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制备蛭肽蛋白祛痘乳膏并进行质量检查,为痤疮治疗提供新有效治疗产品。通过乳化法制备O/W型乳,矛,并进一步优化处方,采用凝血滴定法测定乳膏每克所含活性单位,并按照各检查方法考察其稳定性、酸碱性、耐寒耐热性、刺激性等。,乳膏外观、铺展性、涂布性等性质良好,各项质量检查合格。蛭肽蛋白祛痘乳膏质量良好,有较大发展潜力。

  • 标签: 蛭肽蛋白 祛痘 乳膏 质量检查
  • 简介:目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L1壳蛋白表达,并进一步分析研究其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妇科就诊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529例,所有患者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同时行宫颈活检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L1壳蛋白表达,并且分析其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相关性。结果: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鳞癌中,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16%、60.76%、30.98%、16.54%、0%,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NILM、ASCUS、LSIL、HSIL、SCC中,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15%、35.29%、63.63%、18.39%、0%,HSIL组LSIL组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PVL1壳蛋白表达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降低,表明HPVL1壳蛋白表达检测对癌前病变筛查和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法 HPV L1壳蛋白 宫颈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生育功能障碍患者中性染色核型异常特点及表现,解析对临床诊疗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染色核型分析结果,对X及Y染色异常核型检出率进行比较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2305例受检者中共检出192例性染色异常,检出率为8.33%.其中,X染色数目异常89例,主要为46,XXY,占总异常数目的46.35%.Y染色多态性共101例,占总异常数目的52.6%.X染色异常检出率Y染色变异检出率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X染色异常多为非嵌合克氏征,临床效应多为表现为小睾丸及无精症,导致男性不育.Y染色多态性不仅仅导致少、弱精症及男性不育,更可能与胚胎停育、自然流产等不良妊娠事件关系密切.结论:男性生育功能障碍患者中性染色异常主要表现为X染色数目异常及Y染色多态性变异,其中,克氏征(46,XXY)最为常见,可能是导致男性生育力低下重要因素之一,Y染色多态性可能不仅仅是一种遗传变异,X染色数目异常直接导致男性性腺功能低下及无精症相比,Y染色多态性对不良妊娠结局影响更值得关注,具体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染色体核型 性染色体 异常 多态性 男性不育症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黄芩苷对永生化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株差异表达蛋白影响。方法培养HaCaT细胞,并加入黄芩苷进行干预。培养24h后收集细胞总蛋白,利用双向电泳方法分离细胞蛋白质,并用ImageMaster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各组细胞蛋白质图谱,筛选出差异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其胶内解后肽质量指纹图谱,然后利用Mascot查询软件搜寻SwissProt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黄芩苷使HaCaT细胞蛋白质组发生改变,对其中18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获得15个点肽质量指纹图,初步鉴定为热休克蛋白beta-1、肌动蛋白、二氢嘧啶调节蛋白2等。结论黄芩苷可通过影响细胞中多种蛋白表达,增强细胞稳态和抵抗环境刺激损伤能力,发挥抗肿瘤活性。

  • 标签: 黄苓苷 双向凝胶电泳 肽质量指纹图谱
  • 简介:机械性大疱性疾病Hallopeau-Siemens隐性遗传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HS-RDEB)是由染色3p21.31Ⅶ型胶原基因(COL7A1)突变引起,典型表现为2个等位基因出现移码、剪切位点或无义突变。本文作者描述了1例HS-RDEB患者发生了一种新纯合性移码突变,在COL7A1外显子3345位点插入G。然而,亲代DNA序列分析显示尽管患儿母亲是这一突变杂合子携带者,其父亲DNA仅包括野生型序列,微卫星标记分析确认其亲子关系并对3染色28个微卫星基因检测显示患儿3染色所有等位基因标记物检测均显示其为3染色呈现单母体型纯合子。由此认为,该患者HS-RDEB基因型是由于3染色单亲二体性以及COL7A1突变基因位点纯合性降低所致。根据作者了解,单亲二体性染色(UPD)型HS-RDEB以往文献中未见有报道,而且,本文报道患儿为染色3型UPD3例病例。本例HS-RDEB严重性与其他此型基因改变病例相似,未观察到有其他表型异常,提示其有3染色母体印记基因缺乏。3染色呈单亲二体性而无其他异常表型隐性遗传营养...

  • 标签: 体性异常 呈体性 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简介: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生命科学各个研究领域深入开展,蛋白质组学研究观念被越来越多皮肤病研究者所接受,之相关研究方法也被越来越多应用于皮肤病发病机制、诊断方法、预后判断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当中,本文就目前蛋白质组学方法在皮肤科研究领域中应用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蛋白质组 蛋白质组学 皮肤病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群和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磷酸(phosphodiesterase,PDEs)活性,探讨PDEs活性在银屑病发病中作用。方法对50例银屑病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PDEs活性。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PDEs活性为(10.40±3.54)%,健康对照者为(8.60±2.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PDEs活性银屑病发病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银屑病 磷酸二酯酶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观察“热敷药”对硬皮病小鼠模型I型胶原、Ⅲ型胶原(COL—I、COL—III)含量影响。方法60只BALB/c小鼠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小浓度组、中浓度组、大浓度组各10只,采用博莱霉素皮下注射形成硬皮病模型,造模完成后,根据分组分别给予10%、20%、40%“热敷药”药糊及肝素钠软膏外用,1次/d,连续1个月,空白组及模型组不用药。完成后观察各组皮肤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皮损COL—I、COL—III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高、中浓度组硬皮病小鼠模型COL—I、COL—III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差异较显著(P〈0.05);结论“热敷药”具有改善硬皮病小鼠模型皮肤硬化,降低COL—I、COL—III作用。

  • 标签: 硬皮病 COL—I COL-III 小鼠模型 热敷药
  • 简介:目的研究银屑病特异表达microRNA(miRNA)基因基因功能之间调控网络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银屑病皮损组织和健康皮肤组织中差异性表达miRNA,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表达miRNA进行基因预测及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构建银屑病差异表达miRNA基因基因功能调控网络,得到网络核心调控miRNA和受调控作用核心基因及关键性基因功能。结果得出银屑病皮损组织中明显上调关键miRNA10个,调控关键基因12个,主要功能21项,明显下调关键miRNA21个,调控关键基因22个,主要功能28项结论特异性表达miRNA主要调控基因及其基因功能与银屑病发病密切相关,为银屑病基因层面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有效依据。

  • 标签: 银屑病 MICRORNA 基因芯片 靶基因 基因功能 生物信息学
  • 简介:目的:探讨Sharpin蛋白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表达及其PASI评分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harpin在寻常型银屑病及正常皮肤内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Sharpin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较正常皮肤内表达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3,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Sharpin蛋白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高表达,且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平均染色得分亦高于正常皮肤(P值均〈0.05)。此外,Sharpin蛋白表达治疗前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呈正相关(r=0.83,P〈0.05)。结论:Sharpin蛋白可能参与了银屑病发病机制,对提示银屑病病情及预后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Sharpin蛋白 寻常型银屑病 PASI评分
  • 简介:痤疮是临床上常见皮肤病,好发于颜面、胸背部,痊愈后常不可避免留有皮肤粗糙,毛孔粗大和凹陷性瘢痕。以往针对皮肤粗糙,毛孔粗大和凹陷性瘢痕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我院采用微晶磨削胶原蛋白膜联合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40例,其疗效明显,现总结如下。

  • 标签: 痤疮后凹陷性瘢痕 微晶磨削 胶原蛋白膜 联合治疗
  • 简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一种以迅速广泛表皮松解剥脱为主要特征少见而危重药物皮肤不良反应。目前,该病尚无公认特异性疗法。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作为一种颇有前途新疗法,虽然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尚存争议,但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较开阔思路和多样化选择,有望降低该病病死率。本文将就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现状进行一综述。

  • 标签: 表皮坏死松解症 中毒性 静脉免疫球蛋白
  • 简介: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HIES)是一种罕见免疫缺陷性疾病,表现为血清IgE水平升高、皮肤湿疹、反复皮肤感染和特征性肌肉骨骼表现。作者报道2例在本院就诊患者并回顾当前文献。患者1是一18个月大非裔美国男孩,伴有复发性葡萄球菌冷脓肿、肺炎和菌血症。该患者皮肤严重湿疹化,最终并发疱疹性湿疹。在选用敏感抗生素环孢素A(5mg/kg)短期治疗全身性感染后,皮炎改善,随后改为长期口服甲氧苄啶一磺胺甲恶唑。患者2是一15岁高加索男孩,长期患有HIES。该患者从3岁开始即维持每周3次注射1干扰素和每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小剂量氟康唑。

  • 标签: 免疫球蛋白E 文献回顾 综合征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免疫缺陷性疾病
  • 简介:巴西天疱疮(FS),一种地方性落叶型天疱疮(PF),是以抗桥粒核心糖蛋白-1自身抗体阳性为特点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之前该病主要集中在巴西MatoGrossodoSulLimaoVerde地区,,在FS患者血清中亦可检测出抗桥粒核心糖蛋白-3(Dsg3)抗体,为进一步确定该病血清学、地域分布、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作者试图应用ELLSA法检测生活在该地区及非本地人正常个体血清中抗Dsg3自身抗体。146例来自Li-maoVerde正常人中有53例(占36%)检测到抗Dsg3自身抗体,而来自周边地区140例正常人中只有8例(占6%),检测出阳性率比例该高发区域距离呈现显著性相关趋势。(P<0.001)。作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支持FS发病中触发了抗体反应环境因素很可能就位于该地,也同意来自Brasilia合作研究者所报道观点,即可能发展为FS危险人群也可能有发展成地方性寻常性天疱疮危险。巴西地方性天疱疮患者抗桥粒核心糖蛋白-3抗体检测@Hilario-VargasJ.@DasherD.A.@L.A.Diaz$DepartmentofDermatolo...

  • 标签: 地方性天疱疮 天疱疮患者 巴西地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