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海洛因依赖者6例,年龄32-46岁,均为男性,均有静注海洛因史,吸毒年限2~10年。行尿吗啡定性、尿蛋白定量、肝功能、肾功能、免疫功能、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血培养、心脏彩超及肾活检检查,予抗感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6例患者均表现为血象升高、贫血、血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血肌酐升高、低补体血症、C-反应蛋白升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5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2例,血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6例患者心脏彩超均示三尖瓣前瓣赘生物形成。肾脏病理表现为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炎各2例,IgA肾病、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各1例。经治疗后病情均好转,血象、尿蛋白、尿素氮、肌酐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明显上升,贫血、肝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滥用海洛因可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肾小球肾炎,常合并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病理类型多样。经抗感染治疗后尿蛋白、肾功能明显好转。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盂感染的治疗方法,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盂感染43例患者资料,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积极在局麻下行输尿管支架置入,其中4例患者插管前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结果本组43例,39例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盂感染患者行局麻下行输尿管支架置入后,体温在1~4d内恢复,白细胞计数在3~6d内恢复正常。4例发生感染性休克,转ICU治疗。其中2例患者在支架管置入后发生感染性休克转ICU,1例入院后即刻发生感染性休克,转ICU积极抗感染、抗休克治疗1~2d病情稳定后再行支架管置入,1例插管时出现感染性休克前兆,插管后立刻转入ICU治疗。所有患者内置双J管3月后更换或拔除。结论输尿管双J管置入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盂感染安全有效,即使出现感染性休克前兆,只要有可能应尽早行输尿管双J管置入,解除梗阻,生命体征不稳定时,积极抗感染,抗休克、补液对症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仍应尽早采取输尿管双J管置入,为感染性休克的控制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简介: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索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10日住院患者共80例,将其分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组和非肾功能不全组,进行两组间临床资料的比较。结果80例患者中,31例合并肾功能不全,占38.9%;分型以轻链型最多见,占48.4%;kA型占25.8%,IgG型占25.8%。非肾功能不全组以IgG型多见,占61.2%;轻链型占14.3%,IgA型占18.4%,其他类型6.1%。两组资料对比显示,肾功能不全组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肾功能不全组,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肾功能可恢复正常。结论肾功能不全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最为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免疫分型、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是多发性骨髓瘤并发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影响因素。肾功能不全的发生使患者的治疗更为复杂,疾病更易发生进展,如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及其肾损害,则有望逆转肾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esnephropathy,DN)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情况,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早期DN的患者12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单纯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120例做为对照组。观察2组AS情况,同时将观察组分为非AS组(56例)、合并AS组(64例),2组患者禁食12h后抽血送检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三酰甘油(threeacids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proteinexcretionrate,UAER)、尿酸(uricacid,uA)水平,并测定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检测患者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ntimalmediathickness,IMT)、粥样斑块检出率。结果观察组颈动脉IMT、粥样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AS组的血UA、BMI、FBG、TG、LDL-C、收缩压水平与非A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患者较单纯T2DM更容易发生AS,合并AS的危险因素可能为FBG、血压、TG、LDL-C、BMI、UAER、UA水平。
简介:目的:评估螺内酯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2月观察期后,29例维持性腹膜透析及31例肾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入选并完成研究。基线前观察期给予包括ACEI、ARB等基础用药。治疗开始所有入组病人均予螺内酯片20mg,每日1次,治疗6月。测定基线、治疗后1周及此后每月的血钾浓度,测定基线、治疗后3月、6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B型钠尿肽(BNP)和血醛固酮(ALD)浓度。结果:(1)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治疗6月后腹膜透析组LVEF、LVMI、BN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基线值比较,腹膜透析组治疗6月后LVEF明显提高[(52.42±4.71)%vs(40.12±5.11)%,P〈0.01],LVMI明显降低[(120.42±19.72)g/m^2vs(135.93±22.75)g/m^2,P〈0.05]。BNP明显降低[(3898.2±1052.7)pg/mlvs(1535.4±1044.2)pg/ml,P〈0.05]。(3)与治疗前比较,腹膜透析患者治疗后血醛固酮水平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所有腹膜透析患者在治疗期间血钾浓度均未超过6.0mmol/L,但与基线值比较,治疗后1周时血钾水平升高[(4.78±0.75)mmol/Lvs(4.35±0.54)mmol/L,P=0.05],其余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应用于腹膜透析并心力衰竭患者与肾功能正常患者同样能有效改善心功能,且对血钾影响小,安全性良好。
简介:目的观察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137例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联合治疗组47例、中药组48例、氯沙坦组42例,比较蛋白尿、肾功能的临床疗效以及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结果在137例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中药组治疗蛋白尿的疗效显著优于氯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保护肾功能方面联合治疗组和中药组显示出优势,各组的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药治疗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不仅仅依赖于血尿酸、血压、血脂的改善,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协同作用在保护肾功能方面具有更优的效果。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患者,并于治疗前后对患者心率、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Na+、K+、Cl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观察患者心功能、血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心率(79.7±9.0)次/min、心脏指数(3.35±0.91)L/(min·m2)、左室射血分数(53.55±10.32)%、心输出量(4.47±0.35)L/min、SCr(392.00±86.32)μmol/L、BUN(11.2±4.5)mmol/L、K+(4.4±0.5)mmol/L]均优于治疗前[心率(128.2±14.2)次/min,心脏指数(1.96±0.57)L/(min·m2)、左室射血分数(39.25±8.55)%、心输出量(3.08±0.54)L/min、SCr(903.00±106.10)μmol/L、BUN(20.5±9.4)mmol/L、K+(5.60±0.9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Cl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