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类型。而原发损伤所引起的缺血和缺氧,是导致继发损伤的主要因素。神经晕症监测的目的则在于及早发现缺血缺氧的迹象,预防和治疗继发损伤。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临床引入了多种先进监测手段,主要针对脑灌注和代谢监测。本文将慨述这些监测手段的技术特点和临床应用,并介绍近年来形成的针对脑功能的多元化监测理念。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重症监测 技术进展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 继发损伤 缺血缺氧
  • 简介:目的:监测哌库溴铵的临床时效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腹部手术30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诱导期应用哌库溴铵0.1mg/kg,持续监测肌松效应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哌库溴铵的起效时间(给哌库溴铵至T1达最大抑制的时间)、临床时效(T1达最大抑制时间至T1恢复到对照值(TC)25%的时间)、插管条件和肌松维持时间;同时记录哌库溴铵用药后的血压和心率改变。手术中当T1恢复至对照值(TC)的25%时,追加哌库溴铵2mg以维持肌松。术毕用新斯的明2mg+阿托品0.5-1.0mg拮抗肌松残余作用,观察哌库溴铵对新斯的明的敏感性(以T1/Tc=75%作为肌松恢复的标准)。结果:哌库溴铵0.1mg/kg的起效时间为166.6±24.2s,临床时效为127.8±22.7min。A组为术中未追加哌库溴铵者,共19例,应用新斯的明拮抗的肌松恢复时间为9.3±2.6min;B组为术中曾追加一次哌库溴铵者,共11例,应用新斯的明的肌松恢复时间为8.2±2.7min,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应用哌库溴铵前的心纺(HR)为78.9±11.8bpm,给药后3min、5min和10min时的HR分别为78.9±11.8、77.3±10.1和76.7±8.7bpm,与用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应用哌库溴铵前的平均动脉压(MAP)为91.7±14.9mmHg,给药后3min、5min和10min时的MAP分别为84.4±11.6、86.9±12.9和88.9±11.0mmHg,与用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哌库溴铵的临床时效相对稳定;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无论术中追加或未追加哌库溴铵,对新斯的明拮抗均敏感,肌松逆转确切;哌库溴铵的肌松效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 标签: 哌库溴铵 骨骼肌松弛药 血流动力学 新斯的明 临床时效
  • 简介:机械通气是治疗目前在全球范围流行的非典型肺炎(SARS)的主要方法之一。SARS导致难治性ARDS后,需要采用包括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和开放肺在内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而尽可能地采用无创或微创的方法,在重症监护病人身上连续、同步、实时、准确地监测心肺功能可以直接指导机械通气策略的实施和综合评估实施效果。

  • 标签: 机械通气 治疗 SARS 心肺功能 监测
  • 简介:麻醉过程中脑血流的变化及其调节非常复杂而TCD可对脑血流进行无创的实时监测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是一种日益成熟和完善的脑血流监测方法在临床工作和科研实验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TCD 脑血流监测 麻醉
  • 简介:目的:比较异丙酚镇静、意识消失和意识恢复时的脑电图变谱指数和边缘频率变化。方法:26例ASAⅠ~Ⅱ级全麻病人,微量泵静注异丙酚(40~50mg/min),观察者不断给病人言语指令,待失去语言指令反应和睫毛反射消失时,定为意识消失;停止静注异丙酚,恢复言语指令和睫毛反射时,定为意识恢复。分别监测清醒、意识消失及意识恢复时的数量化脑电图变化。术后第1天随访,了解病人在异丙酚全麻恢复即刻时的回忆。结果:26例病人中,有3例术后存在模糊记忆,意识恢复即刻原始脑电图呈“高频高振幅”特异波,意识消失期间的变谱指数(BIS)和边缘频率(SEF)明显低于意识恢复期。BIS63、SEF11时判断意识消失特异性为100%,敏感性分别为14%和21%;BIS96和SEF27时判断意识恢复特异性为100%,敏感性分别为19%和12%。结论:脑电图数量化参数BIS和SEF能用于判断意识消失和意识恢复两种状态;异丙酚麻醉恢复即刻,虽已发生全麻知晓,但只有少数病人对术后存在模糊记忆。

  • 标签: 数量化脑电图 异丙酚 麻醉监测 意识状态 微量泵
  • 简介:随着临床监测控术的发展,脑电监测有望成为临床麻醉,急诊及重症监护病房的常规监测手段,其中研究较多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已在麻醉诱导,维持,恢复等方面显示出优势。近年也有研究报道在特殊情况下应用BIS监测,包括在颅脑损伤,低温体外循环,心跳骤停等,为临床更深一步应用BIS提供了帮助。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颅脑损伤 体外循环 心跳骤停 低血糖
  • 简介:目的:临床验证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TII)在气管插管困鞋病例中的应用,以提供使用依据。方法:BTII由食管气管引导管(OT)、光索(LT)和露源盒(BES)组成,另加专用面罩。选择165例气管插管困难病人(其中术前预知者149例,未知者16例)使用BTII,采取3个步骤,先将OT插入食管,再经OT将LT导入气管,然后完成盲探插管。结果:插管成功率为97.6%(161/165),插管总耗时为136.8±31.2s,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BTII适用于多种困难气管插管,并发症少,不受病人已用麻醉条件的限制。

  • 标签: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 气管插管 麻醉 插管方法 临床应用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单纯应用压力梯度长袜(GCS)或与歇充分装置(IPC)联合应用预防大手术病人后下肢深静脉血性形成(DVT)的效果和安全性,并观察手术前后凝血、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连续入选胸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恶生肿瘤根治手术患者240例,分为对照组(C)和三个实验组,即单纯GCS+IPC全程组:按GCS组选好合适袜子,将合适型号压力腿套(型号与袜子一致)固定在袜子外面,连接IPC,手术切皮前即刻开始应用,持续应用至次日晨,然后每隔2h应用2h,一直应用到患者下床活动:GCS+IPC术后组:手术结束回病房或ICU即刻开始应用IPC,持续至次日晨,然后每隔2h应用2h,一直应用到患者下床活动。所有患者术后3-8天内行双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检查,均记录双下肢动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栓发生的部分。15例GCS+IPC全程组患者和15例对照组患者分别手术前、切皮2h及24h外周采集静脉血测定D-二聚体(D-Dimer、D-D)、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原(PA-Ag)、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术前评价血栓栓塞发生的风险。结果:240例入选患者中,于术后3-8天超声检查DVT发生率在GCS+IPC全程组,GCS+IPC术后组和单纯GCS组分别为15%(P〈0.05),23.3%(P〈0.05)和30%(P〉0.05),而对照组为48.3%,1例GCS患者近端DVT,其余均为远端DVT。血凝指标:实验组D-D在切皮2h没有明显变化,24小时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切皮2h明显高于术前。切皮2小时实验组tPA-Ag明显低于对照组,而vWF明显高于对照组。PAI在手术后两组无明显变化。随着年龄、体重增大和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DVT的发生率增加。结论:GCS+IPC全程组及GCS+IPC术后组能有效降低大手术后DVT,预防效果以GCS+IPC全程组最。单纯应

  • 标签: DVT 大手术 恶性肿瘤 危险因素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与脑电双频谱指数在全身麻醉手术镇静深度监测中的相关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4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患者入室后同时进行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记录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StateIndex,CSI)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Index,BIS)监测,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3min(t1)、切皮即刻(t2)、切皮后30min(t3)、术毕(t4)、拔管时(t5)及出手术室时(t6)的CSI和BIS值(每个时点记录3组数据),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监测部位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各时点CSI和BIS变化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与BIS具有良好相关性,能较好反映围术期麻醉深度变化,使用安全可行。

  • 标签: 麻醉深度指数 脑电双频谱指数 镇静深度
  • 简介:目的:比较定量脑电图与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在监测全麻状态下认知功能方面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0名健康志愿者,从0.2MAC开始,逐渐增加异氟醚吸入浓度,每个浓度平衡15分钟后,观察指令反应,qEEG,MLAEP的变化,于使指令反应消失该异氟醚浓度下进行内隐记忆的听刺激,停止吸入后1小时调查外显及内隐记忆情况。结果: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中的Pa、Nb波随指令反应和记忆的变化而变化,并可确定外显记忆消失的各波潜伏期界值,随着外显记忆的消失,qEEGF7、F8、A1导联q波相对功率明显降低(P<0.05);随着指令反应的消失,O1及O2导联的a波相对功率明显降低(P<0.05),O2导联d波功率明显升高(P<0.05),但所有qEEG参数变异较大,不能定出界值。结论:(1)MLAEP中的Pa波,Nb波在判断全麻下认知功能方面有重要价值,并可确定出外显及内隐记忆消失的各波潜伏期界值,(2)qEEG在判断麻醉状态下认知功能方面只能作为一种趋势的预示,不能作为可靠的定量指标。

  • 标签: 定量脑电图 中潜伏期 听觉诱发电位 监测 全麻状态 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