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医院分级管理的实施,对护理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以往相比,护理管理已有了质的飞跃.然而护理质量的总体水平却未能与护理管理的发展同步提高,护理管理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完全实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护理队伍整体素质还很低;(2)护理管理者的整体层次还不高.只有解决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这两方面的问题才能提高护理质量,充分发挥管理效益:(1)加强护士素质修养是关键,包括: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业务素质的管理,提高业务水平.(2)提高护理管理者的水平,培养高层次护理管理人才,做到:创造条件,激励求知;爱护积极性,激励独创;坚持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3)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施行现代化的护理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发展性照护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0101-20220101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利用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早产儿给予发展性照护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并分析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出生时,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3个月后,研究组早产儿生长发育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0.05);研究组早产儿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产儿实施基于发展性照护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显著改善其喂养不耐受状况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扎根理论是对系统搜集的资料进行比较、归纳、浓缩提炼,进而形成暂时验证过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被认为是“今日社会科学中最有影响的研究范式,走在质性研究革命的最前沿”[1]。扎根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社会学家BARNEYGLASER和ANSELMSTRAUST于1967年提出[2],最初应用于社会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护理学家将扎根理论引入护理专业,因其特殊的方法论、研究程序和技术,能满足不同的研究目的,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护理研究形式中。在国外,它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精神科护理、护理管理、急诊科护理、疼痛护理以及护理教育等[3-6]。而扎根理论在国内护理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应用实例相对较少。本文从扎根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以及涉及的研究主题等方面对扎根理论在国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扎根理论在国内护理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提高扎根理论的应用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护理康复中运动干预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为恢复患者运动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提供借鉴。方法:筛选本院2022年2月-2024年2月诊治的112例脑卒中患者,为满足研究需求分别设立实验组与对照组,将患者进行合理分配,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康复运动干预,对比其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采取护理康复中运动干预后,其护理有效率(91.07%)明显高于B 组(75.00%),P<0.05。结论:运动干预可根据患者的健康状态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针对性身体活动,更好的调节其心理状态,提高机体功能水平,促进其护理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患冠心病患者展开介入手术治疗后,采用术后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内容,探究此种护理方式对于患者各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时间在2020年1-12月患有冠心病症状的患者共80例,划分为两组。常规组开展关于临床常规护理内容。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内容给予本次研究的试验组患者。结果:通过对两组心储备功能情况展开比较后发现,试验组通过干预后在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上采用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再其术后采用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对于患者各方面功能恢复均兼具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了解外科护士对术后疼痛管理的认知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对其的影响,为外科护士进行更为有效的术后疼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主要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研究,以三角交叉检视法对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护士的深度访谈和观察以及护士和患者问卷调查等资料收集,共回收患者问卷98份,护士问卷25份。运用持续比较方式进行资料分析,归纳出影响护士术后疼痛管理的相关因素,并予以干预措施,交叉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水平和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管理的知识水平和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干预后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亦较干预前有显著的提高。外科护士自我意识提升影响术后疼痛管理水平的理论模型包括概念结构、促进因素和结果3个部分。结论外科护士自我意识的提升可提高术后疼痛管理水平。