 眶内神经鞘瘤 手术治疗 眼眶内肿瘤 视物模糊 眼球突出 门诊就诊
  • 简介:目的分析眼眶神经鞘的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表现,并探讨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34例眼眶神经鞘,其中CT扫描26例,MRI检查4例,CT加MRI检查4例。结果27例肿块位于肌锥内,7例位于肌锥外,多呈椭圆形和类圆形。CT平扫为等密度,多数密度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为肿瘤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肿瘤囊变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体实质部分呈均匀强化,而囊变部分不强化。结论CT与MRI均能显示眼眶内的肿块,MRI对神经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优于CT。

  • 标签: 眼眶 神经鞘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喉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活检技术的可行性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1%专利兰(PatentblueVdye),对31例颈淋巴结N0的喉癌患者进行术中前哨淋巴结定位研究,且对术中前哨淋巴结及颈清扫术切除淋巴结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和对比,观察前哨淋巴结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预测值.结果3l例中21例找到前哨淋巴结,成功率67.7%,前哨淋巴结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预测值为95.2%.结论喉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和活检技术切实可行,且前哨淋巴结检测能够准确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癌的状况.

  • 标签: 喉癌 前哨淋巴结 颈淋巴结清扫术 定位 活检
  • 简介:1病例报告男,27岁,右眼外突胀痛2mo余,无外伤及手术史.心、肺、肝、肾正常.左眼无改变.右眼视力手动/眼前,眼球高度外突,突出度28(105)16mm,眶压+++,眶周有压痛.右眼球各方向运动均明显受限,眼位向外下偏斜.睑球结膜稍充血,水肿.角膜透明,无KP.

  • 标签: 嗅神经母细胞瘤 眼球 眶周 手术史 左眼 压痛
  • 简介:<正>患者女性,47岁,怀孕时起全身皮肤大小不一的结节隆起,以面部躯干部较为集中,而四肢稀少。诊断为神经纤维病。患者自幼视力不佳,目前以左眼出现视力模糊症状一月就诊,无其它眼部不适症状。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 躯干部 模糊症状 视力 小结节 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2001年12月住院治疗的27例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其中23例行颈清扫术,并与同期住院治疗的144例非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对比.结果微小型与非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2/23(52.2%)、108/144(75.0%),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29.7%、37.8%;Ⅵ区淋巴结转移分别为9/23(39.1%)、43/58(74.1%),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32.0%、58.4%;Ⅰ-Ⅴ区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1/23(47.8%)、93/144(64.6%),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15.2%、34.9%,三者统计学均有显著性意义.10例临床颈部N0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例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结转移.结论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比非微小型低,以颈静脉链为常见部位,其次是气管食管沟.对一个确诊为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都应行颈清扫术.

  • 标签: 临床研究 甲状腺 微小癌 乳头状 淋巴结转移 诊断
  • 简介:观察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后无干预下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演变。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34眼行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4,7,15和30d在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通过公式C/12×3.14×[r^2-(r-I)^2]计算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结果:在移植的34眼中出现新生血管的29眼(85%)。新生血管最初环角膜缘呈毛刷状生长,后向角膜中央蔓延,为扭曲粗大的血管,末端呈树枝状分支。高峰时期交叉密布成网状,以后逐渐萎缩。角膜移植后4,7,15和30d角膜新生血管平均面积分别为11.8±3.5mm^2,18.5±4.0mm^2,14.4±4.3mm^2和6.0±1.8mm^2,总体平均面积为12.7±1.9mm^2;新生血管面积占角膜面积百分比值分别为30.8%±8.7%,65.3%±12.8%.59.4%±14.5%和36.2%±10.9%,总体为48.7%±6.4%。结论: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后角膜新生血管在第4d时出现,7d时面积达最大值;以后逐渐下降,30d时约降至7d时面积的1/2。

  • 标签: 大鼠 角膜移植 新生血管
  • 简介:  患者男,44岁.有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半年,无眼痛,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1,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颞下方虹膜膨隆,从4:00~10:00虹膜表面见大量散在黑色素沉着,相应巩膜面未见明显粗大血管,扩瞳后见品状体透明,向鼻上方移位,颞下可见晶状体缘及悬韧带,从5:00~9:00可见一个高度隆起球形黑色肿块(图1),间接眼底镜下可见肿块后视网膜轻度隆起,并伴局部一个球形隆起,后极部视网膜正常.……

  • 标签: 睫状体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