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白癜风常并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nethyroiddisease,AITD)、类风湿关节炎、1型糖尿病、恶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thematosus,SLE)、艾迪生病、斑秃等,其中以AITD最多见,包括Graves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但有关白癜风并发AITD确切机制研究甚少。鉴于白癜风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和各种非遗传因素相关,多数认为是由基因、环境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导致共同的终末通路,即氧化应激-自身免疫介导的黑素细胞缺失,特别是非节段型白癜风(non-segmentalvitiligo,NSV)。该文从白癜风的基因、自身免疫和氧化应激3个关联机制上综述、阐述其与AITD的关系。
简介: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是一种光化学疗法,利用聚集于靶细胞内的光敏剂在低强度无害的可见光照射下产生的单线氧和氧自由基等活性因子杀死靶细胞。光敏剂可分为卟啉类、叶绿素类、染料类(如酞菁、萘酞菁)等,相比于第一代血卟啉衍生物(HpD),第二代、
简介:目的:分析女性生殖道感染疾病对其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的女性患者及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各76例进行问卷调查。以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设为对照组,患有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患者设为观察组。调查内容包括76例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感染类型及构成比、性生活质量、性生活满意度以及性焦虑和性自信因子等6个方面,通过心理评估调查问卷,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比较两组心理健康差异。对两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76例生殖道感染患者中,以宫颈炎最为多见,占27.63%;其次以非特异性阴道炎多见,占22.37%;再次为滴虫和霉菌性阴道炎,分别占14.47%和9.21%。心理评价表结果显示,两组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这些SCL-90因子中有着显著差异(P〈0.05),SDS和SAS总分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性生活质量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功能总分以及性欲、高潮频数、性满意度、性焦虑以及配偶高潮频数、性满意度和性焦虑均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配偶高潮频数及配偶性满意度方面,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疾病对性生活有显著性的影响,患有生殖道感染的患者较健康女性可显著性降低性生活质量,同时表现为显著性不自信和性焦虑。临床上应注意此方面的影响,给予患者相应的指导或介入性心理治疗,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生殖器溃疡性疾病(GUD)的HIV感染状况及其与HIV感染的关系。方法取GUD患者溃疡处分泌物进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同时取上述患者和非溃疡性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尿道或宫颈或阴道分泌物进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单纯疱疹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念珠菌、滴虫及加特纳菌等检测;检测所有STD患者血清的HIV抗体及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在8962例病人中,就诊时生殖器有溃疡的STD与生殖器无溃疡的STD病人中HIV感染率分别为1.75%(5/285)和1.53%(133/8677),两者无统计学意义(x^2=0.09,P>0.05;OR=1.15.95%CI=0.47—2.81);梅毒、生殖器疱疹和其他STD病人的HIV感染率分别为2.81%(22/784)、0.74%(6/814)和1.49%(110/7364),梅毒病人的HIV感染率明显高于生殖器疱疹和其他STD病人的HIV感染率,有统计学意义(2.81%VS0.74%,x^2=9.92,P<0.005,OR=3.89,95%CI=1.67—9.05;2.81%VS1.49%,X^2=7.66,P<0.001,OR=1.90,95%CI=1.21-3.00)。结论本研究提示本组GUD病人HIV感染率较国外低,梅毒与HIV感染有明显相关性;生殖器疱疹病人与HIV感染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简介:患者女,17岁。面部红斑、丘疹、水疱伴疼痛十年,加重20d,皮损消退部位遗留痘疮样瘢痕。面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海绵水肿,可见坏死,真皮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免疫组化示:CD3(+),CD4(+/-),CD5(-),CD7散在(+),CD8(+),CD45RO(+),GranzymeB(+),TIA-1(+),CD20(-),CD30(-),CD56(-),EMA(-),ALK(-)。EBER原位杂交(+)。TCR基因重排:未检测到该样本TCR基因克隆性重排。诊断: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瘤(HVLL,该病后更名为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进一步对国内外文献报道中180例HVLL病例进行分析,简要综述该病的研究历史、流行病学特点、可能发病机制、临床与病理表现以及诊疗进展。
简介:目的分析温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主要过敏原类型和分布特征,为临床过敏性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AnalyticGmbH生产的AllergyScreen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40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18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含量,采用RocheE601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中总IgE含量。结果温州地区40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总IgE阳性率为57.46%,sIgE阳性率为78.86%;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为主,阳性率45.02%,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为主,阳性率26.12%;吸入性组过敏原阳性率64.18%高于食入性组53.23%,2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33,P=0.010);不同性别间过敏原检出率为男165例(83.33%),明显高于女152例(74.51%),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2,P=0.030);402例患者以多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为主,其中21.39%的患者仅对单一过敏原有阳性反应,17.91%的患者对2种过敏原有阳性反应,而3种及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的占39.56%。结论温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为主,大多数患者易被多种过敏原致敏。通过对其过敏原进行筛查可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