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是否为高血压患者同时患有勃起功能障碍(ED)原因。方法:入选120例高血压III级中青年男性患者,测定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勃起功能障碍发病率,分别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进行IIEF-5评分,并且比较二者相关性。结果:随着血清Hcy平均水平升高,患者平均血压水平越高,ED发病率越高,平均IIEF-5评分越低。结论:高血压患者同时患有勃起功能障碍原因与血清中Hcy水平升高一定关系。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高血压 勃起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观察2%酮康唑洗剂炎热地区部队特发性瘙痒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确诊为特发性瘙痒症16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69例,给予2%酮康唑洗剂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对照组56例,给予咪唑斯汀单用治疗,安慰剂组40例,给予安慰剂联用咪唑斯汀治疗;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进行随访。瘙痒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并根据症状积分下降指数进行整体疗效评估;利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症状积分、DLQI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结束,试验组有效率为65.22%,对照组为62.50%,安慰剂组为65.00%;3组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DLQI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8周,试验组有效率(50.72%)显著高于对照组(21.43%)和安慰剂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DLQI评分均较治疗结束增高,但试验组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酮康唑洗剂联合咪唑斯汀能有效改善慢性特发性瘙痒症患者远期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瘙痒症 特发性 酮康唑 咪唑斯汀 远期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在地铁建筑工人中暴发可疑接触性皮炎被疑系一种新以双酚A/F为基质环氧树脂系(ERS)所致。建筑工人在向混凝土墙壁中插入铁栏应用了ERSs。本研究旨在明确ERS成分(如果有)是否可导致接触性皮炎。22例接触过ERS建筑工人中20例进行斑贴试验,7例组分A发生反应患者中5例接受该组分不同亚成分斑贴试验。9例患者(9/22,40.9%)出现可疑接触性皮炎临床症状及体征。这9例中有7例组分A发生阳性反应,而11例无症状个体组分A均未发生反应,所有个体组分B均为阴性反应。5例接受进一步斑贴试验个体中,全部间一苯二甲基二氨发生反应,4例1,6-己二醇二环氧甘油醚发生反应,3例F型双酚及0.25%凡士林三羟甲基丙烷三甘油醚环氧树脂发生反应,仅有1例A型双酚环氧树脂发生反应。ERSs引发接触性变态反应可能涉及硬化剂、稀释剂及树脂,应对其所有成分进行斑贴试验。

  • 标签: 接触性皮炎 变态反应 环氧树脂 活性稀释剂 建筑工人 双酚A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广泛子宫切除排尿功能及性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腹腔镜下注意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处理,对照组使用标准术式,所有患者采用术后电话及门诊随访结合方式随访12月,比较两组术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统计两组发生排尿功能不适情况、术后6月性生活质量及术后开始性生活时间与恢复规律性生活时间。结果:观察组最大尿流量大于对照组(P〈0.05),膀胱顺应性优于对照组(P〈0.05),最大逼尿肌压力及最大尿道压力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尿频、尿急、尿潴留、尿失禁及用力排尿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生活质量标准中性欲望、性兴奋、性高潮、阴道润滑、疼痛及性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开始性生活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恢复规律性生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对于广泛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能有效保留其排尿功能,改善术后性生活质量,促进早日恢复规律性生活。

  • 标签: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 广泛子宫切除 腹腔镜 排尿功能 性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预防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总结临床经验,为今后该类患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医院收治68例行物理手段治疗宫颈糜烂患者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术后行抗生素治疗;治疗组3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2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宫颈愈合时间、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64±1.72)mL,低于对照组(6.98±3.02)mL,差异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宫颈平均愈合时间为(1.12±0.34)个月,低于对照组(1.24±0.41)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照组共4例患者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组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服药期间均无阴道出血,分泌物正常,对照组患者3例发生阴道点滴出血,1例患者阴道出现脓性分泌。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物理治疗后宫颈愈合时间减少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起到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作用。且去氧孕烯炔雌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去氧孕烯炔雌醇 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 宫颈糜烂
  • 简介: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疱疹(RGH)预防复发作用,以及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4例,予口服匹多莫德片0.8g,一日一次,联合口服阿昔洛韦片0.4g,一日两次;B组患者36例,予口服阿昔洛韦片0.4g,一日两次;均连续服药6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同时选择健康对照20例,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结果:A组复发率下降程度明显大于B组(P〈0.05)。治疗前A、B两组间各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均P〉0.05);A、B组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组CD4^+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B组(均P〈0.05),而CD8+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RGH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匹多莫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RGH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患者复发率。

  • 标签: 匹多莫德 阿昔洛韦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T细胞亚群
  • 简介:目的:探讨间歇性应用免疫调节剂带毒阳性生殖疱疹(herpesgenitalis,HG)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复发频率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攀枝花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带毒阳性HG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免疫调节剂间歇性治疗,口服胸腺肽肠溶胶囊+肌肉注射甘露聚糖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机体免疫功能、治疗结束后6月复发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75.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NK水平分别为(62.73±8.14)%、(37.48±8.46)%、(1.56±0.64)、(17.93±7.21)%,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CD8+水平为(24.03±7.38)%,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月,观察组总复发率为24.07%,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6.29%(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毒阳性HG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间歇性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治疗疗效,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免疫调节剂 间歇性治疗 生殖器疱疹 免疫功能 复发频率
  • 简介: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耐管影响。方法:110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复合全麻。对照组:手术前无超前镇痛,观察组:在手术前给予患者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结果:在拔管,观察组患者HR、MAP低于对照组患者HR、MA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手术结束和拔管,两组患者血糖和皮质醇均高于用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糖和皮质醇浓度低于对照组患者血糖和皮质醇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耐管评分和拔管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耐管评分和拔管后疼痛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中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和皮质醇浓度,减少患者拔管后疼痛,提高患者预后。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应激反应 全麻
  • 简介:本文就子宫纵隔孕育影响问题,作了系统、扼要综述。

  • 标签: 子宫纵隔 孕育 纠正
  • 简介: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NAC)前后血人附睾蛋白4(HE4)变化规律及其预后价值。方法:以2010—2014年在我院接受治疗48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NAC前后血HE4变化规律,随访28~50月(平均44月),得出HE4与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生存期等预后指标的关系。结果:NAC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HE4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后期随访中,HE4≤114.9pmol/L组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率低于HE4〉114.9pmol/L组,复发时间(19.5±2.3)个月长于HE4≤114.9pmol/L组(8.3±2.6)个月,且两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114.9pmol/L组与HE4〉114.9pmol/L组总生存期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1.0)个月(95%CI:23.05~26.95)及(36±1.8)个月(95%CI:32.48~39.52),HE4≤114.9pmol/L组生存率明显高于HE4〉114.9pmol/L组(P〈0.05)。结论:NAC显著降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HE4水平,监测HE4变化水平卵巢癌患者预后评价重要临床参考价值,HE4指标可辅助判定肿瘤复发情况、评估生存状况,指导下一步治疗。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卵巢癌 HE4 预后
  • 简介:作者报道1例I期色素减少性蕈样肉芽肿,患者为一13岁男孩,尽管临床上病情得到完全缓解,但T细胞受体γ多聚酶联反应发现仍有微小残留病变。通过缓解后皮损T细胞受体γ多聚酶联反应产物进一步克隆和测序,发现原发性T细胞克隆仍存在,但数量有所下降。随访3年半,无任何新出皮损。蕈样肉芽肿残留恶性T细胞克隆临床意义还有待阐明。

  • 标签: 微小残留病变 蕈样肉芽肿 减少性 色素 多聚酶联反应 T细胞受体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