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在降血压治疗的同时,辛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什的下预作用。方法选择162例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药物联合丁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82例,在降血压治疗的同时应用辛伐他汀(每晚20mg)和肠溶阿司匹林(75mg/d)。对照组80例,仅给予降血压治疗。共随访3年,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2、3年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内径、颁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内径的比值、颈动脉斑块积分及血压、血脂、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在随访后第1年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积分分别为(1.01±0.12)mm、3.8±2.5,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3年分别为(0.80±0.16)mm、2.6±1.6;(0.80±0.20)mm、2.5±1.2,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内径比值在干预后也明显降低。随访结束时,干预组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分别为10.90%和4.87%,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有效降血压的同时,给予辛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能延缓和逆转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颈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阿司匹林 斯伐他汀
  • 简介:目的分析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研究组在缬沙坦的基础上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于治疗2个月后的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于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4%)明显比对照组(73.33%)高,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研究组的收缩压(122.57±10.14)mmHg及舒张压(78.34±7.24)mmHg均明显比对照组(137.45±9.34)mmHg、(91.23±6.69)mmHg低,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研究组于治疗后空腹的血糖值(5.83±2.27)mmol/L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8.15±2.34)mmol/L均明显比对照组(7.16±1.48)mmol/L、(10.05±2.54)mmol/L低,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结论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可对患者的血糖及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并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荐。

  • 标签: 缬沙坦 氨氯地平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 简介:脑出血占所有卒中的10%~20%[1],是目前循证医学证实有效治疗手段较少的卒中之一[2]。规范治疗和综合管理能明显降低病死率,改善脑出血的结局。超早期止血、控制颅内高压、急性期合理降低血压、脑室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和微创手术等技术的合理应用,有望改变目前脑出血匮乏的临床治疗策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远期生存质量[3]。

  • 标签: 脑出血 止血 颅内高压 超早期止血治疗 血压管理 外科治疗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冠心病(CA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都呈升高趋势,给我国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在CAD的综合预防和管理中,加强社区老年CAD研究和干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下面本文主要社区老年冠心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社区老年冠心病 研究现状 进展
  • 简介:冠心病(cownaryheartdisease)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痉挛,从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发生冠脉循环障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一种常见心脏病。目前,国内外公认的传统疗法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therapy)及外科治疗,后者又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和心脏移植术(hearttransplantation)。然而药物治疗对病变严重的心肌缺血效果有限,而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后手术部位或冠状动脉其他部位可发生再狭窄,所以这三种治疗均不能根治冠心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展,特别是在基因载体的构建、靶基因的界定和转基因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使许多因基因结构或表达异常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利用基因治疗有望获得根治。

  • 标签: 基因治疗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therapy) 缺血性心脏病
  • 简介:心脑血管病已经成为中国人的首位死因,而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最重要病因,也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我国2002年高血压人数就已经达到1.6亿人,而据统计最近已经接近2亿。面对高血压患者如此庞大的数据,高血压药控率仅为6.1%,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尚未达标,控制高血压也成了燃眉之急。今天,我们采访了广西医科大学原副校长兼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病区主任刘唐威教授,让他来为我们讲述一下毗邻广东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现在的高血压状况是怎样的,以及广大高血压病患者需要注意些什么。

  • 标签: 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 生活规律 坚持用药 降血压 高血压患者
  • 简介:随着胸部肿瘤者生存期不断延长,放射后心脏损伤已成为常见的问题并影响着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并成为非乳腺癌死亡率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不少胸部肿瘤(如部分肺癌)者被推荐放化疗同步进行可能增加心脏损伤。蒽环类化疗药物常被广泛用于多种肿瘤的联合化疗,其毒性主要表现为心肌的广泛损伤,联合放疗时又可降低心脏的耐受性。除阿霉素以外,环磷酰胺、紫杉醇等和放疗同时应用,同样可以增加心脏损伤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监测,

  • 标签: 肿瘤放化疗后 胸部肿瘤 放射性心脏损伤 心电图 蒽环类化疗药物 联合放疗
  • 简介: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首要原因。全国目前心血管病患者约2.9亿人,其中心肌梗死患者达250万[1]。目前针对冠心病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s,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

  • 标签: 冠心病治疗 心血管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 简介:1929年,Critchley以“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征(arterioscleroticparkinsonism)”描述高血压老年患者表现出的肌强直、面具脸和小步态等类似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症状,并提出这一综合征具有进展迅速、下肢受累明显重于上肢且多无震颤的特点;同时,

  • 标签: 帕金森综合征 血管性病变 诊断
  • 简介:餐后低血压(PPH)是老年人常见且特有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轻者为餐后嗜睡、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跌倒;重者可发生一过性黑曚、晕厥及心绞痛等急性心脑缺血等不良事件。有研究结果显示,PPH是老年人群独立的全因死亡的预测因素[1]。我们现就PPH流行病学、可能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研究现状进行分述。

  • 标签: 饭后期间 低血压 头晕 晕厥 年龄因素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随着生物瓣膜取材、预处理、抗钙化修饰等各个步骤技术工艺的改进和提高,瓣膜使用寿命大大延长,降低了生物瓣膜置换术后的并发症与瓣膜相关并发症,生物瓣膜使用数量不断上升.总结2003-2008年间我院生物瓣膜使用现状.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完成单纯心脏瓣膜替换手术1698例,平均年龄为(50±13)岁.其中生物瓣膜替换术858例,平均年龄为(53±9)岁.2003~2008年采用生物瓣/机械瓣的患者例数分别为9/142、18/240、132/155、170/123、240/117、289/63.生物瓣膜所占同期瓣膜手术数量百分比分别为5.96%、7.00%、46.00%、58.02%、67.23%、82.10%.结果院内死亡共52例,死亡率3.06%(52/1698).生物瓣替换术后患者死亡20例,总死亡率2.33%(20/858).2003~2008年生物瓣替换术后死亡率分别为0%、5.56%、2.27%、1.17%、2.08%、2.42%.2003~2008年采用生物瓣替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1%(1/9)、11.11%(2/18)、9.84%(13/132)、8.82%(15/170)、12.08%(29/240)、5.88%(17/289).结论采用生物瓣并没显著影响患者的近期疗效,且无需长期抗凝,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对条件适合、年龄低于60岁的患者,如患者同意接受因生物瓣膜毁损而导致的再手术,可采用生物瓣膜手术.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 标签: 单纯心脏瓣膜替换术 生物瓣膜
  • 简介: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神经介入治疗以其安全、微创和有效的优点,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成为治疗脑血管病的一种重要手段。神经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对脑血管病病因学的深入了解,也得益于神经影像学和材料学、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更新。

  • 标签: 脑血管障碍 放射学 介入性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 简介:外周血管病是指除冠状动脉之外的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的狭窄、闭塞或瘤样扩张疾病。冠状动脉与非冠状动脉循环相互共存,两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同时受到一种疾病进程影响,往往需要类似的治疗方法。临床实践中,心血管专科医生常常关注到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性病变,然而,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冠状动脉以外,还常累及脑动脉、颈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等多处血管。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人类疾病谱中首要的死亡原因,

  • 标签: 周围血管病 治疗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冠状动脉循环 粥样硬化性病变 疾病进程
  • 简介:脑静脉窦血栓是指颅内静脉窦形成血栓,引起窦腔狭窄、闭塞,脑静脉血回流和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颅压增高及相应局灶症状的一组疾病。分为炎性和非炎性两类,以矢状窦、海绵窦、横窦血栓多见。

  • 标签: 脑静脉 血栓形成 诊断显像 磁共振成像 血栓溶解疗法
  • 简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tomy,CEA)已经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1-3].但是近几年随着影像技术、介入材料的发展,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arterystenting,CAS)已被美国颈动脉和椎动脉疾病治疗指南推荐为CEA的替代疗法[4].为了解中国CAS的发展现状,总结经验,笔者汇总分析1997年1月-2012年3月中国CAS的手术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中国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现状,为提高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的科学认识提供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2015年6月~2015年10月来我院计划免疫门诊接种的748例儿童家长,按照研究对象的学历将其分为A组(初中及以下学历)、B组(高中、中专学历)、C组(大专及以上学历),比较分析三组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情况。结果三组儿童家长对一类疫苗接种程序的知晓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儿童家长知晓率最高,而A组儿童家长知晓率最低;三组儿童家长在“麻疹疫苗可引起局部皮疹、发热”、“接种当天多喝水、不洗澡”两项注意事项认知率比较无差异(P>0.05),其余各注意事项认知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以C组认知率最高;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获得的主要渠道为防疫医生告知(占81.26%)。结论儿童家长受教育程度与其对儿童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认知情况越高,可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儿童计划免疫知识的相关宣传力度,以提高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了解情况,促进儿童疫苗接种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我地区儿童疫苗的接种率。

  • 标签: 儿童家长 计划免疫 认知现状 调查分析
  • 简介: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也是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1,2].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可分为LVEF降低的心衰(HFrEF)和LVEF保留的心衰(HFpEF).近年来HFpEF患病率相对于HFrEF明显增加,本文就HFpEF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阐述.

  • 标签: 心力衰竭 保留射血分数 舒张功能障碍
  • 简介: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药理作用是对抗GPⅡb/Ⅲa受体与黏附分子[纤维蛋白原、VonWlle-brand因子(vWF)等]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目前批准用于临床的已有3种静脉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现对几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综述如下.

  • 标签: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研究现状 作用机制 种类 应用 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