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国产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2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GP方案化疗:GEM1000mg/m^2ivdrip第1、8日,DDP30mg/m^2ivdrip第1-3日,21日为1周期。结果:CR0例,PR12例,SD14例,PD2例,总有效率为42.8%,初治、复治各14例,均有6例PR,有效率均为42.8%,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为主,均可耐受。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一线或二线化疗方案。
简介:目的观察洛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采用洛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具体如下:洛铂30mg/m^2静滴3h,d1;卡培他滨2500mg/m^2,每13分2次口服,d1-d14。3周为1个周期。按照RECIST1.0版标准评价疗效以及WHO急性及亚急性毒性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全组22例患者中,无1例获CR,获PR9例,SD8例,PD5例;有效率为40.9%,疾病控制率为77.3%。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9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4.2个月,1年生存率为72.7%。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手足综合征,均以1-2级为主。结论洛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TNBC患者37例,采用顺铂(DDP)25mg/m2静脉滴注,d1~d3;吉西他滨(GEM)1000mg/m2静脉滴注,d1、d8;21d为1个周期,分析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6例、疾病稳定(SD)12例、疾病进展(PD)8例,治疗有效率(RR)为45.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5.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5.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GP方案治疗晚期TNBC疗效确切,耐受性较好,可作为解救方案。
简介:目的观察常规放疗联合吉西他滨(泽菲)加顺铂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2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实施常规放疗,计划照射剂量(60—75)Gy,(2~2.5)Gy/次,1次/d,5d/wk。同步行吉西他滨加顺铂化疗,方案为放疗d1起开始化疗,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g/m2,d1,d8,顺铂25mg/m2,d1~3,每21d重复。放疗后再采用该方案化疗共4-6个周期。结果近期疗效CR9例,PR41例,SD7例,PD5例。有效率80.6%。毒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结论常规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同步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
简介:案导致骨髓抑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行GP方案化疗的119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n=55)和治疗组(n=64),两组均给予GP方案(吉西他滨1g/m2,d1、d8;顺铂20mg/m2,d1~d8;21天为1周期),治疗组于化疗前1~2天开始口服复方阿胶浆,20ml/次,每日3次,直至化疗结束后1周。比较两组化疗期间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剂量,以及第1、2个周期化疗前的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化疗后的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最低值和因骨髓抑制导致的化疗推迟率,同时化疗2个周期后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评价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rhIL-11和rhGCSF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1、2个周期化疗前的血小板、白细胞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2个周期化疗后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第1、2个周期化疗后的白细胞计数最低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按时完成107个化疗周期,推迟21个;而对照组按时完成75个化疗周期,推迟35个;治疗组的化疗推迟率低于对照组(16.2%vs.32.1%,P〈0.05)。对照组的有效率和临床控制率分别为49.09%和85.45%,与治疗组的43.75%和79.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服用复方阿胶浆期间未见任何明确相关的不适感及副作用。结论复方阿胶浆可改善GP方案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有效提高外周血中血小板水平,对化疗的近期疗效无负面影响,但其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简介:探讨晚期胃癌一线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4例晚期胃癌经一线XELOX方案化疗有效后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对照组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为9.6个月,对照组为6.8个月(P〈0.05);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survival,OS)为13.5个月,对照组为11.6个月(P〈0.05)。主要不良反应有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周围神经毒性等,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晚期胃癌一线XELOX方案化疗有效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可延长PFS及OS,不良反应可耐受。
简介: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GN方案)治疗ER、PR、HER-2均阴性(三阴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月共37例经免疫组化证实ER、PR、HER-2均阴性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复治患者参与研究。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d1、d8;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15min,d1、d8。21天重复。结果:全组37例共完成136个周期的治疗,中位数4个周期,范围2~6个周期,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1例(2.7%),部分缓解8例(21.6%),病情稳定20例(51.4%),病情进展9例(21.6%),客观有效率为24.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6个月(95%CI:4~8个月),中位生存期(OS)24个月(95%CI:11—37个月),1年生存率为(66.24±8.43)%,3年生存率为(28.77±11.96)%。毒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骨髓抑制、末梢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流感样症状、轻度肝功能损伤等。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初步观察有一定的疗效,其毒副作用患者可以耐受。
简介:目的比较癌性内脏痛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与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的止痛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144例癌性内脏痛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72)和对照组(n=72)。给予研究组患者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解救药物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便秘、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2.2%(16/72)、31.9%(23/7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36/72)、59.7%(4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19,P〉0.05)。结论癌性内脏痛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与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的止痛作用均较显著,但前者比后者不良反应少。
简介:目的研究-组Ⅲb及Ⅲc期结肠癌术后患者,在辅助化疗后继续行卡培他滨巩固化疗,观察对无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人组的2005年6月至2008年9月我院收治的22例Ⅲb及Ⅲc结肠癌术后患者,行常规6个月辅助化疗,休息3-6个月之后给予6个周期卡培他滨口服巩固化疗,观察无病生存率及巩固化疗期间的相关不良反应,无病生存率的计算采用LifeTables分析法。结果使用卡培他滨作为Ⅲb及Ⅲc期结肠癌术后巩固化疗十分安全,初步观察复发转移率较低,无病生存率较高,不良反应轻微。结论Ⅲb及Ⅲc结肠癌术后患者接受卡培他滨巩固化疗可能改善无病生存率,值得进一步行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简介:目的研究抗癌药吉西他滨(Gemcitabine)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50.33μg/LGemcitabine作用于胰腺癌PANC-1细胞48h后凋亡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Gemcitabine抑制细胞表达14种凋亡相关基因,包括IRF-4、Scotin、14—3—3gamma、PDE4、GRPS、TID1、AFP、STAT5、Sox-4、c-Rel、MYCN、Htt、CatD、Gd。相反,gemcitabine促进了3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包括CyclinB1、ASK1、AKT2。结论Gemcitabine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通过非依赖caspaseASK1途径。
简介:目的探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胆管癌术后合并腹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行胆管癌手术且合并术后腹腔感染的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胆管引流联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及甲硝唑注射液并辅以其他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甲硝唑注射液进行治疗,余治疗措施同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免疫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ESR、CRP、PCT、TNF-α、内毒素水平,以及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WBC、ESR、CRP、PCT、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CD4~+水平及临床症状(发热、乏力、腹痛)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分别联合甲硝唑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胆管癌术后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抗感染效果,并对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简介: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的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MTF法测定卡培他滨抑制细胞增殖20%的药物浓度(IC20),以卡培他滨24hIC20值对CNE-2细胞分别处理3h、6h、12h、24h,依次设为4个卡培他滨+照射组,对其给予6MeVX线分别单次照射0、2Gy、4Gy、6Gy、8Gy,另设对照组为单纯照射组;用克隆形成试验计算各组的放射增敏比,得到细胞生存曲线;5组细胞均给予6MVX射线单次照射6Gy,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细胞周期变化情况及凋亡率。结果卡培他滨的24hIC20值为0.26μ/mL,卡培他滨处理3h、6h、12h、24h后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08、1.15、1.22和1.35;卡培他滨处理后的照射组可将细胞阻滞在S期,且作用24h组的细胞凋亡率达45.9%;S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凋亡率与卡培他滨作用时问成正相关。结论卡培他滨(24hIC20)对CNE-2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24h后增敏作用达最强,主要通过诱导细胞S期阻滞及促进凋亡来影响增敏。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奈达铂(NDP)联合多西他赛(TXT)及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安全性及生存期。方法人组病例为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联合组:奈达铂80mg/m^2加入等渗盐水500mL中静滴2h,第2天;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每21天为1周期。单药组: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每21天为1周期。每例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患者最多接受6个周期化疗。结果联合组28例中CR0例,PR7例,总有效率25.0%,疾病控制率71.4%;单药组23例中CR0例,PR4例,总有效率13.0%,疾病控制率60.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联合组5.2个月,单药组4.4个月,无显著差异。联合组白细胞下降24例,占85.7%,其中Ⅲ/Ⅳ度占28.5%,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分别占21.4%和42.8%,有2例Ⅲ度血小板下降。单药组白细胞下降11例,占47.8%,其中Ⅲ/Ⅳ度占4.35%,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分别占17.4%和13.0%,均为Ⅰ度下降。两组比较血液学毒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防可控,可供临床安全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防己诺林碱(FAN)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抗肿瘤机制。方法体外细胞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Alamar-Blue法检测FAN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半抑制浓度(IC50);6孔板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细胞流式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13K)、蛋白激酶B(AKT)、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磷酸化P13K、AKT、mTOR蛋白表达。结果FAN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活力(IC50为6.25gmol/L),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迁移能力,且随着FAN浓度升高,抑制作用明显。FAN可以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且随着FAN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增高,同时FAN还可以下调P13K、AKT、mTOR及磷酸化P13K、AKT、mTOR蛋白的表达,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其蛋白表达降低。结论FAN可通过下调TNBCMDA-MB-231细胞凋亡P1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