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会在胸前留下永久的皮肤瘢痕,影响美观。随着真空辅助下创旋切术的日渐成熟,该技术已应用于男性乳房发育症,但多用于范围较小的轻度患者,在中、重度患者中是否可行尚需进一步探讨。本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为23例中、重度男性乳房发育症的患者实施真空辅助下创旋切术,将发育乳房完整切除,获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男性乳房发育症 微创旋切术 临床应用 治疗 中重度 传统手术方式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当一部分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对于大量外流和涌入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流动人口的特点,其次,就如何有效提高流动人口避孕节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流动人口 避孕 节育工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麦默通创旋切术加置管引流治疗乳腺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乳甲外科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5例超声及临床检查诊断为急、慢性乳腺炎伴脓肿形成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炎症局限后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炎性病灶麦默通创旋切术加置管引流治疗。结果95例患者均采用麦默通创旋切术加置管引流,超声均能清晰显示创旋切病灶及脓液抽吸过程,术后置管引流约5~7d,治愈率为97.9%(93/95)。其中4例患者术后出现少量皮下淤血,平均7~14d后缓慢自行吸收。术后3、6个月分别复查超声,均提示切除完全,愈合良好;2例合并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分别于术后13、15个月复发,复发率为2.1%(2/95),再次行开放性手术后治愈。其中3例涉及2个以上象限的巨大脓肿经本方法治疗,术后置管引流7d,均愈合良好,随访未见复发。95例患者的脓液标本均经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0.5%(67/95);切除标本病理结果均为乳腺炎性病变。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创旋切术加置管引流治疗急、慢性哺乳期及非哺乳期乳腺炎伴脓肿形成的患者,其疗效均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乳腺炎 引流术
  • 简介:近年来,麦默通创旋切系统广泛运用于乳房良性病变的活检和治疗。它是在超声或钼靶引导下利用真空负压吸引进行乳腺组织的创活检及治疗。虽然它具有准确、创、美观的特点,但还是不免有一些并发症,其中最常见是局部血肿。2007年9月至2009年10月本院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共110例,现将如何预防乳房血肿形成的心得报告如下。

  • 标签: 乳腺病灶 麦默通微创旋切 血肿 肾上腺素
  • 简介:由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主办的“全国乳腺创手术学习班暨学术研讨会”定于2007年9月份在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召开。会议将邀请全国在乳腺创手术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教授作学术讲座并进行乳腺腔镜手术(录像)演示,以促进乳腺外科创技术在我国的开展,提高乳腺外科的治疗水平。欢迎广大从事乳腺外科工作的医务工作人员踊跃投稿并参加会议。

  • 标签: 乳腺外科 学术研讨会 微创手术 学习班 征文通知 第三军医大学
  • 简介: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invasivemicropapillarycarcinoma,IMPC)是乳腺上皮肿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占乳腺癌的3%~6%[1]。国内尚少见男性患者的报道,而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更为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1例男性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以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3岁,4年前发现右侧乳头下方肿块,未予重视,近1年来自觉有所增大,于2011年8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标签: 乳腺 男性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神经内分泌分化
  • 简介:美国康涅狄州耶鲁大学罗伯特·斯腾伯格博士提出的发现孩子天赋的20项测试,他认为4岁以内的孩子若具有这20项测试题的大部分情况,就说明这个孩子有可能是超智儿童。

  • 标签: 儿童 智商 家庭教育 智力开发
  • 简介:<正>本文于2011年8月发表在《PrenatalDiagnosis》杂志上。自然流产孕体的细胞遗传学分析能为患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却经常由于培养失败和母体细胞污染(MCC)而变得很复杂。本文提出用多重荧光原位杂交(FISH)可以提高自然流产样本核型的产量和精度。作者将一个多重间期FISH探针组用于分析2个样本集:①153个有正常46,XX核型流产样本的

  • 标签: 自然流产 核型 母体细胞污染 样本集 荧光原位杂交 细胞遗传学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对乳腺多发性肿块(一侧乳房肿块〉13个)进行创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本科对39例多发性乳腺肿块患者的168个肿块在超声引导下进行Mammotome切除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在乳腺多发性肿块切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全部肿块均采用Mammotome旋切,术后病理学诊断均为良性,术后无切口瘢痕,乳房外形正常,皮肤触觉无变化。术后并发症包括血肿形成、皮下淤斑及乳头溢血各1例。术后3个月和6个月接受超声复查,均未发现病灶残留。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术可完整切除乳腺多发性病灶,具有创、美容、术后对触觉无影响、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创手术方法。

  • 标签: Mammotome真空辅助旋切系统(麦默通) 多发性乳腺肿块 微创手术 超声
  • 简介:染色体17q12缺失综合征(chromosome17q12deletionsyndrome)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表型可为特殊面容、发育迟缓、多囊肾、肾功能异常、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diabetesoftheyoung5,MODY5)、自闭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生殖和骨骼系统发育异常等。

  • 标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微阵列分析 产前诊断 微缺失 应用 成人型糖尿病
  • 简介:由《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乳腺创手术学习班暨学术研讨会定于2011年9月23~26日在重庆市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经验丰富的乳腺创外科专家作学术讲座并进行手术录像演示。为促进乳腺创外科技术的广泛交流,大会组委会还面向全国征集乳腺创外科方面的研究论文。

  • 标签: 乳腺微创手术 学术研讨会 学习班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微创外科技术 学术讲座
  • 简介:目的探讨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球鉴别/分离法(bacterialartificialchromosomes-on-beads,BoBs)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西京医院产前诊断中心1973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羊水细胞进行BoBs检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973例羊水中,共发现异常核型150例,其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145例,BoBs检出133例。不同产前诊断指征下,无创DNA产前检测(NIPT)高风险组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高,占该指征的81.82%。150例异常核型中,BoBs和核型分析均检出染色体非整倍体124例,占异常核型的82.67%;BoBs检出染色体缺失/重复综合征5例,核型分析结果均未见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性染色体嵌合7例,BoBs检出4例;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结构异常14例,BoBs结果未见异常。结论BoBs技术可以快速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和基因缺失/重复,联合染色体核型、基因芯片(chromosomalmicroarrayanalysis,CMA)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可对染色体结构异常和低嵌合正确检出,大大提高了产前诊断的效率与准确性。

  • 标签: BoBs技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 羊水细胞 产前诊断
  • 简介:中西医治疗不孕症及妇科病各有特色,中西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对许多应用西药难收良效的妇科病,中医治疗效果尤佳;中医治疗不孕症、月经不调、急性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慢性盆腔炎、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具有很好的疗效,尤其是手术、激素类药品等具有并发症或副作用,

  • 标签: 不孕症 妇科疑难病 特色疗法 功能性子宫出血 围绝经期综合征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社联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定于2012年10月18日至22日举办第八届北京大学女性盆底重建与妇科创手术研讨会(国家卫生部继续教育项目I类学分8分),本届会议主题为明确各种盆底手术适应证,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术后疗效评价及术后生活质量评价。

  • 标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妇科微创手术 盆底重建 女性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真空创旋切术在非扪及性乳腺病灶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对58例96处非扪及性乳腺病灶进行高频超声引导下Mammotome(8G)创旋切术。结果96处非扪及性乳腺病灶均被成功切除。其中乳腺纤维腺瘤76处,乳腺腺病16处,1处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处为导管原位癌,1处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9处可疑病灶均明确诊断。每个病灶平均旋切切除12次。每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5min。3例并发皮下淤血。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8G)创旋切术是非扪及性乳腺病灶首选的诊治方法,病灶切除彻底,创伤小,对可疑病灶能及时明确诊断,对良性疾病兼具治疗作用。

  • 标签: 超声引导麦默通Mammotome真空微创旋切系统 非扪及性乳腺病灶 微创手术
  • 简介:肥胖已经成为全世界流行的慢性疾病。全球约有35%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其中女性所占比例比男性更高。许多研究都表明肥胖与女性生育力降低有关,比如自然受孕率降低,流产率、出生缺陷、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升高。代谢减重手术是短时间内解决病理性肥胖最有效的方法,选择代谢减重手术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为育龄期女性。

  • 标签: 代谢减重手术 肥胖 女性生育力
  •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invasivemicropapillarycarcinoma,IMPC)的干细胞表型,从干细胞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角度探讨IMPC高侵袭、高转移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原因。方法选取术前未经放化疗治疗患者的IMPC82例和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ductalcarcinomanototherwisespecified,IDC—NOS)80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检测两组肿瘤组织中CD44^+/CD24^-/low(CD24^-)和CD24^+的表达、定位和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定量资料采用Student’s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Kruskal—Waliis检验、x^2检验或校正x^2检验。两组之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s秩相关分析。结果(1)IMPC组肿瘤细胞的CD44^+/CD24^-/low阳性表达率(48.8%,40/82例),明显高于IDC—NOS组(31.3%,25/80例)(x^2=5.180,P=0.023)。(2)53.7%(44/82例)的IMPC微细间质组织内见单个散在的CD44^+/CD24^-/low肿瘤细胞,且该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Vimentin及α—SMA阳性,E—Cadherin阴性。IDC—NOS间质内罕见CD44^+/CD24^-/low肿瘤细胞。(3)IMPC乳头结构中CD44^+/CD24^-/low与间质内的CD44^+/CD24^-/low阳性表达细胞呈明显正相关(r=0.516,P〈0.001),并且IMPC乳头结构及间质中CD44^+/CD24^-/low阳性表达在有无淋巴管侵犯和有无淋巴结外软组织浸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即有淋巴管侵犯及淋巴结外软组织浸润者CD44^+/CD24^-/low阳性表达率较高。(4)IMPC组中CD24^+细胞阳性表达率79.3%(65/82例),明显高于IDC-NOS组(60.0%,48/80例)(x^2=7.126,P=0.008),且IMPC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组CD24的表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34,P=0.003)。结论IMPC肿瘤细胞中干细胞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干细胞 CD44+/CD24-/low CD24+ 上皮间质转化
  • 简介:目的:探讨城镇化建设中疾控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方法:分析城镇化建设中疾控存在的问题。结果:努力探索长效监管机制,做到规范化管理,高效督导整改,联手确保我区的公共卫生安全。结论:保持疾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准确地对突发事件作出预测、预报和预警,及早为领导决策和制定疫情应急处理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 标签: 城镇化建设 疾控 公共卫生
  • 简介: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p2球蛋白(β2-MG)、癌胚抗原(CEA)、CA153、CA125水平,以探讨外周血β2-MG、CEA、CA153、CA125在乳腺癌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方法对140例乳腺癌患者及144例健康体检者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外周血β2-MG,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外周血CEA、CA153、CA125的水平,数据统计用Kruskal—Wallis检验、Chi-square检验和Wileoxon秩和检验。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β2-MG和CEA的检测值分别为1.8(1.5—2.2)m(L和1.7(1.2—2.4)ng/ml,高于健康对照组[1.5(1.3—1.8)mg/L,1.2(0.9~1.9)ng/ml,P〈0.05],且阳性率高于健康人群(P〈0.05);以β2-MG检测为基础,联合检测未增加诊断的敏感性(P〉0.05);以临床分期为参照指标,CA153在Ⅲ期患者的检测值明显高于I期和Ⅱ期患者(P〈0.05)。乳腺癌患者术后β2-MG、CEA、CA153检测均有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β2-MG为基础的联合诊断对乳腺癌诊断敏感性未见明显增加;血清CA153检测水平对乳腺癌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β2-MG、CEA和CA153对乳腺癌术后随访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乳腺肿瘤 诊断 预后 Β2-微球蛋白 癌胚抗原 CA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