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临床治疗时使用非药物干预进行证据总结,提取最佳证据。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小儿肺炎非药物干预应用提出问题,系统检索 PubMed、Cochrane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医脉通、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或网站,检索时限为建库至今,文献类型涵盖临床决策、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 6名研究者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 13篇文献,总结了 3方面的最佳证据,包括评估、干预措施、健康教育3个方面,形成 20条最佳证据。结论:基于对非药物干预小儿肺炎的证据总结,能够显著加快临床症状消失,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简介:气管插管作为建立和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项重要手段,临床上常常会用于意识清醒的患者。由于气管插管及自身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患者极易出现烦躁,导致意外拔管。据研究显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高达10.8%-22.5%,其中87.5%-96%属于自行拔管。临床上为了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对于清醒患者必须使用镇静剂才能达到治疗目的。但长期使用镇静药物可致药物蓄积,过度镇静还可导致患者咳嗽和排痰能力减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和气道分泌物消除,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不适当的长期过度镇静治疗可导致气管插管拔管延迟、住院时间延长、患者治疗费用增高。因此,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取得患者的自身配合,减少镇静剂的使用,既可保证治疗效果又可以减少并发症。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推拿在小儿便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一定数量的小儿便秘患者,采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具体推拿方法包括清大肠、退六腑、揉板门等多种手法,旨在通过刺激和调节儿童的特定穴位,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从而缓解便秘问题。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并根据病情调整推拿手法和力度。结果:经过推拿治疗后,大多数患儿便秘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排便次数增加,粪便性状变软,患儿的整体舒适度提高。同时,推拿治疗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显示出较高的安全性和患儿依从性。结论: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在小儿便秘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效果。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推拿能够有效地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且安全性高,无副作用。因此,推拿可作为小儿便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推拿治疗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同时,家长也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沟通,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总之,推拿在小儿便秘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临床非长期卧床患者被动发现压疮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7年8月在本院住院的17例非卧床发生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Norton量表对压疮进行评分,分析发生压疮的原因。结果Norton量表评分轻度危险11例、中度危险5例、重度危险1例,通过局部清创、全身营养等支持治疗和护理,除1例患者病情恶化死亡外,其他患者压疮均得到有效控制或治愈。结论加强压疮相关知识培训,以《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为依据,对患者做好连续评估和分期护理,重视特殊部位皮肤交接班,可以及时、主动发现压疮,积极干预,及时控制患者压疮的发展,减少患者的痛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鼻胃肠管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因素。方法:现将2021年3月-2022年4月期间我院出现鼻胃肠管非计划性拔管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同时将未出现鼻胃肠管非计划性拔管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对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观察组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因素包括意识情况、合作程度、使用镇静剂、基础疾病、导管数目以及Ramsay镇静评分相关,且两组以上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鼻胃肠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因素包括患者模糊意识状态、较差的合作度、未使用镇静剂、患有基础疾病、较多的导管数量和较低的Ramsay镇静评分,临床护理时,要关注患者以上状态,并给予针对性护理,避免患者出现鼻胃肠管非计划性拔管。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此次研究后,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展开研究,并将其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参照组40例)以及综合护理(研究组40例),鉴于护理方式不同,统计两组患儿临床不适症状改善时间、患儿家长满意度情况,并将数据整合后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此判定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包括止泻、大便性状恢复、食欲恢复、腹部不适消失在内的症状临床改善时间研究组综合用时较短,参照组用时较长;研究组家长满意率较高,参照组满意率较低;两组统计数据对比,结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