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米卡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大便中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转阴情况及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与对照组的78.3%比较(P<0.05);观察组血常规白细胞增多3.3%,低于对照组的15.0%,大便常规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转阴率为96.0%、95.0%、98.3%,高于对照组的81.7%、83.3%、88.3%,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作为抗菌药物的首选,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细菌性感染 腹泻 左氧氟沙星 阿米卡星
  • 简介: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如何进一步规范医嘱的执行,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强化法律意识是我们护理人员的新课题。从2002年8月起我院开始使用输液卡的配人及输液人签名制度。现将设计过程及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输液卡 配液 护理人员 医嘱 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 简介:背景:急性胰腺炎(AP)发病过程中常伴有胰腺微循环障碍、凝血和纤溶系统改变,血小板参数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目的:探讨老年A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特点以及乌他丁(UTI)治疗对血小板参数和病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年龄≥60岁的AP患者217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AP(MAP、MSAP和SAP)。比较、分析各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参数(PLT、MPV和PDW)以及常规治疗与UTI治疗组间血小板参数和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与MAP组相比,MSAP、SAP组入院时PLT较低(P<0.01),MPV、PDW较高(P<0.05);治疗1周后,MSAP、SAP组PLT显著增高(P<0.01),MPV、PDW显著降低(P<0.05)。与常规治疗相比,MSAP、SAP组UTI治疗后PLT显著增高(P<0.01),MPV、PDW显著降低(P<0.01),总有效率显著提高(MSAP:92.3%对81.2%,P<0.01;SAP:90.0%对80.8%,P<0.01)。结论:老年MSAP、SAP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变化与MAP患者明显不同,可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UTI可有效降低血小板活性,对老年AP患者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病情恶化作用。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小板 乌司他丁 老年人 回顾性研究
  • 简介:十二指肠溃疡较常见的并发症是十二指肠狭窄及胃排空障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腹胀、腹痛、胃潴留等,既往对十二指肠溃疡性狭窄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结果表明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而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中,部分病人容易发生残胃炎、胆汁反流、胃食管反流病等术后并发症[1-3].

  • 标签: 内镜引导 沙氏探条扩张 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性狭窄
  • 简介:患者男,40岁。因乏力、纳差1年加重伴腹胀1周于2006年6月27日入院。缘于2005年5月起出现乏力、纳差、肝功能异常,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经保肝降酶等治疗症状缓解,继续工作。近1周因疲劳后再次出现乏力、纳差伴腹胀。体检: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10/70mmHg。神志清楚,慢性肝病面容,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有蜘蛛痣,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明显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cm,质地中等,移动性浊音(±)。

  • 标签: 严重过敏反应 维生素K1 静脉注射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异常 腹壁静脉曲张
  • 简介: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现有治疗尚存在不足,需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目的:观察康复新对小鼠嗯唑酮(OXZ)结肠炎的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康复新组、高浓度康复新组、激素组,以OXZ灌肠诱导结肠炎模型。分别于灌肠后第3、8、13d处死小鼠。行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大体评分和组织学评分,以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1(IFN-1)、肿瘤坏死因子.Or.(TNF—d)、NF—KB含量。结果:灌肠后第3、13d,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DAI、结肠大体评分、组织学评分、MPO、IL-4、TNF-d、NF—KB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IFN.1含量无明显差异。灌肠后第8、13d,给予康复新和高浓度康复新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IFN-y含量无明显差异。灌肠后第8d,激素组仅大体评分和IL-4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康复新灌肠可使OXZ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明显减轻,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肠道异常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抑制NF—KB转录有关。

  • 标签: 结肠炎 溃疡性 康复新液 恶唑酮 过氧化物酶 细胞因子类 NF-ΚB
  • 简介:目的研究替米坦抗肝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12只)、模型组(12只)和替米坦干预组(16只).在制备四氯化碳(CCl4)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成功后,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活化受体-γ(PPAR-γ)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表达.结果替米坦干预组大鼠肝组织TGF-β1平均标记指数(PI)为0.284±0.068,正常对照组为0.076±0.033,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0.739±0.065,P〈0.01);替米坦干预组大鼠PDGFPI为0.259±0.050,正常对照组为0.039±0.023,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0.511±0.107,P〈0.01);替米坦干预组PPAR-γ平均PI为0.326±0.068,正常对照组为0.115±0.021,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0.038±0.018,P〈0.01).结论替米坦通过活化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PPAR-γ,抑制肝脏细胞因子表达,达到抗肝纤维化作用.

  • 标签: 肝纤维化 替米沙坦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活化受体 大鼠
  • 简介:为探索治疗溃疡病并出血的新方法,我们采用内镜人血管钳类加止血合剂注射治疗消化性物异出血,并以药物治疗为对照,加以分析。20例溃疡并出血病人采用内镜下钛夹钳夹血管加止血合剂注射治疗(内镜治疗组)。中胃溃疡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7例。重度出血15人,占75%,中度出血5人,占25%。注射用止血合剂由3%高渗盐水、立止血、肾上腺素组成。另20例溃疡并出血病人采用静脉内药物注射作为对照(药物治疗组)。

  • 标签: 止血 注射治疗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 内镜下 血管钳 合剂
  • 简介:目的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至2012年12月的最新数据,收集所有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与单纯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13个RCT共962例患者,显示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均较单纯TACE更优,其OR值分别为3.78(95%CI为2.79-5.12)、3.07(95%CI为2.27-4.17)和5.84(95%CI为2.86-11.93);在其中6个RCT共294例患者,联合治疗患者血清甲胎蛋白下降至正常者显著优于单纯TACE治疗组(OR=4.0,95%CI为2.24-7.15),但两组间AFP下降(≥25%)而未达正常者无明显差异(OR=1.24,95%CI为0.68-2.27);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患者生存率及AFP下降至正常均优于单纯TACE治疗,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肝细胞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无水乙醇注射 META分析 疗效
  • 简介:利铂(草酸-1R、2R-环已二胺合铂)属于第三代新的铂类衍生物。体内外临床前研究试验已证实对人类多种肿瘤具有抗瘤活性,较顺铂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作用。目前奥铂与5-FU/FA方案已被公认为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治疗愈后有显著改善。我院2001-06/2002-0l应用此方案治疗胃癌、大肠癌共2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甲酰四氢叶酸 晚期胃肠道肿瘤 近期疗效
  • 作者: 费学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5-27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6期
  • 机构: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定塘分院,浙江 宁波 315732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单纯采用莫必利,联合莫必利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对患者胃功能你影响,探讨莫必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的100例样本,选自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连续经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100例样本分为两组:抽取其中50例样本为对照组,单纯采用莫必利进行治疗;抽取另50例样本为观察组,采用莫必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44例,其中临床治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36例,其中临床治愈9例,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2.00%,组间治疗有效率对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等评分明显更高,组间对比(P<0.05)。结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采用莫必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胃功能指标,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莫沙必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对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脂肪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MCD组和茵栀黄灌胃组.给予对照组普通饮食,给予另两组动物MCD饮食,于第4周末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茵栀黄口服灌胃,第8w末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取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结果对照组和MCD组大鼠体质量分别为(487.2±6.5)g和(155.8±3.1)g,P〈0.05,肝指数分别为(2.92±0.06)%和(5.09±0.19)%,P〈0.05;MCD组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肝脏脂肪变、小叶炎症和气球样变,同时伴有轻度纤维化,茵栀黄处理组大鼠肝指数为(4.47±0.18)%,显著低于MCD组(P〈0.05);茵栀黄组和MCD组大鼠肝组织NAFLD活动度积分(NAS)分别为(5.9±0.2)分和(7.2±0.1)分,P〈0.05,肝纤维化积分为(0.3±0.2)分和(0.8±0.2)分,P〈0.05;茵栀黄组和MCD组大鼠血清ALT水平分别为(68.4±6.4)U/L和(111.9±5.5)U/L,P〈0.05,AST分别为(110.5±7.9)U/L和(170.5±10.8)U/L,P〈0.05,但是茵栀黄口服灌胃对MCD大鼠血脂和血糖无显著影响.结论茵栀黄口服可以改善MCD诱导的NASH大鼠肝脏脂肪变、肝细胞气球样变、小叶炎症和纤维化,降低NASH大鼠血清转氨酶水平,为应用茵栀黄口服处理NAFLD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茵栀黄口服液 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 大鼠
  • 简介:DII4/Notch1信号通路是肿瘤血管形成、血管发育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其在消化道血管发育不良(AGD)中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利度胺常用于治疗AGD所致的消化道出血。目的:探讨DII4/Notch1信号通路在消化道AGD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利度胺的干预机制。方法:收集不明原因反复消化道出血、经胶囊内镜和(或)小肠镜检查确诊为AGD的患者25例和因AGD致消化道出血接受利度胺(100mg/d.疗程4个月)治疗者10例,1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以ELISA法检测血清DII4、Notchl浓度。结果:AGD组血清DII4、Notch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DII4与Notch1间呈正相关(r=0.900,P〈0.01)。利度胺治疗前后,AGD患者的血清DII4、Notch1浓度无明显改变;根据性别和疗效进行分层分析,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II4/Notch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消化道AGD的形成.利度胺对该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 标签: 血管发育不良 胃肠出血 受体 Notch1 Delta—Like配体4 沙利度胺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科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胃底静脉曲张硬化术治疗的6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69例患者按护理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及健康教育知识了解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予以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稳定患者心率,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满意率,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优质护理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套扎术 硬化剂注射
  • 简介:目的:观察胃镜下胃黏膜肾上腺素注射联合金属钛夹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探讨其优点与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入选的108例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据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胃镜治疗组(57例)与常规治疗组(51)例,胃镜组于入院12h内行胃镜下胃黏膜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止血,常规组予静滴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口服去甲肾上腺素冷生理盐水等内科止血,比较两组止血效果、输血例数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胃镜组术中即时止血率100%,2例胃镜下血管裸露患者术后48h内发生再出血,该行外科止血,5例溃疡面较大者出现钛夹脱落。常规组10例内科止血效果不佳者改行胃镜止血措施,8例成功止血,2例改行外科止血。治疗中,胃镜组输血比例(1.8%)明显低于常规组(11.8%)(P〈0.05);治疗48h后两组总体止血效果构成差异显著(P〈0.05),胃镜组总体有效率(96.5%)显著高于常规组(84.3%)(P〈0.05),平均住院时间[(5.4±1.7)d]显著低于常规组[(7.7±2.1)d](P〈0.05)。结论胃镜下胃黏膜注射肾上腺素与放置金属钛夹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协同止血作用,较常规内科药物止血效果明显提高,且极大减轻了外科手术率。

  • 标签: 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 肾上腺素 钛夹
  • 简介:目的观察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内镜治疗后,早期口服营养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就诊的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228例,观察组114例在内镜止血后12h早期给予口服营养,114例对照组患者则接受流质饮食。结果治疗后1w,观察组血清TBIL为(15.4±4.2)μmol/L、ALB为(32.4±6.1)g/L,对照组则分别为(18.7±3.67)μmol/L和(29.1±3.7)g/L,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NR为(12.0±1.0),对照组为(14.5±0.7),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随访期间,两组自发性腹膜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无显著阵相差(P〉0.05)。结论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存内镜下止血后早期进食营养,对肝功能的恢复有帮助,并可能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内镜治疗 口服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