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听觉技术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与之相关的骨听觉机制、骨听力检测、骨听觉刺激等相关产品问题引起临床医生关注。本文就上述内容予以简述并提出:鉴于骨听觉机制复杂,数值模型可能是一种可行研究方法;骨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检测临床价值高,评判测试结果时需参考测试条件;全植入式骨听觉刺激装置满足临床需求。

  • 标签: 骨导 听力
  • 简介:听觉装置(bone-conductiondevices,BCDs)目前广泛应用于言语康复领域。本文将BCDs分为传统BCDs,被动驱动BCDs,主动驱动BCDs(穿皮BCDs,经皮BCDs)和口内BCDs等分类,分别阐述其工作原理、适应证及缺陷。由于穿皮BCDs术后皮肤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美观考虑,今后发展方向为经皮BCDs,其挑战在于设备的效能、长期稳固的连接,对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MRI的兼容性。主动驱动经皮BCDs未来发展前景良好,但仍需相关临床研究支持。

  • 标签: 骨导听觉装置 被动驱动骨导助听装置 主动驱动骨导助听装置
  • 简介:听性脑干反应(ABR)由于其客观性、创、不需受试者主动配合、不受镇定剂影响等优点.已被作为一种可靠的听力检测工具.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及特殊人群的听力评估。然而人们大多进行气ABR测试来获取大概的气听力.但其结果不能区分听力损失的类型。尤其对于那些不能很好配合纯音测听的人群,如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和中耳炎的患儿、智力缺陷人群.确定其听力损失类型一直存在一些阻碍。因此,骨ABR的检测对于这部分人群就显得尤其重要,但其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本文就骨ABR的机制、方法和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听性脑干反应测试 骨导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ABR测试 部分人群 听力评估
  • 简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vestibularaqueductsyndrome,LVAS)是以前庭水管扩大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独立病症,由Valvassori等[1]于1978年首先描述并正式命名.是先天性内耳畸形的一种,Okumara等[2]进一步将其分为合并耳蜗畸形(如Mondini畸形)与不合并耳蜗畸形两个亚型,但前者不列入LVAS的范畴.其临床发病率约占儿童和青少年感音神经性聋的15%.随着CT、MRI等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大前庭水管综合征逐渐被报道,为了加强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LVAS 胚胎发育 病因学
  • 简介:疱疹顿挫型面瘫同亨特综合征一样,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感染面神经所致,多为潜伏在膝状神经节的VZV病毒再次复活感染。表现为急性周围性面瘫,耳、舌、咽等部位的剧烈疼痛,伴有眩晕、听力下降等症状,但不出现疱疹,所以在临床中常常被误诊为贝尔面瘫。而其不论是病因、发病机制还是治疗及愈后方面与贝尔面瘫都不同,临床中常常耽误治疗,影响患者的愈后。本文就疱疹顿挫性面瘫在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愈后等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以引起耳鼻咽喉科医师对此类疾病的关注。

  • 标签: 疱疹顿挫性面瘫 贝尔面瘫 亨特综合征
  • 简介:目的研究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小儿气和骨短声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的特点,评价骨ABR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组1(闭锁组)为16例(21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为5.62岁;组2(对照组)为正常听力小儿15例(25耳)。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为6.1岁。比较两组气、骨ABR的特点。结果闭锁组气、骨ABR反应阈值分别为(73.81±7.4)dBnHL和(6.19±4.98)dBnHL,正常组分别为(23.20±4.76)dBnHL和(5.60±5.07)dBnHL。30dBnHL刺激强度下闭锁组骨ABR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性。闭锁组气、骨ABR阈值差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骨ABR可以用于评估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的耳蜗功能。

  • 标签: 听性脑干反应 骨导 气导 短声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 简介:摘要目的陪伴式乐分娩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效果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200例妇产科就诊产妇,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方式,护理组采用陪伴式乐分娩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剖宫产率、难产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产妇的剖宫产率、难产率以及产程时间分别是10.00%(10/100)、10.00%(10/100)以及(515.40±27.10)分钟,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就诊产妇采用陪伴式乐分娩方式,可以明显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产妇剖宫产生产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陪伴式导乐分娩 产科质量 影响效果 探讨
  • 简介:目的分泌性中耳炎导致骨听力下降的比例比人们认识的要高.方法:收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3例(36耳),传导性聋16例(16耳);感音神经性聋11例(12耳),混合性聋6例(8耳),鼓室图为B或C,声反射消失.结果经过4-12周治疗后,传导性聋患者听力改善或恢复12耳,无效4耳;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改善7耳,无效5耳,混合性聋听力改善2耳,无效6耳;结论分泌性中耳炎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病程的长短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鼓室图能否转为A型是判断疗效的客观指标指标.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 感音神经性聋 传导性聋 听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经阴道张力尿道悬吊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我院对13例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行TVT术。术前充分准备,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腹内压升高的诱因;术后密切观察,预防出血和感染。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痊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术前准确避免引起术后腹内压升高以及术后密切观察预防出血和感染在TVT术的护理中至关重要。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无张力尿道悬吊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瘢痕灸、瘢痕灸配合点刺放血、口服西药治疗恢复期Bell氏面瘫,在改善面肌功能、促进面神经恢复的不同疗效。方法本课题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中、重度恢复期Bell氏面瘫患者分为瘢痕灸、瘢痕灸配合点刺放血、西药组。参照Portmann简易评分标准、国际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分级标准盲法评定各组治疗前后面肌运动功能,统计积分。以尼莫地平疗效评分法作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无瘢痕灸配合点刺放血治疗恢复期Bell氏面瘫,R1潜伏期缩短、NCV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加(P<0.01)具有显著意义。结论瘢痕灸配合点刺放血治疗恢复期Bell氏面瘫,在改善面肌功能、促进面神经恢复方面疗效显著。

  • 标签: 无瘢痕灸 点刺放血 恢复期Bell氏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创性正压通气的监测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56例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参数值变化;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助于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NIPPV治疗顺利开展,改善动脉血气指标。

  • 标签: 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性正压通气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9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采用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鼓室压力等指标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鼓室压力和语频气听阀变化两项指标结果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的鼓室压力和语频气听阀变化两项指标结果分别是(-85.38±10.02)dapa、(50.99±8.12)db,和对照组的鼓室压力和语频气听阀变化两项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方式治疗后,可以有效提升疾病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处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鼓室 曲安奈德 盐酸氨溴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对一全程乐联合自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实行一对一全程乐联合自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乐镇痛组),对照组100例实行传统分娩(传统分娩组)。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结果乐镇痛组镇痛效果优于传统分娩组,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并降低手术产率。结论一对一全程乐联合自控硬膜麻醉分娩镇痛,可显著减轻分娩时的疼痛,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但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且对母婴无副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时服务新模式.

  • 标签: 一对一全程导乐,自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
  • 简介:目的:SLC26A4基因突变已被证实与前庭水管扩大及其相关的内耳发育畸形密切相关。本研究对12例不合并前庭水管扩大的内耳畸形耳聋患者进行基因筛查,以明确其可能的致病相关基因。方法所有患者均通过颞骨CT及内听道MRI明确其内耳发育畸形特征。知情同意后采集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对SLC26A4基因、GJB2基因等进行直接测序,序列与NCBI网站标准序列比对分析。对其中2例患者采用高通量芯片进一步测序研究,该芯片包含51个已明确耳聋致病性的基因。结果本研究检出1例携带SLC26A4基因c.2219G>T(rs111033310)杂合突变,1例携带GJB2基因c.235delC杂合突变,其他患者均未检出上述基因可疑致病突变。基因芯片检查结果显示,1例检出3种少见杂合错义突变(检出率<1%),分别为CDH23基因(rs181658753)、STRC基因(rs143613180)和WFS1基因(rs142651446);另1例检出2种新的杂合错义突变TRIOBP基因(c.6196G>A,p.Glu2066Lys)及LOXHD基因(c.1261C>T,p.Arg421Trp),及一种剪切区突变ESRRB基因(c.1057+8C>T)。结论本研究通过基因直接测序及高通量芯片测序,检测到6个基因的少见突变及新突变。包括遗传因素在内的内耳畸形及听力异常致病相关因素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内耳发育畸形 先天性耳聋 基因 突变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埃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率、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以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Hp根除率以及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18%、82.54%、85.71%,与对照组患者的90.48%、80.59%、84.13%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2.06%VS7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疼痛缓解率以及溃疡愈合率均较高,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创通气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血氧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本院收治患有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手段,观察组2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创通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以及血氧状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氧状态、脑利钠肽以及心率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以及呼吸衰竭的症状,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系数,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 标签: 无创通气 急性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血氧状态 临床效率 治疗评价
  • 简介:目的:以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c.919-2A>G和p.H723R为对象,研究SLC26A4基因单等位基因突变在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大前庭水管(enlargedvestibularaqueduct,EVA)耳聋人群中的出现频率,并通过与正常听力人群的比较评估该疾病SLC26A4单等位基因突变的检出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通过Sanger测序对121例EVA耳聋患者进行SLC26A4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剪切位点的序列筛查,经耳聋基因突变检测芯片对3056例正常听力对照进行热点突变筛查,分别确定c.919-2A>G和p.H723R单杂合突变在两组人群中的出现频率,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分析其统计学差异。结果121例EVA耳聋患者中有78例样本检出SLC26A4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12例样本检出单等位基因突变,其中6例为c.919-2A>G单杂合突变,2例为p.H723R单杂合突变,共占患病人群的6.61%;3056例正常听力对照中发现33例c.919-2A>G和9例p.H723R单杂合突变,占对照人群的1.37%;Fisher’sexact检验显示,SLC26A4基因c.919-2A>G和p.H723R单杂合突变的出现率在EVA耳聋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SLC26A4单等位基因突变在EVA耳聋患者中的出现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人群,提示携带SLC26A4单等位基因突变的EVA耳聋患者可能存在无法用常规外显子测序方法所检出的其它致病基因突变,需进一步研究,并在相关遗传咨询中加以注意。

  • 标签: 前庭导水管扩大 SLC26A4 单等位基因突变 遗传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